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荔群 俞美燕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現在的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講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為此,很多學校對于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都十分重視,因為這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社交能力等眾多綜合能力的鍛煉。但根據研究表明,我國目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學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社會實踐活動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為此,如何提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課題。本文筆者將結合高中生物教學中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情況,對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進行研究探索,旨在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
引言:社會實踐活動是基于理論學習之上,讓學生能接觸社會,實現與人的社交,培養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近些年來,教育的改革發展使得其對學生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要求在培養學生的同時要重視全面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因此,高中生物教學的教育重點不能僅僅放在學科課程的教學上,還需通過一些教育手段來實現培養學生具有各項能力的目標,而社會實踐活動就是其中的一種教育手段。但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目前國內很多高中生物教學在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
社會實踐活動的核心思想是實踐與探究。因此,很多中學的生物教學會聯合各種機構來共同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以便學生參與。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很多在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知識,也會遇到很多在課堂教學中不會遇到的難題,而這些正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手段。學生不僅需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真正的實際操作中,還需與各種各樣的人進行社交來解決自己所面臨的難題,這即是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鍛煉。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要運用到各種知識,包括書本知識、生活常識又或者是社會知識等,而這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因此,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十分有必要的[1]。近幾年來,我國很多中學都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不管是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有質的提升,且各個中學的生物教學都關注到了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目標和開展效果,也都對其開展過程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改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開展過程中還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從而使得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效果并沒有達到最佳,為此,高中生物教學方面還需進一步對其進行探索研究,以此來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二、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存在的問題
(1)社會實踐活動單一,缺乏創新
根據對我國很多高中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情況調查,我們發現其大多形式單一,種類固定,較為常見的幾種活動就是高一的軍訓,高二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寒暑假的實踐活動等這幾種。這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程序,每年都是如此[2]。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更多地將社會實踐活動看作是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他們更加關注的是活動對于其成績是否有影響,而非將注意力集中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上,忽略了要投入到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而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的主動性不足。究其根本,還是高中生物教學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太過單一化、程序化、任務化,缺乏創新,導致學生的參與熱情銳減,也使得最后得到的效果往往不能如預期目標一樣。
(2)活動脫離學生所學課程
現在很多高中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也僅僅將其作為了一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因此對其的關注點就放在了活動是否能開展,開展的時間、過程是否順利等方面上,而不是活動對學生能產生的積極作用,學生在活動中能收獲到什么等這些問題,這就導致很多高中生物教學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生所學課程毫無關聯可言,其也不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這明顯是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目的相悖的。社會實踐活動應該是對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和補充,但目前很多高中學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以公益活動、軍事訓練以及參觀考察等活動為主,并且其也沒有考慮到社會實踐活動的階段性。初中和高中的社會實踐活動普遍相差無幾,這也就導致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得到的收獲是極小的。
(3)組織管理混亂無序
目前很多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者、管理者都是是由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開展班級的社會實踐活動過程。因此,班主任身上肩負的責任和壓力是巨大的。任務量的龐大也就導致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往往呈現出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例如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很多班主任都將其劃分為集體活動和個體活動。集體活動便是由班主任統一組織,學生自行參與;而個體就是指學生可以自行在社區內完成社會實踐活動。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各個社區對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并沒有實際明確的規則進行規范,就導致班主任對學生的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考察是具有很大難度的,也就出現了很多學生因此而蒙混過關的行為,從而使得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效率低下[3]。因此,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僅僅依靠班主任是不能很好地實現其所要求的目標的,各個社會力量對其管理的缺乏使得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存在有一定的難度。
三、提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策略
(1)豐富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加強其與學生學習課程的聯系
要提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主動性,首先就是要豐富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可以結合時下熱點,選擇學生感興趣并且具有積極意義的活動進行開展,把活動的內容不再局限于公益、軍事以及參觀等方面上,選擇更加貼合學生所學的課程的活動,盡量讓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到自己所學的各項知識[4]。比如,為促進高中生的生物學習,可以在大學選擇一些生物專業的專業活動當作社會實踐活動。但考慮到高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接受能力,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有趣易懂的實驗作為活動,如解剖花卉,觀察植物內部組成結構,以及不同花卉之間呈現出的差異性,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全程參與到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在其中運用到自己所學的一些生物知識,又能在其中鍛煉到自己的實踐能力,這樣與學生所學知識貼合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對學生起到更好的積極作用。
(2)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過程社會化
要想解決社會實踐活動管理混亂的問題,就需要將社會實踐活動的運行過程向社會化發展,即讓社會各界力量都能參與到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管理中。因為,僅僅靠高中生物教師對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為此,可以倡導構建政府、社會各機構、家長學生等多方力量共同組織管理社會實踐活動,多方力量的參與使得活動主體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這勢必會讓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并且多元主體體系的建立使得活動所需的經費資源以及活動規劃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也能得到一定的解決,這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度。為此,社會實踐活動運行要逐漸朝社會化發展。
四、結束語
社會實踐活動是對學生課堂教學的很好補充,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而針對其開展過程中所暴露出的種種問題,高中生物教師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給予重視和一定的幫助,從而使得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能順利進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為高中生物教學和社會培養出更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皓.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研究.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年(08):59-61
[2]王艷.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研究.貴州師范大學.2014年(12)
[3]朱永祥.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之德育實效性探討.教育理論與實踐.1992年(05):30-34
[4]李響.社會實踐活動在培養高中生獨立自主能力中的作用研究.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年(07):134
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19年開放課題:基于中學生個性發展的生物學科學生實踐活動研究(KCZ-20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