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純芳
摘 要:當前,我國已進入計算機信息技術時代,信息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極大程度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同時也對我國的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性力量。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過程中,通過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可有效提升教育管理水平與質量。本文通過對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發展的必然性及優勢進行分析,針對如何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校教育管理;重要性;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052-02
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在我國的飛速發展推動著社會各行各業都在不斷前進,促使其朝著智能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從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現狀來看,幾乎所有的高校在教育管理中都或多或少都應用到了計算機信息技術,以此來提升整個教學管理水平與質量,促使整個教育管理工作智能化的提升與發展,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一、信息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1.提升教育管理效率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信息技術已經在我國多數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基礎性的應用。信息技術的使用打破了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中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氛圍,不僅豐富了整個教學內容,也給教師提供了多樣性的教學方法選擇。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參與教育管理,更新了傳統高投入、高耗能的人力管理模式,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出現人工工作失誤的情況,極大程度地節約了高校教育管理的人力資源與時間資源,提升整個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幫助高校緊跟時代發展教育,促使其更好地發展。
2.合理配置資源
對于高校而言,教育管理工作內容繁多復雜,不僅包括學生檔案、學籍資料、科學成績,同時還有教師的教學課程安排、教學檔案等各種信息資料的處理。傳統的教育管理及資源配置模式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且占用的時間、精力都比較多,大大阻礙了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來組建網絡信息系統,在開展教育管理及資源配置的時候,就能夠利用互聯網對高校內的資源按照學生、教師、院系等多個方面進行智能化分配。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中的視頻會議、網絡教育平臺功能等來對資源進行快速、合理的配置,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時間、財力,避免出現浪費現象,切實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3.保障科學性及先進性
信息技術有著共享化、容量大、數據處理能力強的優勢,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將所有與之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性的記載與存儲,可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的錯誤情況,可將學生學籍變動情況進行及時、快速、準確的修改,并同時做到校內信息公開化,方便學校領導、老師的及時查閱。此外,校領導在進行相關決策時,能夠通過網絡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做出更加科學化、先進性的決策,促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提升高校信譽與教學質量,促使本校在社會中更好地發展。
4.推動多樣化的教學管理模式
將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夠有效促進各高校在教育管理之間的良性互動。學校各院系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還能夠將相關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制作成電子版資料及課件,進行教學資源的共享,方便學生隨時查閱、學習,增加學生學習途徑的多樣性的同時,幫助高校更快、更好地適應新技術,順應社會時代的發展,為高校之后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及新思路。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管理系統不完善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不斷地改革與深化,相關的教育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調整與創新,進而對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標準。但是,就目前高校已有的教學管理系統來說,其系統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缺乏一定的靈活性,無法及時更新與調整管理工作內容來順應新要求、新發展。教育管理系統在前期開發時沒有能夠全面、系統地與社會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相適應,進而存在很多設計缺陷與不足之處,促使整個系統無法得以及時更新,造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除此之外,高校多部門之間信息系統兼容性較差,部門之間缺少有效的聯系、溝通系統,造成高校部門間信息傳遞、資源共享效率較低,資源配置情況較差等。在高校教育管理系統中,多數系統都是在局域網的基礎之上開發、組建的,使得整個網絡信息技術未得到廣泛的應用與發展,智能化需繼續發展。
2.管理人員綜合水平較低
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中,其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及能力較低。大多數人員將信息化管理工作理解為計算機系統記錄數據,由此就會造成教育管理工作始終處于一個機械性的重復狀態。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能力較弱,相關軟件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未得到高效應用,教育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較低,造成系統軟件荒廢、工作效率難以提升的情況。基于此,需要將先進的管理理論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進而才能夠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整個管理工作的效率,促使高校的發展。
3.高校間交流較少
當前,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內部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數量較多,軟件類型及功能設定種類也復雜多樣。但是這些軟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效果較低,智能化及可擴充性的系統數量較少。同時,各高校之間缺乏實際的交流與合作,高校之間相關資源共享情況較差,進而影響了高校信息化的建設,對整個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制約了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與發展。
三、信息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實踐
1.樹立信息化的教育管理觀念
高校要想大力發展與提升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學校各級部門人員對信息化應用教育管理工作的益處進行了解與認識。定期組織部門管理人員學習管理信息化技術,增強可操作性的培訓。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相關的技能比賽,總結自身工作中對于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實際情況等來提升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技術的認識,加強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提升整個管理工作效率。
2.加強高校內部網絡系統管理
信息技術在開發與應用的過程中,確保高校網絡的安全是其最重要、最基礎的一項內容。想要提升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還需要在安全的基礎之上形成教育資源的共享。這就需要管理系統在開發與應用的過程中與校內各院校、系別之間建立起互相溝通、共享的平臺,在相應的端口做好銜接,由此就能夠在高校內部形成統一的信息管理規范標準,對所需要的學生、學籍、教師課程信息資料等進行統一化、規范化的錄入及存儲,方便及時的調取與瀏覽,進行全面性的資源共享,可大大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效率。
3.對崗位教師進行專項能力培訓
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的操作主體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其對該項工作的實際應用能力及專業素質技能直接影響到了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因此,需要從管理者方面入手,通過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操作技能來加強信息化工作開展的效率。
第一,需要從管理者的思想意識方面入手,通過學習相關文件、理論知識來增強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文化意識,增加他們對自身工作的重視程度,切忌出現工作隨意、草草了事的情況。
第二,要從專業素質技能方面入手,組織管理者對信息化管理系統相關實際操作技能進行學習,并定期進行技能培訓、更新,緊隨時代信息發展的步伐。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相關的技能比賽、活動來提升教育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技能,通過物質、精神獎勵來增加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全面性地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信息者的素質技能,更好地應用系統內部軟件,實現現代化的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節省相關人力、時間、精力。
四、結語
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在我國的起步與應用都比較晚,近年來隨著相關人員的努力,已經在我國各大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與發展。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仍舊存在很多的問題與困難,如教師意識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專業性人才等。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需要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需要及時地解決,更新相關系統技術,完善教育管理系統,進行相關專業性人才技能的培訓,最終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系統,將信息技術真正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切實地發揮出信息系統的優勢,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能力,促使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獲得更高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詩佳.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6(4).
[2]胡嘉譯.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8).
[3]俞永江.淺談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務管理系統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8).
[4]段連金,袁新宇.淺談現代信息技術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方式的轉變――“人性化管理”的管理理念[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3).
[5]鐵發憲.試論高校教學管理專業化發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5).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