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錦創
素質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中學體育教學。其中,耐久跑這一體育項目的應用有利于鍛煉學生體魄,促進學生身體素質不斷提高,而且又能有效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屬于初中體育教育中重要的一項教學項目。近年來初中生體質逐步降低,在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下學校并不重視耐久跑項目教學,導致部分學生對耐久跑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接下來本文先是分析了耐久跑教學現狀,其次分析了耐久跑教學意義,最后探討耐久跑教學策略。
耐久跑指的是長距離與中距離跑步,這一項目是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一項重要的田徑項目。傳統體育教育中耐久跑教學整體訓練時間較長、教學方法簡單、消耗體能較大且練習方式單一,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厭倦與害怕情緒,體育耐久跑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梢?,教師要在耐久跑教學中創新教育模式,以學生特點為基礎實施個性化教學方法,提高耐久跑教學效率。
1 耐久跑教學意義
耐久跑是所有體育項目中深受人們歡迎的一個項目。當前大部分學校主動引進耐久跑教學,且大量的實踐表明耐久跑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從身體素質方面分析,初中生正處于各方面發育的階段,強化耐久跑訓練有利于改善學生各項器官的節能,尤其是改善學生心肺功能,讓學生在耐久跑訓練中形成健壯的體魄,從而更好的適應初中階段巨大的學習壓力。但是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中無論是教學資源還是師資均存在較大欠缺,這就導致耐久跑教學與相關教育主管單位設置的教學目標存在較大出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研究耐久跑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制定更為合適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耐久跑教學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2 耐久跑教學現狀
就目前耐久跑教學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我國一直以來都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體育教育總是給其他科目讓步,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學生都將升學率以及考試成績放在首位,甚至錯誤地認為體育可承受可有可無的,認為體育課就相當于是“游戲課”。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學生形成優良的運動習慣,導致學生在參與耐久跑訓練中形成較大的心理與生理壓力,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很大的制約作用。其次,初中階段體育教育中的耐久跑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跑步的方法為主,因此提高學生耐力水平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觀念與體態。但是就目前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現狀來看,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且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圍繞呼吸訓練、動作訓練等方面的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極易產生厭煩情緒,這一定程度上還會使得學生產生疲勞感。最后,當今時代學生都在家長的溺愛中度過,沒有形成良好的運動基礎。但耐久跑訓練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很多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抵觸情緒,尤其是對“極點”現象存在嚴重恐懼的心理。部分學生在訓練中想方設法避免耐久跑訓練,導致班級中形成不良的風氣,這些都會對耐久跑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3 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策略
3.1 掌握正確的技術,降低體力消耗
要想調動學生參與耐久跑鍛煉積極性,很有必要讓學生掌握耐久跑技術。絕大多數學生在耐久跑訓練中都會產生錯誤的認知,因此需要教師在練習中主動幫助學生糾正自身錯誤。同時,告知學生在訓練中出現耐久跑極點時要堅持,且重視呼吸深度,尤其是要加大呼氣力度,降低呼吸次數,調整節奏,在堅持中這種感受就會逐步降低,讓學生在練習中通過自身體驗克服這種情況。在具體的耐久跑練習中學生要提高對體力分配重要性的認識,避免學生在耐久跑中存在剛開始快跑如飛、之后拖腿跑的問題,需要教師嚴格控制學生練習過程,指導學生有效分配學生體力,鼓勵學生有效配合跑的節奏與呼吸節奏,降低體力消耗。
3.2開展針對性訓練,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一定差異,若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則導致教學質量存在諸多問題,甚至還會降低學生學習熱情,導致學生在耐久跑訓練中產生消極感。因此,為了提高耐久跑訓練效果,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分層。舉例來說,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大致了解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這些信息后以這些信息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分配,之后分類考察學生。在實際考察與思想交流中科學對學生進行分層,如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就可以對部分學習能力較強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可以適當放松管理,而部分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可給其更多關注。初中生正處于心理敏感時期,教師的行為可能讓部分學生產生誤解,且這些誤解可能讓教師之間或學生之間產生矛盾。分層后教師要將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化且科學化,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的標準,以不同目標要求或鼓勵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實現目標中有所收獲。明確了教學目標后要給學生制定明白的目標,讓學生知道每個階段要達到何種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3.3 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讓學生接受耐久跑運動
對學生來說,心理作用產生的影響較大。耐久跑屬于持續性且時間較長的一種運動,最大程度考驗了學生的體能,且學生在到達運動極限之后對學生心理產生的影響也是相當巨大的。生理極限帶來各種身體不適問題經常導致學生產生畏懼或厭煩心理,若教師沒有及時啟發與引導學生,這種耐久跑項目趣味性不高,并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不適或疲勞感,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克服自身恐懼心理。比如部分學生比較愛美,為了激發其對耐久跑的愛好與興趣,筆者聲情并茂地給學生講解耐久跑可以消耗身體脂肪、有利于骨骼生長,讓學生保持身材,有益于身體健康與學習,以此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耐久跑。
3.4 加強練習基本動作,提高學生耐久跑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發育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學生心肺功能還處于有待發育成熟階段,其無氧代謝供應能力的能力不強,且耐力練習仍然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其速度耐力項目適應能力不強。學生在耐力跑之前教師要告知學生具體的鍛煉方法、要求以及目的,讓學生在鍛煉過程中信心滿滿。教師在體育耐久跑教學中要主動練習基本的動作,在動作上大方、輕松,且保持正確的訓練姿勢,即前不離手以及后不離肘。與此同時,輕松且自然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自信,使其在長距離跑時可以勻速進行,鼓勵學生自主分配自身體力。若部分學生在第一次測試時就存在無法跑完全程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存在畏難情緒,這時教師要把握這一時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4 結束語
綜上,對初中生成長來說耐久跑項目起到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培養學生意志品質還是身體素質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學校要提高對耐久跑教學的重視,提高學生對耐久跑訓練的認識,督促學生科學運動,實現寓教于樂目標,讓學生心理與生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進學生素質與技能均得到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羅定市羅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