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衛兵
摘要:素質教育指出初中語文教師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美術和音樂與詩詞教學融合,在相關的歌曲和場景中加強學生對詩詞意境和內容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詩詞的韻律美和畫面美。本文針對初中詩詞教學中美術和音樂的融入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詩詞教學;美術;音樂;融合教學
新課標指出初中語文教學要落實三維教學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和人文性。許多初中生的詩詞理解能力較差,教師要引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利用音樂和美術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設出真實的詩詞情境,以此來構建學生對詩詞間的對話,增強學生對詩詞的了解,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1 初中詩詞教學中融入美術和音樂的作用
美術和音樂與詩詞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有許多詩詞在古代都是通過吟唱或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才能得以流傳。如果脫離詩詞的創作背景,無法使學生深刻理解詩詞的情感和思想,用美術和音樂的形式能更好的體現出詩詞的背景和情感,突出作者的經歷,從而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詩人創作詩詞多為有感而發,學生所處的年代距離詩詞創作的年代久遠,很難準確把握詩詞的內涵和意境,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用口述的方式介紹詩詞的背景資料,導致教學氛圍死板誤區,很難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體會到詩詞的魅力。音樂和美術能直觀表現出詩詞中的情感和場景,活躍初中詩詞教學的氛圍。
2 初中詩詞教學中融入美術和音樂的策略
2.1 組織吟唱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吟誦是古代文人創作詩詞的目的之一,詩詞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音律性,用吟唱的方式教學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詩歌情感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學生背誦詩詞,對詩詞有淺顯的理解即可,這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還阻礙了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利用吟唱的方式開展初中詩歌教學既能實現課堂教學目標,也能解決學生在學習詩歌時遇到的難題,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能力。例如在《水調歌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歌曲《但愿人長久》營造出良好你的教學氛圍,再引出詩詞的主題,帶領學生走進蘇軾與月亮之間的故事。之后可以為學生介紹蘇軾的生平及創作背景,使學生對詩詞情感有初步的了解。再配合音樂朗讀課文,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大意,盡可能的朗讀出詩詞的韻味,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接著讓學生大膽想象作者在大醉后產生了離開塵世,飛往美麗的月宮的想法,他的思想和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最后,帶領學生吟唱課文,注意語句間的停頓,表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人生感觸和豁達的胸襟,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詩詞的學習興趣。
2.2 指導詩畫創作,引發學生想象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都是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詩詞,探索作者的寫作情感,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抑制學生思維的發展,無法完成初中詩詞教學目標,不僅浪費了教學實踐,還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引導學生憑自己的理解畫出詩詞中的場景和內容,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還深化了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以《望岳》教學為例,這首詩描繪了泰山行為神奇的景象,表現出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泰山》的相關視頻,讓學生領略泰山的美景,對詩中的景象形成初步的印象,接著帶領學生朗讀詩歌,感受泰山的磅礴氣勢,之后可以讓學生自主創作詩中的情景,有些學生會畫出雄偉的泰山、有些學生會畫出泰山屹立于天地之間、還有些學生會畫出在泰山上“一覽眾山小”的景色,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激發出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3 借助信息技術,調動學生情感
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創新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使得詩詞教學更加的靈活直觀。新課改指出初中詩詞教學開展感受性的閱讀活動,利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講解詩詞內容,增強學生對詩詞的感悟。但口述的方式很難體現出詩詞中的意境和景象,如果只從詩詞本身出發無法加強學生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初中a詩詞與音樂和美術融合,在畫中體會詩詞意境,在音樂中感悟詩詞情感。例如在《赤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赤壁》的主題曲,展示赤壁之戰的美術作品,讓學生理解作者對歲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嘆,體會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提高學生的詩詞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詩詞教學中融合音樂和美術是新課改下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音樂、美術與詩詞融合能夠使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吟唱的方式調動學生興趣,在繪畫中激發學生想象,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融合教學,以此來促進初中詩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袁玉峰.音樂與詩詞碰撞下的音樂教學探究[J].成才之路,2018(33).
[2]周勝全.論初中語文教學與學生素質教育的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