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當下的教學體制下,中學課程當中的信息技術學科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視野的開闊程度,提升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的豐富程度,由于符合學生的興趣發展,所以受到廣大學生群體的一致歡迎和支持。但是由于信息技術學科并不在升學考試范圍之內,教師群體受到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而且學生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這也讓信息技術學科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使得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缺乏完善的教學成果檢驗制度體系。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學習質量
一、中學信息技術學科學習評價的意義所在
在中學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當中,各學科的學習評價一直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可以對中學各學科的教學工作提供指導以外,還可以監督各學科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以及對于教育成果的檢驗。但是在學科的學習評價方面,中學信息技術學科于其他學科都不同,由于中學信息教育學科不在傳統的教學考試范圍內,而且在升學考試當中也沒有對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提出明確的成績要求,所以沒有學科的學習評價。而且由于信息技術學科對于教學配套設備的要求較高,同時也需要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和大量資金投入的支持,受到教育資源和教育條件的限制,所以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開展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阻力。
由于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沒有學習評價體系,所以往往可以跳出教學目標的束縛,可以更加高效的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顯著提高學生視野的開闊程度,以此來實現對于學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學會對互聯網工具的高效應用,可以借此暫時脫離學校對于學生視野的束縛,看見無比廣袤世界的繽紛一角,見證互聯網世界的潮起潮落。
二、當下我國中學信息技術學科學習評價的現狀
(一)對于中學信息技術學科重視程度不足,學習評價體系不完善
由于第三次信息化革命興起時間不久,雖然互聯網技術已經迅速發展并在社會的各行各業掀起了滔天浪潮,但是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依靠于互聯網而興起的全新學科并沒有引起教師群體、學生群體乃至家長群體的一致重視,導致信息技術學科直到今天依舊沒有建立和完善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體系,對于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還在不斷地摸索中。在中學的教學體系當中,由于教師團體和管理團隊普遍受到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對于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沒有表達出足夠的重視,而且中學的信息技術學科并不在升學考試的范圍之內,這就使得沒有建立完善出健全的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質量評價體系。
(二)教育成果檢驗體系不健全,評價結果不全面
在對于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成果進行檢驗的過程當中,往往是采用筆試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解答,但是信息技術是一門十分注重于實踐能力的學科,必須通過在教學設備上的實際操作才能系統化、全面化的顯現出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上的教學成果,而筆試只能夠檢驗出學生在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上的大體掌握程度。故而,信息技術學科和傳統學科在這一點上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傳統教育思維模式下的傳統學習評價體系并不適用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成果的檢驗。
三、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的不足之處
(一)信息技術學科的配套實施的老化問題與損壞問題
在進行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過程當中,計算機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配套設施,同時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要物品,在教學過程當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關鍵性地位,但是在部分學校中,由于學校管理人員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影響,普遍對于信息技術學科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輕視,所以導致有相當一部分信息技術學科所用電腦存在老化問題或者是損壞問題。這些計算機由于購買時間過長,運行速度已經有了很明顯的降低,在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形成阻力,不利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甚至存在部分計算機完全無法使用,無法配合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對于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對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和打擊。存在部分學校,由于教育資源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資金一再減少,使得無法承擔計算機機房的維護和升級工作,對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1]。
(二)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過程當中態度不認真
在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不僅僅是教師對于教育工作的開展不認真,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參與熱情也不夠。由于信息技術學科并沒有建立和完善學科對于教育成果的檢驗體系,再加上升學考試當中對于信息技術學科并沒有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所以存在相當大一部分學生群體對于信息技術學科內容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態度不端正,甚至存在不聽講的現象,直接導致不僅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差,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和了解也不夠深入,導致部分學生群體對于計算機的實踐操作能力較差[2]。
四、對于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成果檢驗體系的思考
(一)提高信息技術學科在教師群體、學生群體以及家長群體當中的重視程度
要想使得信息技術學科的教育成果達到令社會各群體都滿意的地步,就必須加強信息技術學科在教師群體、學生群體以及家長群體當中的重視程度。要想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建立并完善出健全的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成果檢驗體系,就必須從提高信息技術學科在社會各方面的地位做起,使得信息技術學科引起學校的足夠重視程度。從我國當下的教育制度來看,國家教育相關部門有責任為信息技術學科建立和完善出一個健全的教學成果檢驗標準體系,并且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作出明確的規定。由于第三次信息化革命興起時間不久,雖然互聯網技術已經迅速發展并在社會的各行各業掀起了滔天浪潮,但是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依靠于互聯網而興起的全新學科并沒有引起教師群體、學生群體乃至家長群體的一致重視,導致信息技術學科直到今天依舊沒有建立和完善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體系,對于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還在不斷地摸索中。對于這種情況的發生,國家教育機構的重視程度必將直接影響到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完善[3]。
(二)對于教育成果進行多元化的檢驗,使得學習質量能夠全面顯現
在對于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成果進行檢驗的過程當中,往往是采用筆試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解答,但是信息技術是一門十分注重于實踐能力的學科,必須通過在教學設備上的實際操作才能系統化、全面化的顯現出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上的教學成果,而筆試只能夠檢驗出學生在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上的大體掌握程度。故而,信息技術學科和傳統學科在這一點上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傳統教育思維模式下的傳統學習評價體系并不適用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成果的檢驗。所以,應當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單一的教育成果檢驗方式,對于教學成果的檢驗采用多元化共存的方式,不僅局限于在筆試當中檢驗學生對于課本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還要通過讓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一定任務的實踐操作并建立量化標準進行對信息技術實踐能力的打分,同時還應當將學生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的表現情況按照相應比例計入教學成果檢驗體系當中去。
(三)進一步完善教學成果檢驗體系,使得結果更加公平化、科學化
由于互聯網應用技術更新迭代速度較快,所以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也應當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相對應的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成果檢驗也應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務必保障教學成果檢驗體系的公平性和科學性,要充分結合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工作開展的現實實際,并且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體系不應當知識教師對于學生單方面的評價,而應當讓學生也參與到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當中去,通過學生和教師雙向評價的過程來增加雙方之間的交流,從而對評價體系進行完善[4]。
結語:在素質化教育不斷被強調的今天,在教育改革的新時代背景下,對于學生的教材理論知識教育和現實實踐教育相匹配是當下的熱點內容,要讓學生可以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現實實踐當中去,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在當下的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也受到教育資源和教育條件方面的限制,遭遇到教師團體和學生團體方面的阻力,想要突破這些限制和阻力實現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以中學信息技術評價為基礎來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高建君. 對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學習質量評價的思考[J]. 中國電化教育,2017(10):90-92.
[2]王伯彥. 對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學習質量評價的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7(34):167.
[3]劉明明. 對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學習質量評價的思考[J]. 科技資訊,2018,16(02):177-178.
[4]徐晶瑤.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項目學習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12)
作者簡介:張啟敏,出生年月1981.12.22,籍貫:甘肅永靖,性別:女,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現從事初中信息教學,在甘肅省永靖縣第三中學任教。參加工作時間:2008.12現在任教于永靖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