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摘要: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圖書館若要保持其社會價值,就必須加強對其管理模式的改革。本文對知識經濟下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創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知識經濟;圖書館;管理創新
引言:
知識經濟主要是當前世界大國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條件下的實體經濟,世界大國將市場經濟作為推動知識經濟規模持續快速增加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我國知識經濟新時代悄然來臨時,嚴重動搖了當前現代中國圖書館的企業管理指導思想、管理制度、管理工作方式,創新性的管理機制正在逐漸成為新經濟時期現代圖書館企業生存及社會發展的根本機制要求。下面就對其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加強對圖書管創新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管理需要創新,這是迎接當代知識經濟創新挑戰的必然需要
以往的圖書館管理制度及其他管理模式,通常指的是以從嚴格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方式出發,有著較多的法律管制及行為約束。這種管理制度規則將使社會嚴重制約新生事物的孕育與嫩芽,抑制大膽創新的創業精神,造成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僵化。但是新世紀作為一個知識經濟的發展時代,是不斷深化產生新專業思想、新專業理念、新專業技術、新專業知識的發展時代。國內外的人才管理科學理論研究成果表明,人才及管理科學技術水平是直接決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公平競爭的重要優勢。然而直接決定管理人才及社會科學管理技術不斷進步的最大優勢仍然是管理創新。
(二)管理創新是深化圖書館改革的內在需求
新世紀必將是一個不斷孕育著巨大社會變革的歷史時代,是一個從傳統計劃經濟政治形態向民主市場經濟政治形態快速轉變的新時期。隨著當前我國民主政治體制與社會經濟體制結構改革更往縱向方向發展,圖書館經營運行的各種外部環境已經在發生改變,并將會繼續不斷發生巨大的社會變化。與此進行相適應,圖書館服務管理的內在本質要求、發展戰略目標、工作指導方法和管理行為指導方式,也必然隨之不斷發生深刻的重大變化。
(三)管理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原動力
面對現代科學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積累量、信息量不斷劇增和就業市場環境劇變的新世紀,誰能保持足夠的敏捷,抓住關鍵時機,當機立斷,快速準確作出反應,力爭處處都能先行一步,誰就有機會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勝利。管理上的突破創新改革能夠促使公共圖書館不斷打破常規,改革業務管理工作體制流程,大大提高業務管理效率;創新能夠促使公共圖書館以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密切重視關注未來社會變化的新發展趨勢、新發展動向、新發展問題,從而使其以超前的管理意識果敢作出決策,適應未來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三、目前我國圖書館管理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圖書館管理創新意識淡薄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公共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的主要社會服務功能和公共信息服務環境也隨之不斷發生巨大改變,其作為信息主要服務提供者的社會地位被逐漸得到削弱。隨著移動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已經變得快速而簡單,這對電子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前景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挑戰。但很多公共圖書館管理工作人員沒有真正意識到這種管理危機的極大嚴重性,工作中往往缺乏自主創新,重開展業務,輕組織管理,使得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業務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差距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我國圖書館管理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一支高素質的公共圖書館管理專業人才隊伍無疑是人們迎接新發展時期管理挑戰的有力硬武器,也無疑是加快實現我國圖書館教學管理模式創新的根本保障。圖書館研究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研究機構,需要各學科的相關專業人才能集體通力合作,一起來用以滿足現代人們的各種全方位文化信息閱讀需求。但現階段,由于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專業人才相對匱乏,綜合性專業人才較少,使得企業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加之學校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的知識整體素質不高,知識資源結構不合理,在一定很大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學校圖書館的健康發展。
四、加強現代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幾種措施
(一)堅持科學求實的態度
實事求是一直是人們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也一直是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和文明作風。圖書館管理工作要有思想,有新的管理突破和新的技術創造,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新的客觀事實,從本圖書館客觀管理實際情況出發,既不能只限于強調大膽創新,而不強調尊重客觀管理實際或者是背離客觀事實,也不能單純認為在實事求基礎上的大膽創新,就只是為了本圖書館出風頭,擺脫花架子,而應該努力找到一個符合上級的管理路線、方針、政策和外館各單位的管理經驗,結合本館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的最佳管理切入點,在“上情”、“下情”、市場經濟和滿足讀者實際需求的最佳管理結合點上,要有創造地探索形成一個適合本圖書館實際具體情況的管理新發展思路和新方法。
(二)堅持走群眾路線
人民黨和群眾同志是中國歷史的偉大創造者,也是中國歷史的最高評價者。圖書館的科學管理規劃創新工作,應該始終堅持按照反映科學、順應民心、反應民意的指導原則,應本著對全國人民群眾的一切根本利益和黨的長遠利益為主,以高度負責的領導精神對未來科學進行管理規劃,謀求長遠發展。要充分認識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揮廣大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和工作主動性。實踐證明,圖書館的自覺創新發展行為,只有為廣大圖書館員所認同與接受,并真正成為廣大館員的自覺創新行為,才能最終不斷推動我國圖書館健康發展的有效創新動力和社會力量的新源泉。
(三)引入高發展信息流
根據目前我國圖書館信息發展的一些弊端,適時推廣引入先進現代化高水平發展文獻信息流,例如本地區少兒圖書館每月可舉辦“讀者生日會”的征文活動,圖書館可以舉辦全國數字攝影影像藝術展、《圖說春秋見證歷程》國際攝影展等,從而有效實現促進文獻信息流、技術信息流、多元流的同時高調融合與運轉??梢赃m時組織舉辦全校師生知識讀書藝術月、知識讀書大獎賽等等活動,或者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藏藝術文獻,舉辦各類專題藝術展覽,如每年紀念中國五四運動、國慶紀念圖片展、藝術攝影作品展等。積極探索打造特色圖書館,并將專業化、系列化、特色化作為服務動力來源,以吸引社會廣大讀者的關注眼球,整合利用公共圖書館各專業方面的服務資源。
五、結束語
隨著每個社會行業和工作崗位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圖書館專業作為一所沒有專業圍墻的普公眾和社會廣大讀者學習求知的重要第二課堂,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優勢與地位,尤其是廣大讀者對專業知識和學術信息的不同需求也,隨之向更加多元化、綜合化方向發展。圖書館必須加大文化創新驅動力度,全方位主動迎接信息時代發展挑戰,適時著力打造一個網絡化、信息化、快速一體化的現代文化信息學習服務環境,這必將使其發揮更大的應用功能。
參考文獻:
[1]韓仁洪.圖書館圖書資料精細化管理體系建設分析[J].活力,2018(20):96.
[2]謝文元.圖書館圖書資料精細化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力,2018(20):98.
[3]郭晶.論基層單位圖書館資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J].辦公室業務,2017(06):88+84.
[4]趙瑩.試探究知識經濟時代提高圖書資料人員素質的路徑[J].赤子,2017,(3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