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會茹
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訓練工作的開展,不僅要將基本的技術訓練放在重要位置,同時還要將力量素質訓練視為重中之重,核心力量顯然要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就在深入分析核心力量在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訓練中的價值基礎上,結合訓練目標的制定:以青少年田徑投擲類運動員力量素質全面發展為中心;訓練內容的選擇:要在常規力量訓練中科學融入核心力量訓練內容;訓練評價的開展:要以“雙主體”互評的形式全面進行三個方面,將極具實用性的路徑構建方案予以明確論述。
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訓練工作的全面開展,其根本要求就是要不斷提高其身體素質,其中力量素質就是最為關鍵的一項。可是,單純以傳統的一般力量訓練為主往往并不能達到訓練預期,有針對性的開展核心力量訓練自然成為訓練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如何確保在該項訓練工作中,有效實施核心力量訓練卻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廣大教練員必須不斷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
1 核心力量在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訓練中價值分析
1.1 確保身體關節、肌肉、韌帶力量的有效傳遞
從核心力量的作用這一角度出發,承載著身體肌肉力量傳導的重要職責,也就是說人體在發力過程中,力量從下肢傳遞到上肢必須經過肩部以下、髖部以上、包括盆骨在內的核心區域,該區域的力量是否強大決定著身體力量自下而上的傳遞效果,效果的好與壞恰恰是核心力量是否強大所決定的。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都需要肢體力量自上而下的傳導過程作為支撐,所以有效開展核心力量訓練工作,無疑能夠更好的確保身體關節、肌肉、韌帶力量有效傳遞。
1.2 為技術動作完成中有效的身體控制提供重要支撐作用
從青少年投擲項目動作完成的基本流程來看,從蹬地發力開始,直至投擲動作結束,不僅需要在肢體力量上為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更需要將身體重心加以有效控制,由此方可確保投擲的成績達到甚至超出預期。但是,真正做到有效的身體控制卻并非易事,需要肩部以下、髖部以上、包括盆骨在內的肌群為之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撐,而這一區域就是身體核心力量的總體概括。為此,在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訓練過程中,全面開展核心力量訓練能夠為技術動作完成中,有效的身體控制提供重要支撐作用。
2 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核心力量訓練路徑的構建
2.1 訓練目標的制定:以青少年田徑投擲類運動員力量素質全面發展為中心
從體育專項訓練工作的實施流程來看,科學制定訓練目標始終是訓練工作的第一環,其原因體現在只有目標明確才能確保訓練方向的高度準確,訓練效果才能達到理想化,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核心力量訓練自然也不例外。
以“鉛球基本技術”訓練為例,在訓練工作開始之前,教練員必須結合青少年投擲項目的一般特征,將力量素質訓練的重要性進行深入分析。在此期間,必須針對上下肢技術動作完成的基本要求,以及身體核心部位動作完成中的發力要求做出系統的歸納與整理。隨后,教練員要深刻感知上下肢技術動作的完成必須要確保蹬地充分和快速移動,投擲動作必須要有充分的力量傳導和良好的身體重心控制能力作為支撐,轉髖和挺胸必須要有強大的腰腹力量,以及肩背力量作為支撐,而這也就意味著通知項目專項訓練必須要以運動員力量素質全面發展作為基礎。進而在訓練目標的制定上,必須以隊員掌握基本的側向推鉛球技術動作為基礎,以掌握上下肢力量訓練方法為根本,掌握核心力量訓練方案為關鍵的訓練目標,以此確保清高年田徑投擲項目訓練中,真正以隊員力量素質全面發展為最終追求,為獲得最佳訓練效果提供極為有利的前提條件。
2.2 訓練內容的選擇:要在常規力量訓練中科學融入核心力量訓練內容
眾所周知,力量訓練作為青少年投擲項目日常訓練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隊員取得優異訓練成績的重要保證。為此,在力量訓練的內容上,不僅要包括常規的上下肢力量訓練內容,更要加強身體核心部位的力量訓練,確保隊員在完成專項技術過程中,能夠有著極為強大的核心力量作為支撐。
以“田徑投擲項目專項力量訓練”為例,教練員先要結合“鉛球”、“鐵餅”、“標槍”技術動作的力量需要,有針對性的設計常規力量訓練內容,并將訓練負荷合理進行合理把控。其間,主要包括:“啞鈴”、“杠鈴臥推”、“后臂屈伸”等上肢力量訓練內容,以及“高抬腿”、“后蹬”、“跨步”、“快頻率跑”等下肢力量訓練內容。同時還要增加“俄羅斯轉體”、“坐姿剪刀式踢腿”、“平板撐上推”等核心力量訓練內容,其目的就是要確保隊員蹬地有力、滑動有速、投擲過程暴發性強。在確定常規力量訓練內容和核心力量訓練內容的基礎上,教練員要以雙邊互動和隊員間的合作為主要形式,將相關動作進行分解示范和組織隊員進行自主練習。其間,教練員必須做到以互動話題為導向,確保隊員意識到核心力量在專項力量訓練中的作用,并且賦予隊員高度的訓練自主權,采用項目化訓練的手段開展訓練活動,力求為隊員更好地感受到核心力量訓練效果提供平臺,這樣的力量訓練過程顯然更有助于隊員上肢、下肢、腰腹、肩背、胸部、髖部肌群力量的全面發展,專項力量訓練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3 訓練評價的開展:要以“雙主體”互評的形式全面進行
從青少年田徑投擲項目日常訓練工作的內容分析,訓練目標與內容、訓練方法與手段的科學制定顯然最基本的兩項內容,但是訓練總結與評價也是日常訓練工作的主要結構之一,是教練員與隊員彼此了解訓練需要、訓練成果、訓練狀態的主要載體。為此,核心力量在日常訓練中的有效開展必須將其視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通過“雙主體”互評的形式開展勢必會取得令彼此都滿意的效果。
以“標槍基本技術”訓練為例,在“動作分解與示范”和“項目化練習”兩個環節順利完成之后,教練員就要帶領隊員說出“握槍”、“持槍”、“預跑”、“加速中進入投擲步”、“出槍鞭打”動作的基本要領,以及核心力量訓練的內容與形式。隨后,要結合隊員所說將注意事項加以補充,力爭讓隊員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技能結構,以及掌握一套核心力量訓練方案。在此之后,教練員要結合隊員專項技術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的成果與狀態做出系統點評,確保隊員能夠高度明確專項技術掌握與應用上,哪些動作要領的掌握和應用已經達到標準和熟練水平,哪些核心力量訓練內容已經得到了充分掌握。另外,哪些專項技術的掌握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核心力量訓練中哪些關鍵點還有進一步完善的余地,在訓練后應該以怎樣的方案去鞏固、去強化。這不僅能夠幫助隊員在掌握該項技術和增強核心力量上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同時還有助于隊員養成積極開展核心力量練習的良好習慣。
縱觀以上論點可以看出,在青少年投擲項目日常訓練工作中,有效開展核心力量訓練是一項極為系統的工程。其間,教練員不僅要深刻意識到核心力量訓練的價值所在,還要在訓練目標、訓練內容、訓練評價三個方面做出合理選擇,由此方可確保訓練成果更加趨于理想化。對此,在今后訓練實踐與科研工作中,不斷將上述論點加以深化就成為廣大教練員關注的重點所在,也是全面提高青少年投擲項目訓練成績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海倫市業余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