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麗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成為了中學音樂教學的主要方向。音樂學科的三大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文化理解。因此,很多音樂教師均欲通過音樂課堂教學來實現上述教學目標,但卻因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不當而影響到了“教”、“學”的質量。本文闡述了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感知素養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以便為豐富的音樂教學提供更多的參考。
【關鍵詞】音樂欣賞;音樂審美感知素養;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一、挖掘欣賞資源,激發音樂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發育已經開始趨向成熟。該階段的學生對音樂具有良好的想象力與接受力,也更容易受到音樂作品、音樂情感的感染。因此,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時,應以激發學生音樂賞析興趣為基礎,使之能夠對各種音樂欣賞實踐產生“欲望”,進而達到提高音樂欣賞“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1.初中音樂教師應對現行音樂教材進行深度挖掘
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運用現代教育方法,在教材中挖掘出更加符合于初中學生音樂欣賞興趣、賞析水平的內容。音樂教師在欣賞教學時,可以將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音樂學習興趣等與現行音樂教材中的欣賞內容相結合,以豐富音樂欣賞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為音樂欣賞教學實踐創設良好的“鑒”、“賞”、“學”氛圍
音樂教師應在積極挖掘、開發音樂欣賞教材基礎上,為音樂欣賞教學實踐創設良好的“鑒”、“賞”、“學”氛圍,使學生在“賞”-“鑒”-“學”-“研”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音樂審美感知素養。另外,教師可以以“最近發展區”教育理論為基礎,結合音樂賞析教學目標設計出更多的音樂“賞”、“析”教學資源,并以分層教學方法進行音樂賞析教學,使學生能夠在不同層次的音樂“賞”、“析”過程中找到符合自己音樂理解能力的內容。如在欣賞《黃鶴的故事》時,教參中提及要關注音樂的情節性、描述性以及樂曲所表現出來的民族風格。那么,要怎么將文字與音樂緊緊聯系在一起呢?
教師自身要對作品進行深入剖析,了解作品的故事,再抓住音樂中的故事、聲音的表現,結合音樂要素的變化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根據教學常規中的強化體驗,在構建本堂課的框架時,將音樂的情節性、描述性、民族性作為欣賞的一條主線融入到課堂中,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發揮音樂想象,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理解。
二、借助多感官體驗教學,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是情感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受個體差異、情感差異的影響,每一個人的音樂審美觀點或多或少均存在著差異,在賞析同一首音樂作品時,不同的賞析者往往會產生不同音樂感受。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其通過不同的音樂旋律向賞析者傳遞不同的情感,而聽者則需要將音樂與自身的情感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夠從中感受、感悟到更多的音樂信息,并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此,音樂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時,應有機地將全感官理念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全感官教育理念是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去“刺激”、“誘發”學生的各個感官,并對聽覺、視覺、語言、運動等各器官形成“刺激”,進而調動學生的多感官(眼、耳、口、肢體)在不同的信息刺激作用下完成體驗。
如在欣賞交響音畫《圖畫展覽會》時,可以運用音樂和美術間的共性,借助于美術中的色彩、線條。因為視覺藝術是最直觀的,可輔助于學生很好的理解作品,色彩變化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變化,并體驗到音樂要素與情感色彩的關系。
三、少講多聽,善于提煉重難點,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音樂的體裁、風格、形式等必須通過學生的聽覺感受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來進行學習。如在欣賞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時,教師無需過多地介紹樂曲的配器、表現情境等,只需講解主題旋律,讓學生在反復聆聽中、在優美的旋律、細致的配器、詩情畫意的意境中產生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從而引發學生對自己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師要善于根據音樂作品的知識結構,從中梳理出教學重點,再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從重點中確定難點。
比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中國民族管弦樂,樂曲運用了“魚咬尾”以及“換頭合尾”兩種重要的中國傳統創作手法,以達到“在變化中尋求統一,在統一中尋求變化”的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要掌握這兩個知識點,就需要在課堂中反復體驗,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將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在音樂創作活動中,我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嘗試著用其他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同學們都積極地參與,有的小組用伴舞的形式,有的用樂器,有的畫畫,有的配樂詩朗誦。同學們創造性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四、結語
初中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須重視學生學習的規律,并借助相應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其學習興趣,還要為學生挖掘、開發更多的、符合初中學生需求的音樂鑒賞教學資源,使之能夠在音樂欣賞學習及課余時間的自主音樂賞析中,不斷提升音樂審美感知素養。另外,教師在音樂鑒賞教學實踐中,也要結合多元化教學評價及積極心理學的運用幫助學生發現、找到自己音樂學習的優勢,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鼓勵、評價的基礎上,更加自主地參與到音樂的“賞”、“鑒”、“學”、“研”活動之中,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更多的保障。
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帶來了新挑戰,而正是有挑戰才會有提高。作為新時期的一名音樂教研員,我將和新課程一起,伴隨著我們的老師,彼此熱愛,彼此扶持,共同成長,一起去感受美麗的音樂人生,世界也會因此而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王春.學會傾聽音樂,增強審美體驗——初中音樂欣賞教學初探[J].北方音樂,2016(02)。
[2]史影.尹愛青.從感知到探究——初中音樂欣賞課與音樂審美能力提升研究[J].文藝爭鳴,2017(05)。
(阜陽市教育局教科所 安徽阜陽 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