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凱文 陳超旭 章燁 左寶萍 周洋 陳立鵬
摘要: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站在歷史和全局的戰略高度,對推進新時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制定了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目標。“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文化建設工作和經濟建設等工作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也體現出國家對于文化建設的重視。本文著眼于石臺縣現階段文化建設工作,著重分析石臺縣文化建設發展現狀和發展建議。
關鍵詞:石臺縣;文化建設;文旅融合
1.石臺縣文化建設工作發展背景
1.1國家政策背景
1.1.1“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闡述是,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黨的十九大站在歷史和全局的戰略高度,對推進新時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制定了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目標。
1.1.2習近平新時代文化建設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秉h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這也為我們的文化建設提供了基本思路與根本遵循。
1.2石臺縣文化資源
1.2.1歷史文化
石臺縣具有相對悠久的歷史,人杰地靈,孕育了獨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石臺茶文化最為有名,縣內曾多年圍繞茶文化開展石臺茶葉節活動,進行茶文化交流、茶藝表演等。同時,在石臺縣內誕生了桂仲武、杜荀鶴、畢鏘等歷史文化名人。
1.2.2旅游文化
石臺縣地處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的核心區域,先后被授予“國家首批生態經濟示范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安徽省首批旅游經濟強縣”、“安徽省首屆十佳環境優美縣”、“安徽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等稱號。截至2018年末,石臺縣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7個。著名的牯牛降自然風景區、蓬萊仙洞、秋浦河、大山富硒村、醉山野旅游度假村等旅游景點都坐落在石臺縣行政區劃內,這些也都為石臺縣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原生動力。各個旅游景點具有各不相同的發展優勢、發展定位和發展路徑,更體現出石臺縣旅游及相關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2.石臺縣文化建設工作發展現狀
2.1現有優勢
2.1.1現有文化建設基礎
截至2018年末,全縣共有專業劇團1個,綜合文化站8個,公共圖書館1個,館藏圖書37.9萬冊(含電子圖書),文化館(非物質文化中心)1個,文化藝術中心1個。文化館(站)服務8.3萬人次,公共圖書館年流通9.7萬人次。廣播電臺1座,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88%。經多年發展,石臺縣現有相對較好的文化產事業基礎,也為今后的文化建設提供很好的支持。
2.1.2石臺縣文化和旅游局成立,領導縣文化、旅游等工作
新組建的石臺文化和旅游局,整合了原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的文化、廣播影視和新聞出版管理職責,原縣旅游發展委員會的職責,作為縣政府組成部門,加掛石臺縣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石臺縣文化和旅游局的成立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著力推動石臺文化和旅游在理念、職能、產業、市場、服務及對外交流等方面上的融合,為石臺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提供新引擎新動力,形成發展新優勢,也標志著石臺縣文化旅游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2.2存在問題
2.2.1基礎設施水平的相對落后
作為皖南地區為數不多的的國家級貧困縣,石臺縣與其他相對發達的地區相比,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因而當地基礎設施水平也相對落后,例如道路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的建設發展。石臺縣基礎設施水平建設的相對落后也致使與外界的交流溝通受到一定的阻礙,文化建設、旅游產業發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與此同時也昭示著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穩步推進,石臺縣的強大旅游發展潛力必將會被不斷挖掘出來。
2.2.2歷史文化底蘊及其受重視程度相對不足
石臺縣部分地區過于重視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于人民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投入相對不足。在石臺縣內雖有著相對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但對于歷史文化資源的發掘相對不足,致使縣內歷史文化底蘊略顯不足。并且在經濟建設活動中,縣內民眾沒有足夠重視對現有文化資源的保護,例如破壞原有古民居建筑以建設新型農家樂酒店。
3.石臺縣文化建設工作發展建議
3.1平衡文化建設工作和經濟建設等工作
在石臺縣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實現全面脫貧后,平衡文化建設工作和經濟建設等工作,把握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注重民眾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地方特色文化建設。
3.2與省內高校積極開展合作
與省內各高校積極開展交流合作,開發新的合作渠道,實現在校學生的“人才引進”,借助高校科研資源等助力石臺縣建設發展,與高校人才實現合作共贏。
3.3發掘縣內文化資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立足于石臺縣內豐富而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結合現有文化建設基礎,發掘縣內文化建設潛力,打造地域特色鮮明的特色文化,提高民眾對于文化建設以及文化資源保護的重視程度,引導民眾廣泛參與其中,促進文化產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001).
[3]石臺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R/OL].http://www.ahshitai.gov.cn/DocHtml/1/19/05/00039327.html,2019-05-08 /2019-8-27.
作者簡介:湯凱文(2002—)男,籍貫:安徽銅陵人,單位:安徽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為網絡營銷、消費心理學、消費者行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