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我們經常聽見和看見很多女生在體育課中表現出消極和不配合學練的現象,高中女生年齡一般在15~17歲,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高中女生已處于青春發育后期的性成熟階段,身體發育變化較大,已接近成人。她們從心理上認為自己已長成大人,性格上自然而然地模仿大人的習慣,多靜少動,不喜歡劇烈出汗的活動。本文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的研究,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分析了高中女生體育活動的心理特點,同時提出改進教材教法應注意的問題。運用調查法等,研究當前高中女生心理、心理向成熟發展,情緒上敏感、含蓄,耐疲勞能力較差??杉訌娕c初中體育教材的銜接,避免重復;注重開展形體方面的教學,努力培養高中女生樹立終身體育觀。
1 研究目的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既是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培養道德品質的科學方法,又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技巧,增進身體發育的主要渠道。高中女生正處于青春期的特定年齡,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較大的改變,并且高中階段學習任務重,面臨著人生的一大轉折。因此,大部分同學只注重文化課學習,對體育課表現出興趣很淡,缺乏熱情,甚至討厭上體育課,在體育課上消極運動等現象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心理上講,高中女生的心理正處于不穩定和不成熟的時期,情感比較內向、含蓄、敏感、自卑、愛美、好靜、害羞、膽小、怕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信心不足、毅力差,運動中抱有消極對待感,經不起失敗的考驗,怕別人嘲笑,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生心理特點,搞好體育教學,本人就高中女生體育活動心理特點作一般性的探討,為更好的教學提更一些好的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查閱法
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高中女生心理特點,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女生心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2.2 調查法
通過和女生談心、討論女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充分了解女生對體育課的心理特點。研究出適合高中女生的體育活動項目。
3 結果與分析
3.1 根據高中女生體育活動的心理特點深刻而穩定的學習動機針認識辨別能力的不斷提高
高中女生由于知識經驗的豐富,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她們對體育活動的意義,作用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對體育的社會性有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而,那種比較高尚而深刻的,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相聯系的間接動機,常常是推動她們進行學習的直接動機。從理論上對高中女生進行體育鍛煉思想的認識和疏導,強調體育鍛煉對高中階段女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尤其是高中女生是一支具有現代思想并充滿青春活力的準知識群體,她們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僅體現出當代青年女性對待體育行為的一般參與意識,更重要的是在她們思想中把體育鍛煉同女性接受現代文化范圍程度的機會溶為一體進行思考,并力求將傳統婦女體育觀加以本質上的區別,進而從文化道德傳統認識、目的等更深層次的內容進行理解,使她們的這種思想境界進入一個更新的文化理論層次。她們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多層次的,既有對理想的追求和較為理智的學習鍛煉態度,又希望得到某種現實的快感和滿足。由于認識水平的不同,每個學生動機的水平又有程度高低的差別。
3.2 興趣更加深刻,穩定并具有更大的選擇性
在正確教育影響下,高中生對上體育課和從事體育鍛煉的興趣更加深刻而穩定。許多學生養成了自覺堅持鍛煉的習慣,能妥善地安排學習、鍛煉、休息時間,積極克服各種困難,長期堅持鍛煉。
高中階段,女生則側重于喜愛動作優美、運動力度與強度都相對適中的體育項目。與此同時,部分女生對體育欠缺正確性認識,或體育基礎不牢的女生,則對開設的體育課及體育鍛煉產生了厭倦消極的態度。因此,教學中應盡量做到形式新穎,內容豐富。體育教師在完成常規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些女生比較喜歡的、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或接觸比較少的項目來提高女生上課的積極性,如瑜伽、普拉提、健美操等,女生對節奏明快、自然協調、富有藝術性的項目比較喜歡,它既能提高女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耐力。多教一些學生喜歡學的有興趣的健身項目,學生不喜歡學的運動項目相對壓縮課時;對學生感興趣的、適合女生練習的項目,著重進行教學。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師應在教學中,注意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給學生留下良好的“標桿印象”,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學生自然會尊敬、親近老師,與老師成為真正的朋友。這樣,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就會培養融洽的師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燃起學習的興趣,感受到體育課上的學習是一種非常的幸福享受。
3.3 抽象邏輯思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但未完全成熟
由于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高中生能離開現實進行思考,所以她們能提出假設,進行論證,這是她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和成熟的表現。但是,由于知識經驗的限制,她們提出的假設往往缺去充分的根據和正確性,其論證的結果不一定正確。這是高中女生抽象邏輯思維不完全成熟的表現。她們不喜歡教師詳盡而繁鎖地進行講解,而樂意在老師的啟示下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來弄清動作的實質和規律。她們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常常試圖以技術專長、教學技巧、品德作風、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來對教師進行全面的評價。塑造教師良好的自我形象,影響高中女生對體育的感受:高中女生進入發育的中后期,她們的審美觀也有所改變。她們對體育教師的形象要求不但要有外在美,而且要有內在美,并要求教師對她們有種種的理解。掌握高中女生的特點,塑造教師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她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也是教學一個重要的環節。
3.4 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
素質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個性教育是各門學科教學方法所應提倡的。在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個性教育,往往比其她學科較容易進行。同樣的學生,人的個性不同。無論紀律上,還是技術、技巧上都應注意個性教育,因材施教。不同性別,年齡,體育基礎,健康狀況,接受能力等都各有不同,有的差別甚至很大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方面,既要全面地指導課程的一般進行,更應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個別教育。在課前,教師必須解學生情況,盡可能掌握各個學生的特點,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因材施教,達到預期的效果。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只有抓住高中女生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她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社會效果,讓每一位高中女生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中女生大多數對體育課學習是持積極態度的,能夠認識到上體育課對自己生理、心理健康發展有好處。同時,也要把愿意上體育課與是否喜歡參加體育鍛煉區別開來。作為學校決策者與體育工作者應抓住這個契機,正確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有效地參加鍛煉。綜上所述,這些只是我對上好高中女生體育課的一點體會而已。
4.2 建議
4.2.1應由單一的普通教學向選項選修課等多樣化方向發展,從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她們的興趣愛好方面確定好教材的內容,把握好教學的組織、教法尺度,有利于帶動大多數女生主動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4.2.2從理論上對高中女生進行體育鍛煉思想的認識和疏導,強調體育鍛煉對高中階段女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4.2.3教師要注意加強高中女生的意志品質的訓練,運用生動、準確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心理過程施加影響,使她們認識到某個動作的鍛煉價值,對增進健康、培養意志具有重要的作用。
4.2.4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準確地做好示范和講解,加強語言上的啟發和誘導,更多地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4.2.5要加強保護措施,以減少學生的不安和焦慮,使她們放心勇敢果斷地去參與練習。
(作者單位:鞍山教師進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