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秀芝
摘 要:眾所周知,在科學技術發展領域,推動其創新與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量便是科學探究的能力,這就使得在生物學科素養培養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物學科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關注學生自身,其會要求生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操作和驗證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于高中生生物課程的學習而言非常重要,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在新高考的影響下發生了非常多的變化,教學需求也變得更加多元化。本文將就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字:新高考;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在與時俱進,核心素養更是成為了近幾年教育教學工作中最為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而言,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生物素養,如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激發高中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提高其探究能力是當前每位生物教師都該思考和完成的任務。生物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其所研究的內容是各種各樣的生命現象,是對生命活動規律的概括與總結。因此,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不但要尊重生物科學的特征,同時也需充分考慮到生物學科自身的特殊性。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高中生物教學經驗,就此問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關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簡要闡述
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所適用的新版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當中,培養高中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是一項非常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要求生物教學不再單單關注于生物理論知識和實驗的教學,很大程度更加彰顯出了生物學科的育人價值。在當前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生物學所涉及到的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四個部分,其中最基礎的當屬生命觀念的教育和引導。
在高中生物課程核心素養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主要指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去發現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引導學生多去關注和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生物現象,將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感受生物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與方式探究
1、 培養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生命概念
生物課程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自然界中具備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生命物體,因此,建立正確的生命概念,對生命產生正確的認知是當前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最基礎內容之一。學生們只有建立起正確的生命觀,才能夠更加深入徹底地去認知自然、認知生命;只有建立起了正確的生命觀,才能夠從科學的思維角度去探究生命表象背后的本質。因此,生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生命概念的認知,要充分調動并提高學生對于生命的興趣程度,培養學生建立起科學正確的生命觀,能夠用更加科學、樂觀、理性的角度去看待生命。
2、 從實際出發營造創新氛圍
生物課程屬于自然學科領域,生物界內容豐富,無奇不有,當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探究出大自然的奧秘時,自然會感受到大自然的無限魅力。這也是生物教師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體現。為此,筆者建議高中生物教師應該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們營造出一種輕松、自由的創新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營造創新氛圍的過程中,生物教師要結合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將生物課程教學的內容與生活實際能緊密聯系起來,對氛圍進行精心設計和營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學生勇敢提出質疑。舉個教學中的例子: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會涉及到DNA分子結構以及DNA復制等相關內容的學習,生物教師在講到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可以在備課時提前準備好多個脫氧核苷酸模型,以方便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觀察和了解,當學生們在了解清楚模型構造組成后便可以組織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分析和探討,讓學生們嘗試自主講解如何利用這些脫氧核苷酸模型來構建DNA空間結構,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僅能夠積極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也會在無形中建立起自主探究的意識,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 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在新高考背景的影響下,學生的科學思維已經在當前高考所要求的必考內容中有所體現,因此,在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生物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并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何為科學思維,其主要指的是在尊重科學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建立起尊重科學的態度和意識,讓學生們通過科學推理的方式去認知事物,逐步養成理性思維習慣和能力。目前,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實驗教學環節來實現,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在學習或者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通過各種方式來提出各種假設,然后嘗試制定出實驗步驟來進行驗證,最終通過實驗結果來證明自己假設的正確性,這對于培養學生科學思維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此外,生物教師還可以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借助生物學領域中的一些經典案例來引導和啟發學生們對生物知識進行思考,進而逐步發展和完善學生們的科學思維。如生物教材必修二中有關遺傳因子的發現中,孟德爾通過假說—演繹法,從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到演繹推理,到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并得出結論,完美的演繹了科學思維的理念。
4、 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上面講到當前高中生所使用的生物教材中,幾乎每一章節都體現著生物科學家的科學思維,都在下意識地滲透著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科學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之一,生物教師培養學生們的科學探究能力意在引導學生能夠運用科學正確的方式來探究生物學科知識,進而再去逐步深入的探究和解決問題。關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筆者建議生物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每當學習新內容時便是學生對自然現象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強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將新內容的知識點和學生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當中,借助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現象來引導學生們去探究現象背后的原因以及更加復雜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不會對新內容產生陌生或者抵觸的情緒,反而會使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加強烈,他們會更愿意去深入了解新知識,進而提高他們的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5、 重點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特別是社會責任感。所謂社會責任感,指的是堅持道德上正確的主張、堅持實踐正義原則,愿意為他人作出妥協和犧牲。在生物課程教學中,生物教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其重點應提高學生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度以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引導學生們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要讓學生相信科學、相信生命,反對偽科學、反對宗教迷信,要培養學生分辨偽科學和迷信的能力,勇敢地堅持正確的主張。如社會普遍關注的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學生要做到既不一刀切全盤否定,也不全面開放,不傳謠不信謠,用理性的思維看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結束語: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在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已然成為生物課程高考的一項重要體現。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在保證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一定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結合自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開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針對性教學,竭盡全力去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注重學生科學思維的拓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燦艷.探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J]. 科技資訊.2019(6): 118-118
[2]朱衛家.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生物教學.2018(7X):14-15
[3]嚴貽蘭.新高考模式下生物教學策略初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9( 17-18
[4]吳秀蓮 .淺談新高考"一體四層四翼"下學生生物學科素養的培養[J].《高考》. 2018(15)
[5]張志祥 , 王匯川 , 劉鵬 .新高考背景下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思考[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 2019(2): 137-140
[6]馮陽春.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優化策略探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