常永安
體育與德育的結合,是新課改下基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構建,也是促進德育在體育教學有效滲透的重要保障。本文從兩者結合的意義出發,闡述了兩者的結合點,并在此基礎之上,從田徑教學、球類教學和體育比賽等方面,強化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效果。
在新課改下的實施中,初中教育教學的科學構建,更加注重教學效能的提升,落實新課改教學目標。體育與德育都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課程,將兩者有效結合,能夠發揮體育教學的載體功能,在體育精神、體育情操等方面,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應在新的教學視域之下,優化教學方法、創設教學環境,在與德育的有效結合中,立足結合點,提升教育教學價值,為實現新課改下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提供切實有力支撐。本文從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闡述出發,就如何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
1 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有效結合的意義
體育與德育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課程,兩者的有效結合,能夠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視角出發,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并養成健康體魄,這是新課改下初中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出發點與落腳點。因此,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的有效結合,發揮體育教學的重要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1兩者結合是對新課改教學目標的有效實踐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初中教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傳統單一教學維度下的教育方式,難以滿足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體育教育與德育的有效結合,能夠從德育的角度出發,優化體育教學構建,發揮好體育教學在促進學生德育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新課改要求,初中教育教學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將兩者有效結合,能夠更好地發揮相互作用,從而使兩者的有效結合是對新課改教學目標及要求的科學實踐,能夠從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角度,強化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力。
1.2兩者結合是發揮體育教學載體功能的體現
從實踐來看,德育在初中教學中的實施,應充分發揮各學科的重要載體功能,促進德育在初中課堂的有效滲透。體育學科就是德育的重要載體,能夠在田徑、球類等體育運動中,培養學生律己、拼搏、團隊協作等優秀品質,這就是從學科載體出發,強化德育滲透效果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新的教學環境之下,初中體育教學要轉變傳統僵化的教學思維,要從結合中,提高體育教學價值,有效促進德育功能的有效發揮。
2 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
初中體育教學在于德育的有效結合中,要抓住“結合點”,在相互促進中,更好地強化體育教學的科學構建。在兩者結合中,體育精神是德育結合的關鍵點,也是促進德育有效滲透的重要所在。因此,具體而言,體育與德育的結合點,表現在以下幾點:
2.1體育體精與德育相結合
體育教學的意義,在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以更好的涵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此,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之一,就在于體育精神與德育的結合。首先,在體育教學中,體育的拼搏精神、律己品質、團隊協作等精神品質,都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在德育精神的結合中,更好地將德育延伸并拓展至體育課堂,落實體育教學的目標導向;其次,體育精神的培養,貫穿于整個體育課程教學,無論是田徑教學、球類教學,體育精神的融入,能夠強化學生體育精神的培育,同時也確保兩者有效結合中,體育與德育的有效教學開展。
2.2體育內容與德育相結合
德育是一個系統工作,從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兩者結合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重要的結合點。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契合了初中生個性發展需求,而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在豐富多彩的體育內容中,能夠更好地形成教育教學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德育教育,這是兩者結合的重要所在。一方面,以體育課堂的豐富性、趣味性,驅動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實,轉變德育枯燥、單一的教育形態;另一方面,在體育內容與德育的結合中,讓德育中的精神品質,在具體的體育項目中得到實踐,這是對德育教育的創新構建,能夠形成更加直觀的德育教育。
2.3體育情操與德育相結合
體育情操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形成元素,從情操視角實現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也是兩者形成良好結合效果的重要結合點。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實現。相比于其他學科,體育課堂在自由開放的空間展開,學生易表現出散漫、無秩性,教師需要將德育滲透其中,培養學生遵守秩序、自覺學習等道德情操,讓學生體育教學與道德情操有效結合,這就是形成良好結合效果的內在需求。因此,在體育情操與德育中結合,這是促進德育教學與德育形成結合效果的重要著力點。
3 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措施
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有著重要的結合點,為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形成,提供了教學環境。在筆者看來,兩者的有效結合,關鍵在于如何依托體育教學內容,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道德情操,保障兩者結合效果的有效形成。因此,兩者有效結合的實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3.1在田徑教學中,培養學生拼搏精神
田徑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將體育精神與德育有效結合的重要途徑。首先,教師要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差異化田徑教學,讓學生基于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田徑運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如,教師以學生興趣為單位,組建“短跑”小組、“4*100m接力”小組,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之下,參與到田徑教學中來;其次,讓學生在田徑課程內容的學習中,克服怕吃苦、懶散等不良思想情緒,更好地養成不怕吃苦、遵守紀律的好品質;再次,教師要善于從田徑運動項目中,開發豐富多彩的項目內容。例如,在“短跑”田徑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S型短跑”項目內容,在趣味性的教學中,培養學生拼搏、挑戰的良好品質,這是對德育的有效實踐,也是兩者結合的重要著力點。
3.2在球類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球類運動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如,籃球、乒乓球、排球等球類運動,成為學生積極參與的體育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更好地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充分抓住球類運動的特點,強化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在足球運動中,團隊之間的協同合作、各自有序分工,是足球運動比賽所具有的基本要素,通過規則、精神的培育,讓學生更好地形成集體榮譽感,能夠在團隊合作中,自覺遵守規則和紀律。
3.3在體育比賽中,實現學生友誼教育
體育教師要抓住“體育比賽”的契機,從中實現學生友誼教育,這是體育教學與德育有效結合的重要方面。首先,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組織開展對抗小組賽,讓學生在比賽的中,掌握技巧及方法,同時也要學生在比賽中,懂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品質,養成良好的同學友誼;其次,體育比賽是豐富體育教學的重要方法,更好地拉近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凝聚班級集體,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教學環境之下,初中教育改革的著力點,在于如何將“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有效踐行,在新的教育空間,促進高效教學的有效生成。在體育與德育的教育教學結合中,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養成健康體魄,提供了切實有力保障,是進一步扎牢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體現。在本文研究中得出,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有著“三大結合點”,這為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及融合構建,提供了可行性條件,也要求兩者的結合,可從田徑教學、球類教學和體育比賽等途徑,將德育有效滲透,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要求。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