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霞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能輕松擁有想要的一切,久而久之,對家人的付出覺得理所當然,對他們的關愛表示不理解,甚至厭煩,親情逐漸淡漠。因此,在學校中開展親情教育勢在必行。結合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提出在信息技術課堂里融入親情教育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信息技術;親情教育;現狀;嘗試
親情是與生俱來的情感,是滲入血脈的紐帶,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親情教育是小學生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親情教育就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親情,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和親人之間的關系,充分感受親人的溫暖,理解親人的關懷,并努力地回報親人。
一、親情教育的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關愛表現為讓孩子錦衣玉食,千方百計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環境,孩子輕易就能獲得想要的一切,久而久之,對家人的付出視若無睹,甚至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對于父母長輩的關愛,有些孩子甚至表現出了厭煩,更不用提感動和感激了。同時,由于我國家庭結構的變遷,獨生子女家庭的出現,孩子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祖輩和父輩都把所有的希望和感情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過度的關愛養出了冷漠的孩子。
就目前的親情教育現狀來看,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關注孩子的成績多于孩子的品質。然而,忽略孩子良好品質的培養,將不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特別是孩子對于親情的漠然,進而表現出來的自私、任性、懶惰等一系列缺點,將嚴重阻礙其未來的發展。魏書生曾在《家庭漫談》一書中說到:“孩子孝順父母,才會愛同學、愛老師、愛人民、愛社會、愛祖國。”因此,加強對孩子的親情教育,讓孩子學會愛父母家人,學會感恩親人的付出,勢在必行。
二、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滲透親情教育的嘗試
信息技術是一門教孩子跟機器打交道的學科,但并不是一門冰冷的學科。現階段科技的飛速發展、移動互聯網的發達、手機的普及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了,但對手機的沉迷卻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遠了。科技的發展,不是為了拉遠人與人的距離,而是為了人類能有更好的生活,其中包括情感的滿足。信息技術課堂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將親情教育融入課堂。以下是本人在課堂上進行親情教育的幾點嘗試。
(一)融親情于打字練習,感受親情
打字練習是三、四年級的課堂常規項目,我利用這個時間讓學生練習打親情類的文章或古詩,使學生在打字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受到親情的感染。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針一線表現了母愛的偉大;《木蘭辭》中“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表現了木蘭回家時父母熱切相迎、兄弟姐妹隆重招待的濃濃親情;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中“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表現了親人之間的思念。這些詩詞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瑰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習,一舉三得——既練了打字,又學了古文,還感受了親情。
(二)融親情于PPT教學,理解親情
PPT的教學涉及插入圖片、媒體文件、超鏈接等內容。如果只是操作技能的教授,則課堂很容易變得枯燥,這樣的上課方式也不符合信息技術新課標的要求。通過創設親情場景,激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則可以一舉兩得。例如,我選擇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為整個PPT教學的主線,不管是哪一個環節的學習都融入《背影》的內容。(1)插入圖片環節,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文字,讓學生根據文字描述的場景在素材庫找到相應的圖片插入。(2)插入媒體文件環節,則可以讓學生根據作者父親買橘子那個場景,配一段適合的音樂。作者的描述極具畫面感,若再配上合適的音樂,則像一部電影一樣,讓濃濃的親情流淌在整個教室里。(3)對于超鏈接的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將描述作者寫作背景或描述作者父子間感情的網頁地址記錄下來,課上將網址分享給學生,作為超鏈接插入《背影》幻燈片。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課堂學習,學生對于親情的理解必將會加深,從最初的懵懂到最后的領悟,親情之花一定會開在學生們的心間,并迸發出沁人的花香。
(三)融親情于賀卡制作,表達親情
賀卡是傳達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一種工具,同樣可以傳遞親情。四年級學完“WPS的基本操作”后,教師可以安排一個綜合練習,比如制作賀卡。借助父親節、母親節或感恩節之類的節日,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回憶與父母或其他親人之間的難忘瞬間,激發學生對親情的表達欲望,而賀卡是很好的表達親情的載體。一句句“媽媽,我愛你!”“爸爸,你辛苦了!”“奶奶,我想你!”在賀卡上大膽地表達出來,此刻,學生對于親人的感悟達到了頂點。
(四)融親情于E-mail教學,傳遞親情
現代社會,很少有人會用筆來寫信,除非用于公務,私人之間很少通過E-mail來溝通,即時通訊軟件,如QQ和微信,已經完全滿足人們溝通的需求。然而,QQ和微信上的溝通往往來得不夠正式而詳盡。從這一點來講,E-mail兼具了便捷性和詳盡性,通過E-mail表達親情,讓傳達的親情更多了一分隆重,讓收郵件之人多了一分驚喜,讓信息技術課堂多了一分溫暖。
(五)融親情于QQ空間管理,分享親情
如果說上述方式只是在課堂內嘗試,那么QQ空間管理則是由課堂內延伸到了課堂外,是與親人一起管理。比如,可以定期跟親人一起將近期的照片放入QQ相冊,整理照片的過程亦是跟親人回憶美好往昔的過程;可以將家人之間發生的一些趣事記錄在QQ日志里,有了記錄的習慣,也就會對親人有更多的關注和更細的觀察;到一年的尾聲,甚至可以將QQ空間里的內容裝訂成冊,一家人共同翻閱這一年的種種,這是多么其樂融融的一幅畫面。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懂親情、沒有孝心的孩子是一個不完整的人。以上只是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融入親情教育的幾個小小的嘗試。小學生親情意識淡化,作為老師應該反思當前的教育方式,意識到親情的培養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來實現的。“德育無閑人,人人都育人。”各科老師都應該在教學中努力研究教材,找到切入點,在教學中不斷滲透親情教育,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成長為一個懂愛、會愛、能愛并且心中充滿愛的人。
參考文獻:
[1]郭建耀,閆禎.小學生親情教育現狀及其強化親情教育的措施[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4).
[2]曹繼秀.小學開展親情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青海教育,2010(3).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