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萌茹
摘 要:現代散文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們人文素養的形成及其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立足于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實踐,首先對高中語文現代散文的分類進行了闡述,接著又對高中語文現代散文的藝術美感進行了探討,最后則對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了總結與歸納。
關鍵詞: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分類;散文之美;有效方法
散文又稱為美文,它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與眾不同的是它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是以抒情、記敘、倫理等方式表達出來的自由文體。由于散文題材廣泛、意境深邃,語言優美凝練,頗具文學色彩,其受到了更多學生的喜愛,同時,現代散文的文學性很強,在高中語文教材中也占據著較大的比例,因此教師也格外關注現代散文的教學。那么,身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們鑒賞現代散文呢?如何借此培養學生們良好的現代散文理解與鑒賞能力呢?對此,我進行了一番細致的探索與分析。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這一主題發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讓更多的高中語文教師重視現代散文教學工作,并能以科學、合理的方式開展現代散文鑒賞教學,促進學生們更好的感知現代散文中所蘊含的無限美感。
一、高中語文現代散文分類
概括來講,高中語文教材上的現代散文可以分為記敘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性散文三大類。
(一)記敘散文
記敘散文是以記敘人物、事件,景物為主的散文,主要寫人在敘事中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如:巴金的《小狗包弟》,楊絳的《老王》等等。
(二)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主要是以抒發作者的主觀情感的散文,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等等。
(三)議論性散文
議論性散文以發表議論為主,用事實邏輯來說理的散文,如: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等。
二、高中語文現代散文之三美
如果要對現代散文進行鑒賞,就要在現代散文特點的基礎上,對其要有充分的感觀,進而從中體會現代散文的情感美、意境美、語言美。我們高中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從感知散文的情感美、品味散文的意境美以及體會散文語言美的魅力三個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們學會閱讀與鑒賞現代散文所蘊含的無限藝術美感。
(一)感知散文的情感美
情感是散文的靈魂,它是舞動整篇文章的領導者,只有充分的注入情感才能流露出作者的真實感情。如:老舍的《想北平》文章簡述了戰亂歲月中,身處異地的自己,對摯愛的北平的思念與眷戀。老舍在《想北平》一文中沒有用華美的辭藻或者語言裝飾、贊美北平的人、事、物,而是以一種平淡、質樸的語言風格娓娓地敘述著,就像面對面跟朋友交談一般,將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行云流水般呈現在字面上,這反倒使得老舍那種對故土的熱愛與眷戀之情深深地感染了讀者,激起了他們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由此可見,散文是作者內心情感真實的自然流露,即使只有簡單的敘述,也是能夠表達出作者真實的感情色彩,對待事物的真實感悟,表現的淋漓盡致,情真意切,真正的能夠打動人。
(二)品味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締造者,能夠啟發讀者的想象和聯想,身如臨其境,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情景交融的一種意境之美。高中生要在散文中充分的體會到意境的深邃幽遠,才能真正的領悟到散文的寫作技巧。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抒發了作者因不滿現實,而對未來美好自由生活產生的一種向往的意境。文章中運用了很多藝術性的修辭手法,例如: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裊娜的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既逼真,又形象生動,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露出當時的意境;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兩句又比喻星星,有又擬人化的展現出荷塘的魅力。
(三)體會散文語言美的魅力
散文的美都在于用語言來如何表達對文章的描述,通過感知文章的整體寓意,根據多種語言來有條不紊的描述文章的重要性,讓更多的高中生來體會到文章的精彩,使高中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增強了閱讀興趣。
在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中,講述了作者參加學生劉和珍的葬禮,追憶了這位和藹可親的學生,痛悼了為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贊揚了她是一位“真的猛士”為中華而殞身的氣概。正所謂: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高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樣的學生非常值得欽佩。這說明了文章要有生動的語言,重要的哲理性意識,才能讓高中生獲得閱讀的學習興趣。
三、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
在明確了現代散文所具有的藝術美感之后,我認為我們高中語文教師有必要且必須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具體來講,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可主要體現為誦讀法、比較法和討論法這幾個方面。
(一)誦讀法
散文不僅美在語言上,還美在情思。所以優秀的散文鑒賞教學就應該適當地對散文進行誦讀,真正的朗誦無論是在視覺聽覺上,還是在情感上都要全方位的投入其中,這樣才可以讓高中學生充分地融入到里面,這對達到鑒賞現代散文的目的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劉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證據》時,我便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富有感情的誦讀“我走的時候,我還不懂得憐惜曾經擁有的事物……“現在,誰還能說出一棵草、一根木頭的全部真實……”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們感受到了劉亮程樸素、沉靜而又博大、豐富的文字背后對生命的深刻體驗,有的學生更是產生了這樣的誦讀感受“誦讀的過程中,我仿佛目睹了作者把每一字每一詞細細拿到清澈的小河里認真淘洗了一番,在河水的洗滌下每個字每個詞都是那么干凈,那么美麗,可同時,這些字詞背后所傳遞的意蘊又那么厚重,滌蕩著我的心靈,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大徹大悟”……正是在反復的誦讀中,學生們感悟到了《今生今世的證據》于語言及情思上的美,借助誦讀法開展現代散文鑒賞教學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證明。
(二)比較法
在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中,我們可以把一個作家的不同散文進行比較,也可以把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放到一起進行對比,比較法是引導學生們從不同作品中了解其藝術內涵與美感的重要切入點之一。例如,我曾帶領學生對老舍的《想北平》以及曹文軒的《前方》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式鑒賞。像在語言風格上,老舍的《想北平》一文語言通俗純凈而又簡潔、親切,曹文軒的《前方》一文則詩性浪漫、溫暖而美好;在寫作手法上,老舍的《想北平》一文通過對比北平與巴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之情,而曹文軒的《前方》一文則反彈琵琶、立意新穎,傳遞了離家是為了尋找一個精神、靈魂棲息的家園這一人生哲理……對比的過程,既可以提高高中學生對散文的鑒賞能力,同時又可以塑造他們自身的審美價值,效果一舉兩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比較法也是高中語文現代散文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討論法
實現對散文的鑒賞和閱讀主要通過高中學生自己來完成,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過多的干涉其中,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平時的現代散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尊重學生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以討論的方式自主獲得對所學現代散文的更深刻認識與理解。像針對柯靈的《鄉土情結》一文進行鑒賞,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先閱讀的方式讓高中生先來了解一下這篇散文所包含的主要內容,其次,可以讓學生們找出各自喜歡的段落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分析,說出自己之所以喜歡的原因及其理由,這樣學生們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表達的過程中便對散文主題得到了更深刻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鑒賞水平。但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學生的自主討論不能取代教師對文章的講解,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在學生自主討論的基礎上對整篇文章進行整體解說及鑒賞,以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理解,幫助他們進一步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
四、結束語
現代散文鑒賞教學研究對做好高中語文教學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高中圖文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引導高中生體會現代散文的唯美性,欣賞散文的哲理性,在淺淡的語言中感知散文的深度,這樣一番感受下來,才能極大地提高中學生的鑒賞能力,也讓更多的學生充分領略到現代散文的無限魅力。在日后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將進一步積極探索,力爭讓高中學生得到更多的現代散文藝術熏陶。
參考文獻
[1]陳曉玉.高中語文現代散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中華傳奇,2019(09):60-61.
[2]王靜.高中現當代散文鑒賞教學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8(41):61-62.
[3]王芳.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鑒賞散文[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4):57-59.
[4]高旭.高中語文現代散文教學低效的原因研究[J].科學咨詢,2019(17):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