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摘要:隨著中國教育部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教育和培養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高校的英語教育,逐漸向跨文化交流的方向培養。學好英語,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外國語言,開闊視野。但是,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模式也難以支撐當下的英語教育。這就導致高校在英語的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不能促進學生英語知識和文化的雙重發展。所以,高校應十分關注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育;跨文化教育;現狀與對策
英語作為全國性的需要,在國際上的許多領域、文化共享等方面的應用十分廣泛。英語在高校中更為重要,學好英語,是為培養翻譯、跨境電商等英語人才做準備,更好地推動英語跨文化教育的發展。因此,高校教師要根據現在英語發展的現狀,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尋找新的英語教學方法,推動英語跨文化教育。該文就高校英語中跨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具體分析,并提出指導意見,希望能有所借鑒。
國際交流的跨文化需求
高校英語教學背景英語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掌握英語早就已經不只是身處英語母語國才會有的需要。國內不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工作場合,英文文獻、英語交流也是一種重要的獲取資源的方式。學生在畢業時也有著對英語水平的要求,大學生的許多考試中都有英語科目的設置,從這些要求中可以看到高校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視。當今時代,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工具語言在許多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意義。大學英語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在新時代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的英語教育并沒有跟上全球信息化的進程,高校英語課堂設置仍是傳統的大班課,英語教材內容難以跟上時代的快速發展。高校英語教育也存在著地區之間教育資源不對等的問題,較為發達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有著更多的教學資源,而普通城市在教學資源上可謂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不如發達地區的結果。但這一問題難以通過英語教學單一領域的發展來解決,而需要國家的進一步教育政策推廣。而對于高校英語教育教學領域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則可以通過英語學科的教學教育發展來進行改善。
改革開放使我國國際交流越來越多,這種背景下,我國對于擁有較高英語熟練度的人才需求量逐漸增加,也給傳統英語教育教學帶來了一些困難。這也能夠看出跨文化英語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能夠有助于處理好不同文化和語言之間的矛盾。語言文化兩者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產物更是其載體,而語言又有著獨特的內涵。跨文化教育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在教學當中融入交際的因素,為學生揭秘容易引起矛盾的文化因素,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既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有著很強的交際能力。
跨文化教育面臨的問題
英語跨文化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國家的政策改革,近年來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前景較好,收納的學生增加,那么招聘的教師也隨之增加。大家都明白物以稀為貴的道理,這就會放寬了對高校英語教師能力的限制,一些資質平庸的人可能就會入選,這樣不僅不利于高校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也不會對學生的英語跨文化教育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此外,還有一些學校投機取巧,聘用的教師缺少工作經驗和教學能力,對英語跨文化教學的認識并不深入。或者是學校對教師的能力要求并不高,只要是個教師就在入選之列,即使是有幸建立了英語跨文化教學團隊,也不會產生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高校英語教師缺乏語言功底
目前,在高校進行授課的教師,他們的教學經驗雖然很豐富,但是隨著當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他們固有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當下學生的學習。雖然學校對跨文化教育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要想讓教師和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也是很難的。在當下的英語教育中,如果英語教師自身都缺乏扎實的語言功底,那么對學生的教育也無多大益處。此外在課堂上,教師對外國的文化涉及不多,這就不利于跨文化教育的學習。
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語教育發展方式
(一)與互聯網結合的教學方式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自己搜索學習素材是不夠的。一方面學生能力有限,不能找到更合適自己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學生在查找資料時更容易被娛樂內容吸引。此時教師運用互聯網進行學習材料的整合就顯得十分必要,教師篩選出與教科書相互關聯并且較為新穎的素材進行教學,這不僅符合了新時代英語教學與互聯網結合的要求,同時更適合學生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綜合型英語能力。教師不僅可以篩選出富有娛樂性的優質英語學習內容,并且可以與專業內容和當下熱門話題相聯系,更好地開闊學生視野。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語教學不應只是課堂上的學習,高校也應建立更加個性化的外文資料庫,提供豐富的外語文學、優秀影視作品等,除上述學習資源之外,也應該包括一定的學習指南,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同時,與互聯網結合也可以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線上互動,及時的教學反饋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便利,同時也能拉近師生距離,使教學變得有效而富有人情味。
(二)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英語是歷經文化變遷而最終形成的一門語言。由于任何一種語言背后都是文化的積淀,中文和英語的文化本質不同就造成了語言習慣的較大差異。此時高校英語教育不僅應該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掌握能力,更應該深入剖析語言背后的文化現象,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能使學生由生硬地記憶方法學習轉變為文化滲透的理解式學習[6]。所以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融合英美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文化的認知,同時也能保證學生在應用時對語言的了解。通過將漢語思維轉變,理解英美文化中對語言的運用情景的規范,更加保證了交流的有效性。每種語言特點都不盡相同,但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都是文化,只有跨文化進行理解學習,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習興趣,同時也要注重實踐,通過實踐提升運用能力。
(三)完善學習體系,注重實際應用考核前文指出高校英語學習上的考核機制過于片面,只注重卷面成績而不注重實際應用上的考核。高校可以運用互聯網進行學習體系的完善。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閱讀能力和聽力能力的反饋,也可以進行口語和寫作的反饋。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作為英語應用能力審查的重要項目,恰恰也是高校考核中較為薄弱的環節,通過互聯網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學生可以自行上傳口語內容或寫作文章,先通過平臺進行內容正誤的大體判斷,再通過老師進行具體內容的分析,進而通過互聯網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運用課下進行學習上傳,教師在空閑時間同樣可以進行批改,不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大大節省了時間。老師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周期性的考核,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平臺算法得出學生每個階段產生的學習問題以及知識盲區,通過這些反饋,教師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四)個性化自主學習大班課是高校廣泛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同水平的學生對于每一節課的接受程度不同,產生的學習效果就不同,自然也會影響到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高校可以通過互聯網建立反饋平臺,根據學生水平特點進行學習成果的分析,找到學生每一階段每一節課的知識盲區和學習問題,查缺補漏,找到學生不同程度的學習需求[7]。也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將不同程度的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組內同學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充分討論學習,自主調整學習模式和學習時間,不僅能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同時也保證了學生主動學習,自然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小組間的自主交流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本文通過對當下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探究了新時代互聯網新媒體背景下的教育新特征,再針對當下高校英語教學現狀提出了幾點新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式。在新時代背景下,充分應用好互聯網教學,以此為背景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避免僵化的英語學習,通過靈活的自主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應用能力,最終達到高校培養應用型綜合型人才的要求。
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跨文化英語的教育意義重大。學好外國文化,能夠提高高校學生的英語成績,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通過跨文化英語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學習的視野更加開闊,不再僅僅局限于一些單詞、短語、句子和語法,讓學生真正了解英語的內涵,進而助力高校跨文化英語課堂的水平提升,為學生學習跨文化英語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杜弘斌,楊帆.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英語教育探析[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21(4):108-110.
[2]紀紅,倪莉莉.多元化視域下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的創新研究——評《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高教探索,2019(11):143-144.
[3]伍婷婷.新時代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評《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9(11):105-106.
[4]紀紅,倪莉莉.多元化視域下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的創新研究——評《高校英語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高教探索,2019(11):143-144.
[5]王麗明,李蓓,高飛.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認知與文化教育[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9(3):75-78.
[6]張紅.高校英語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J].數字通信世界,2019(8):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