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健康第一以及終身體育作為當前備受推崇的教育觀念如今已經成為了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同時也指出要提高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并為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建立提供必要支持。在學校體育事業日益發展的背景下,輪滑運動因為深受小學生歡迎而逐步被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當中。不過輪滑運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時間不長,沒有實現全面推廣,還需要在具體的教育研究當中做好輪滑運動融入體育教學的價值以及途徑探究,讓輪滑運動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一部分,培養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
在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課程需要立足課程內容優化以及教學方法創新展開深層次研究。輪滑運動是小學階段的全新體育運動模式,備受學生青睞,同時也在教書育人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為了有效推動輪滑運動在小學體育課堂當中的深化實施,必須把握輪滑運動和體育課堂結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充分滿足學生對輪滑運動的實際需求,讓學生的體育素質和體育觀念得到有效建立與發展。教師需要在一系列的教育實踐當中,綜合考量輪滑運動進入體育課堂的價值,在此基礎之上找到最佳的教育路徑,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彰顯輪滑運動的獨特魅力。
1 輪滑運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價值
輪滑運動屬于綜合性運動項目,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休閑性、競技性特征,適合在小學生群體當中進行推廣。把輪滑運動引入小學體育課堂,可以極大程度上拓展體育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并給學生的體育素質發展帶來更大的保證。正確認識輪滑運動的課堂應用價值有助于幫助學校和教師做好對輪滑運動的統籌安排,使得這一運動在課堂中發揮出積極作用。第一,輪滑運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融入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輪滑運動趣味性強,很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并促使學生在實際參與過程當中保持較高興趣。輪滑運動可以極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強化身體機能,鍛煉身體的協調與平衡能力,為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正常發育提供基礎保障。第二,輪滑運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有助于增強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在輪滑運動過程中,學生會經歷摔倒和爬起這樣的反復過程,學生經受磨練和挫折的過程,也是不斷強化意志力和學習信心的過程,他們可以在這樣的練習當中不斷經受磨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第三,輪滑運動引入小學體育課堂能夠對體育課程進行補充,優化課程結構,滿足體育教育改革要求,為終身體育的貫徹落實提供良好的條件保障。
2 小學體育教學中輪滑運動教學要點
輪滑運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多方驗證,而為了更好的推動輪滑運動的開展,必須把握教學中的兩個要點:一是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注意結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給予差異化和針對性的課程指導,體現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肌肉群發展水平不同,對于輪滑運動的理解認識也有較大的差別,對此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能力層次與愛好者只針對性強的輪滑課程。比方說對低年級學生的培養,可以將調動學生的輪滑興趣著手,降低課程設置的難度,主要涉及基礎知識和能力。對于高年級學生,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基本知識與技能,所以此時應該加入技巧性藝術性強的課程,鼓勵他們不斷挑戰自己,爭取獲得更大進步。二是要從教材角度出發,積極創編輪滑校本教材,凸顯出本校教育特色以及輪滑運動的特點,對體育教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使得輪滑課程能夠始終和體育教學的整體規劃相適應,滿足課程標準和體育改革要求。
3 小學體育教學中輪滑運動教學的實施途徑
3.1 推動輪滑運動基礎設施建設
輪滑運動對于場地和設施的要求相對較高,而且要保證學生訓練過程當中的安全性,就必須把優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基礎。如今不少學校存在著輪滑場地和設施設備不足的情況,給輪滑運動的推廣應用帶來了一定的障礙。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增加資金投入,加強輪滑運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國家撥付的各項資金進行合理化利用,同時積極吸收社會援助資金與企業幫扶資金,通過形成資源合力保證設施建設效果。在設施的配備方面,輪滑鞋、護具等也需要得到重點關注,使得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在保證場地安排的同時,還需要完善各項保護措施,因為這一運動存在著較高的安全要求,需要排除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在安全保障之下確保訓練活動的有序開展,避免學生因為恐懼而不能夠主動參與到運動鍛煉當中。
3.2 優化課程設置保證教學推進
輪滑運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應成為小學體育課程當中的一部分,必須要建立專門的課程體系,提高輪滑運動的豐富性以及有效性,為輪滑運動的可持續性發展打好基礎。在輪滑課程建設當中,首先需要對目前學校已有的輪滑課教材進行深入研究,了解當前課程設置和實際課程要求之間存在的差距,做好理論課程以及實踐課程的優化安排,適當增加實踐課程所占比重延長時間。其次,為了獲得更加豐富的輪滑課程資源,學校可依照實際情況在凸顯本校特色的情況下,建設輪滑校本課程,明確輪滑課程的目標和整體課程規劃,使得課程安排與體育教學改革標準相符,能夠滿足小學生的體育鍛煉要求。最后,學校要注意把輪滑運動競賽引入課程體系,利用競技性的課程安排獲得學校以及學生的關注,推動輪滑運動的普及。小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的開展,通過輪滑競賽活動的開展,能夠明顯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3.3 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實施質量
輪滑運動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和小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成長規律相符,并注意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教師要改變過去要求學生機械性訓練和模仿技術技巧的情況,引入先進的教學手段,創新輪滑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整體參與度。例如,在教學,如何在直道上應用速滑滑行動作時,教師不必照本宣科,對于相關理論進行機械性灌輸,而是專門針對這一動作要點制作微視頻,利用視頻慢放、定格、反復播放等形式,增強學生對動作的掌握水平。在進行直觀展示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練習當中把握動作要點,并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做好認真觀察和記錄,指出學生在練習當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查漏補缺當中提高運動鍛煉效果。
3.4 建設教師隊伍加強師資保障
輪滑運動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和綜合性特征,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技術動作,在理論和實踐當中都存在不少難點。但是目前學校對輪滑教師的配備存在明顯的不足,無法確保這項運動以更加專業的狀態進行發展。為改變這樣的情況,學校可以利用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方法,促進教師資源互補,為輪滑運動的開展提供師資力量保障。一方面學校可以從外部引進優秀師資,并對他們提出嚴格要求,既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又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對內部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養,鼓勵教師將自主學習和參與培訓進行有效結合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實踐當中吸取經驗,結合學校與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學校還要定期對輪滑教師進行考核,督促教師主動反思,并根據考核結果調整學習行為和教學行動。
青少年是國家建設的主要力量,擔當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只有在保證青少年身體健康的情況之下,才能夠讓他們的責任和擔當在實踐當中得到體現。但是現如今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必須加大對他們身體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增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并在體育課程內容與結構方面進行統籌設計和優化安排,引入多樣化的體育項目,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增強學生終身體育素質。輪滑運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有著很高的價值,不僅能夠讓這種新型運動項目充實體育教育,還能夠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活力,讓學生在輪滑運動訓練當中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