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忠國
摘要:“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本文將從高中教師出現心理亞健康現象的原因入手,從培養角色轉換能力、營造校園良好氛圍、健全學校評價制度三個角度入手找到應對策略,以期能幫助高中教師的心理問題得到緩解。
關鍵詞:心理學;高中教師;心理亞健康;原因及策略
引言:根據近年來我國的調查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中學老師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亞健康狀況,這足以說明其已經上升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亟需有關部門制定有效措施,幫助教師進行心理疏導和建設,促進廣大教師以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本文就針對“基于心理學視角下高中教師心理亞健康對策探究”這一問題,進行詳細闡釋!
1 高中教師出現心理亞健康現象的原因
我們所說的心理亞健康現象是處于健康心理和疾病心理中間的第三種心理狀態。其主要表現是情緒衰竭、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休息不好、工作生活不開心、工作吃力、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不滿等。對于高中老師來說,引起其心理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繁重的工作壓力。高中教師每天都要頂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做著繁重的工作,其不僅要講課,還要管理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同時還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情緒變化,處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還要完成科研、教研等任務,這種長期的高負荷的工作,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老師產生心理亞健康現象。第二,激烈的競爭壓力。當前這個一切處于快節奏的社會,處處都充滿了競爭。對于教師來說,教學成績的競爭、職稱的競爭和崗位的競爭,都會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而導致老師產生疲憊和厭煩心理。第三,教師評價制度的不健康。當前很多學校將教師的獎懲制度與學生成績、職稱等直接掛鉤,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和公平性,從而導致一些老師產生意志消沉的狀態。
2 基于心理學視角下高中教師心理亞健康現象的解決策略
2.1 培養角色轉換能力,提升教師的心理素質
為了幫助教師緩解或是避免出現心理亞健康狀態,其最重要的手段是,對廣大教師加強倫理德育教育,不斷提升其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通過倫理德育教師,會幫助教師正確認識教師這一職業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意義,從而產生職業榮譽感,并且保持清醒的頭腦,勇于迎接挫折和挑戰,堅持做到不受他人負面評價的影響,也堅決不為取悅人心而肆意討好或是違心做事,正確的認識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強化自身角色轉換的能力,永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學生,從戰勝挫折和困難中讓自己變的更加強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與時俱進,正確看待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競爭,督促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及時更新和實踐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要善于在適應社會中不斷謀求發展。
2.2 營造校園良好氛圍,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
良好的校園環境,將是緩解教師心理亞健康狀態的秘密法寶。首先,學校領導要以良好的作風,對教師實行科學的管理,時時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對于教師面臨的困難,要給予最大的幫助,致力維護教師的根本利益,做好教師最堅強的后盾。其次,可以定期聘請心理專家來學校,給廣大教師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技巧,有效幫助教師進行心理疏導,促使教師在悅納自我的過程中,以自信樂觀的心態去從容應對工作或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最后,學校要購買或是儲備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圖書影像資料,給老師提供學習心理學的條件。還要積極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提升教師的工資待遇。總之良好的學校環境,會促使老師永遠以健康的心理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2.3 健全學校評價制度,凈化教師的心理環境
當前,社會過分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教學的成敗,對于社會帶來的壓力,學校往往只會一味地加大教師的工作量,延長老師的工作時間來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從而忽視了老師的自身發展和利益愿望,更忽視了巨大的壓力給老師造成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求有關的教育部門,應該站在教師的角度,建立一套科學的具有人本主義價值觀念的評價制度和體系,以便于實施操作的細則,進而實現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從而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在有效緩解教師心理壓力的同時,也凈化了教師的心理環境,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高中教師的心理亞健康狀態。
總而言之,高中教師心理亞健康現象還在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其已經嚴重阻礙了教師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必須將此問題重視起來,致力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來幫助教師解決心理問題,緩解心理壓力,只有老師具有了積極、樂觀、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證學生在良好的教育下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聶永忠.關注教師身心健康 創設積極和諧文化氛圍[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
[2] 吳淑瑩,沈貴鵬.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素養及其提升策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32).
[3] 安甲丑.高中教師心理亞健康的成因及緩解渠道[J].甘肅教育,2015(12).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