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巖聰
摘要:本篇文章從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的變更出發,分析變更情報監測方案的整體框架,提出了統一獲取地理信息的機制,并提出激勵大眾參與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獲取的想法,指出保證信息更新的定期和及時的必要性,這樣才能提升城市地理信息服務水平。
關鍵詞: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監測方案
城市的基礎地理信息包含了多個方面,對于城市建設和規劃、運營管理、生活服務這些方面有著基礎性作用。為更好地建設城市,必須及時知曉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的變更情況,才能制定針對性的城市發展規劃方案和建設方案。因此,一定要設計出最為合適的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的監測方案。
一、監測方案的整體架構
監測框架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測繪變更技術管理平臺、公共地理信息互聯網服務平臺、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測繪變更技術管理平臺就是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實施管理的內部平臺,另外兩個平臺則是面對著行政職能部門、專業技術部門、社會大眾公共信息互聯服務的外部平臺。
而實現這一想法,需要技術性支持,以共享系統機制為基礎,借助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品臺,才能達到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同工程建設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掌握更多項目建設動態,實現跟蹤工程進度的實時化,在最短的時間內更新相應信息數據。形成具備廣泛意義的服務和體驗的機制,將公共地理信息互聯網的服務平臺作為連接橋梁,實施萬眾參與、群策群力的地理信息更新情報的互動獲取。同時發揮內部地理信息收集的優勢,定期更新平臺與機制,進而可以建立起以定期普查信息、建設信息、大眾參與、信息補充的地理信息數據更新情報監測新模式,信息更新高效和科學。
二、制定變更信息統一獲取的機制
很長一段時間內,政府的職能部門間在基礎性服務資料方面,缺乏溝通以及協作的機制,很難實現資源共享,為此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不利于職能部門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效率的提升,也就不利于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典型例子就是地理信息系數據的更新,該數據對行業間而言,存在著數據收集量大和重復收集的問題,還有數學基礎、數據精度、采集標準、法律依據的不統一問題。行業部門之間,必須解決基礎的技術矛盾沖突問題,需要做反復的檢查以及校核的糾正工作,嚴重情況會推翻資料,重新進行。為此,需要強化行業部門之間的合作,達到信息的互通互聯,共享地理信息,才能更好地進行地理信息變更的情報監測。
構建行業部門之間的長效協同機制,就能在制度上推進各個部門與建設業主、監管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分享,進而借助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平臺,獲得更多地理信息的變更情報。協同機制的具體內容:
其一,組建專門的管理運行組織。以地理空間信息的要素為基礎,找出相關的單位,例如建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門、聯合規劃部門,區分哪些是測繪地理信息的主體部門,哪些是為測繪信息提供協作的部門,將其聯合在一起,形成地理信息更新情報的系統管理體系。該管理組織一定要權責明確、結構科學;并確定出主體的責任和義務,同時規定出協同體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才能明確分工,統籌兼顧。
其二,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地理信息的變更情報數據的反饋體系中,必須納入城市建設項目包含規劃、施工設計、施工建設、施工驗收在內的整個生命周期,這樣測繪人員才能具備一定前瞻性地介入其中,及時更新地理信息數據。
其三,給定數據標準,并建立科學技術規程。以地理信息要素的監測目錄為基礎,找出每個地理信息要素相關的建設單位、運營管理單位、監管單位,并將每個單位需要負責反饋的情報內容,以任務的形式劃分出來,保證有效跟蹤每項地理信息要素的變化。同時,給出相應的協同數據交換技術規定和標準,才能確保數據交換的統一性、完整性、準確性。
其四,借助協同管理服務平臺,搭建高效管理載體,實現變更信息的及時反饋。此平臺可以實現最新的地理信息發布,依照不同類別劃分信息,例如采集處理年代、地理區域、信息精度、成果類型等,可以讓需要者進行檢索。另外,該平臺也有地理信息變化數據的窗口平臺,借助此窗口可以獲取建設項目的施工進度,反饋測繪到的地理信息等。
三、大眾為基礎的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獲取
以公共地理信息互聯網服務平臺為基礎,可將地理信息變更信息提供給大眾,為百姓提供信息采集和地圖導航的功能,實現便民和惠民;與此同時,借助此平臺還可激發大眾參與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的收集活動中,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借助人民群眾的智慧,收集更多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而實現這些,需要進行的工作有:
首先,將所需要的信息名目整理和歸納,形成完善名目上傳到平臺;同時給出數據上傳的技術標準,用來引導群眾科學、標準地上傳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也就保證了情報的真實性、科學性。
其次,設定出嚴謹的互聯網地理信息服務管理制度,組建專門的網絡服務管理隊伍,從而對上傳的信息進行科學管理,及時處理信息內容,還能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對于上傳的信息要及時處理,并反饋更新的信息,及時更新需要信息的名目。
四、測繪地理信息的定期和及時更新
此部分針對測繪地理信息部門而言,該部門需要以測繪變更技術的管理平臺為支撐,以原計劃為基礎,定期普查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這樣能夠保證測繪的整體成果質量。并且,一定要以城市工程建設和社會維護信息以及大眾互動信息的情報為基礎,有依據的、有重點的、有風向的定期普查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同時提高數據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把控數據的質量,得到完善的、科學的地理信息數據成果。這時一定要保證城市工程建設和設施維護信息的精準變更和及時變更,進而凸顯出地理信息變更的及時性。而在與大眾互動時,則要充分發掘大眾的潛能,完善信息服務體系,提升服務的能力,進而促進地理信息產業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的監測方案應當以開放互動、共享寫作的思維進行設計,形成新型的情報獲取思路,找到新的情報獲取方法。基于此,確定了主要部門主動收集信息為主,定期普查信息為輔,人民群眾互動參與為補充的情報信息獲取方案,進而大大提升了地理信息的服務水平,也保證了城市基礎變更地理信息的及時性。
參考文獻:
[1]吉麗.探究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監測方案[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29):34+36.
[2]劉明松,劉忠貞,杜明義.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變更情報監測方案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19,17(08):10-13+63+149.
[3]潘俊鉗, 馬星. “數字廣東”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方案探討[J]. 2019, 002(001):P.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