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明
【摘要】目的:將延續性護理運用在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護理實踐中,并評價對其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的積極作用。方法:取2016年4月-2019年5月因患心力衰竭而進入我院接受對應治療的病人118例,據具體護理方式的差異將其劃分作延續護理組、基礎護理組,延續護理組運用基礎護理+延續性干預的方法展開患者護理,基礎護理組則僅實施常規的基礎性護理。護理工作完成后,評比兩組患者SCHFI評分、HPLP評分。結果:延續護理組患者平均SCHFI評分(92.15±1.18)分、平均HPLP評分(170.29±2.03)分顯著優于基礎護理組(P<0.05)。結論:心力衰竭護理中合理踐行延續性干預工作,可顯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使其生活質量更加良好。
【關鍵詞】心力衰竭;延續性干預護理;自我護理;健康行為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0)12-075-02
心力衰竭于臨床上的簡稱是“心衰”,此疾病的病因為心臟出現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而使心室充血,并誘發相關臨床綜合征[1]?;忌洗瞬『?,多數患者都會伴有自理能力下降的現象,對其家庭帶來很大負面影響[2]。為緩解這一問題,本文選出因患心力衰竭而進入我院接受對應治療的病人118例,據具體護理方式的差異分作延續護理組、基礎護理組,延續護理組運用基礎護理+延續性干預的方法展開患者護理,基礎護理組則僅實施常規的基礎性護理。護理工作完成后,評比兩組患者SCHFI、HPLP兩項評分,現作下面報道陳述:
1.對象、方法
1.1調研對象
取2016年4月-2019年5月因患心力衰竭而進入我院接受對應治療的病人118例,所有選中的患者都經醫師遵照心力衰竭診治標準開展疾病確診,且已排除其他器官嚴重病變者、肢體功能不全者。據具體護理方式的差異將其劃分作延續護理組、基礎護理組,延續護理組59例中,女性27例、男性32例,年齡介于50-84歲,平均約(59.3±7.14)歲?;A護理組59例中,女性26例、男性33例,年齡介于51-83歲,平均約(58.8±7.32)歲。兩組上述及一般信息對比,未見突出差異(P>0.05),可實行對照調研。
1.2方法
基礎護理組實施常規的日常護理,所涉及操作囊括入院引導、健康知識宣講、給藥管理及有關護理事項等。
延續護理組運用基礎護理+延續性干預的方法展開患者護理,基礎性護理的內容同于基礎護理組,延續護理及干預的實踐操作為:
(1)組建一個心內科延續干預小組。小組由1名住院醫生、1名主管護師、4名護士構成。住院醫生與主管護師協商調整每例患者住院治療的具體方案,并擬制延續性干預的護理規劃,其余人員負責搜集整理患者出院之前所有數據和出院以后的家庭巡訪工作。
(2)延續護理初期階段的實施?;颊邉偝鲈弘A段,護理小組人員依據所搜集的數據結果開展針對性分析,確定延續護理實際工作方案。護士人員注意保持和每例患者的聯系,了解其生活當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然后逐一給予講解、引導,糾正不良的日常生活行為,譬如:心衰患者每日都需檢測體質狀況,并減少鈉鹽攝入總量,宜開展適當程度的鍛煉。
(3)持續實施階段及護理活動的具體內容。待患者出院時間超過一個星期后,護士可開始實施家庭訪視,然后于出院后一個月、三個月及六個月分別實施訪視,訪視時間約30分鐘,宗旨在于引導每位患者實現自行護理,并且檢查護理計劃是否規范執行。訪視護理涉及的相應內容有:①飲食行為情況。護士使用電話隨訪、家庭巡訪等形式實施延續干預指導時,需了解近期患者具體飲食行為,并及時糾正其不規范進食習慣。一般而言,心衰患者宜多吃低鹽低脂類食物,減少或不進食高膽固醇食品,足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②活動、訓練管理。在評估心臟功能前提之下,了解患者日常喜好,擬制符合個人特點的活動計劃,同時囑咐活動中需注意的自護知識,當感到胸部憋悶、呼吸較快時必須暫?;顒?。③服藥方面干預管理。熟悉掌控患者服藥情況,若發現錯服、增減藥、漏服等問題,要通知家屬督導患者科學、規范用藥;另外注重解釋藥物使用后的不良反應現象,指導避開服藥危險因素。④癥狀變化的管理。呼吸道受感染將使心衰患者的基礎病情加重,護士要及時向其告知預防方法,并注意氣候的改變情況,尤其在季節更替時需注射使用流感疫苗,若呼吸道出現感染患者要盡快就醫。
1.3評比指標
分別評比兩組患者SCHFI(自我護理指數量化表)、HPLP(健康行為指數量化表)評分。SCHFI指標是對自我護理管理、自我護理維持情況進行量化評估,以百分制評價,得分越高代表自我護理的實際能力越好。HPLP指標的總分是208分,分為四個級別:53-91分評定為差;92-131分評定為一般;132-171分評定為良;172-208分評定為優[3]。
1.4數據處理
此調研所涉及的計量數據表達為( ),使用SPSS22.0軟件實施計學處理,需經t檢驗,若對比差異有意義以P<0.05來表示。
2.結果
延續護理組患者的SCHFI、HPLP評分整體情況優于基礎護理組(P<0.05),兩組SCHFI、HPLP評分數據記于表1:
3.討論
心衰患者受原發疾病的較大干擾,使其自理能力及健康行為出現嚴重障礙。另外,該疾病患者的康復時間較長,在其出院后仍需持續實施輔助干預才可確保護理成效良好[4]。本調研對心衰患者施行出院后分階段延續干預護理,于這種護理的輔助下,患者切實受到護士的連續性護理服務,并且在電話隨訪、家庭回訪過程中更加了解自護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繼而使生活質量得以進一步提升[5]。
調查結果中,延續護理組患者平均SCHFI評分(92.15±1.18)分、平均HPLP評分(170.29±2.03)分顯著優于基礎護理組(P<0.05)。
綜合可知,于心力衰竭護理中合理踐行延續性干預活動,可顯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以及健康行為,使其日常生活質量更加良好。
【參考文獻】
[1]劉紅梅.系統化整體護理用于心力衰竭護理中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7,23(31):31-33.
[1]曾柏華.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02):206-207.
[1]李巖.舒適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03):433-434.
[1]石桂珍.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0):159-161.
[1]梁鈺坪,劉新.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再入院率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04):49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