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萍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這句話是說要想了解一個人,就要看他做過的事、走過的路、觀察他心安何處,如此,這個人在他人眼中便沒有什么可隱藏的了。是的,一個人無意識的細節行為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個人素養與智慧。我想教育亦是如此。
教育是一個不斷發現不斷塑造的過程,發現細節,塑造人格。同時也只有重視細節的塑造才是成功的塑造。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特長,他們身上的不同點太多太多。評價他們的標準應該也是因人而異的,但我們卻總犯拿同一把尺子來衡量他們的錯誤。
至今仍記得剛工作時遇到的一個小男孩,他叫余博雅,爸爸媽媽常年不在身邊,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初見他時,我在教室忙著登記新生入學,他是最后一個來到教室的,他大步流星的跨進了教室甚至忘了喊一聲“報告”,迅速搜索到了教室前排的一個空位,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后對著門口還在再三叮囑他的媽媽嚷道:“哎呀!我知道了,你快走吧!啰嗦!”我不禁停下手中的登記,抬頭望了望這對母子,媽媽有些不好意思地沖我笑了笑,而他似乎不以為然。我略微皺了皺眉,心想這個孩子以后估計得為我帶來不少麻煩。
果然不出我料,開學還不到一個月,全班同學已經沒有一個同學愿意和他同桌了,更惱火的是因為他我們班這個月的考評分要在全校墊底了。每次他犯錯喊他過來,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都供認不諱,可就是死都不改。無論是苦口婆心的勸導還是言辭激烈的訓斥,他總是一副百毒不侵的模樣,至此,對他的印象算是愈發惡劣了。便默默地在心底給他貼上了“朽木”的標簽。
又是一節語文課,忽然有同學向我朝他的方向指了指,我順著看過去,他正趴在桌上會周公了?!坝嗖┭拧!被蛟S是教室一下太過寂靜,他瞬間從座位上彈起,眼睛里閃過一絲驚惶,但瞬間又恢復了他那百毒不侵的模樣。原本想要訓斥他的我,有些無奈,瞬間改變了主意:“你去我辦公室的抽屜里拿一包咖啡下來喝吧!”他似乎有些不太相信,直愣愣地看了我好一會兒,我朝他點了點頭,他這才飛快的跑出教室。下午忙著學校的主題演講活動,我很快忘記了這一茬事。臨到放學的時候,他出現在了辦公室門口,探頭探腦里往里張望。我有些納悶,平常他唯恐出現在辦公室方圓幾里之內,今天咋回事?我沖他招了招手,“怎么了?有事嗎?”“嗯!我一直在等你找我?!蔽也唤獾乜戳怂谎?,“上午我在課堂上打瞌睡不是故意的?!薄芭?!沒事!知錯能改就好!”盡管有些驚訝他主動來承認錯誤,但鑒于他往常的表現和我桌子上那堆還未批完的作業,我打算盡快結束這場對話。但他似乎并沒有這個意思?!拔夷棠躺×?,病的很重,他們都說奶奶恐怕撐不過這個冬天?!彼难劭粲行┌l紅,我想要說些什么安慰他,但終究只是拍了拍他的肩,“昨晚奶奶一直在咳嗽,我有些害怕睡著了醒來就見不到奶奶了。”他的雙眼充盈著淚花,但卻固執地不肯落下來。在我看來那是最動人的淚花,也是最讓我羞愧的淚花。我因為無奈,放棄了對他一頓不問緣由的批評,而他卻把這當成了老師對他的理解與包容。幾個月苦口婆心的說教沒有打動他絲毫,一包咖啡卻融化了他心中筑起的堅冰墻。
原來一直以來,不是“朽木不可雕”,只是“朽木不朽,匠工不巧”罷了。我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學生,卻忽視了每個孩子內心的柔軟與不同,然后理所應當地為他貼上“朽木”的標簽,卻從未反思過自身。其實,只要我慢慢地回憶,我會發現做清潔時他賣力的身影,集體活動時他奮力的吶喊聲,看到師長時他誠摯的問好聲……是的,他一直都不是“朽木”,是我總是選擇性的忽略了他那些美好的細微之處。在學生心中,能夠走進他們心靈的從來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老師不經意間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理解的話語、甚至是作業本上的那句“加油”!
作為老師,我們不應吝于贊美,疏于關懷。應與細微之處彰顯教育智慧,一雙善于發現美好的眼睛、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問候,這都是教育的細微處,雖無聲,卻飽含著關愛與智慧。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