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武
摘要: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過程中,由于其具有豐富的素材、生動直觀的特性,實現了智慧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智慧教育,可以使課堂教學增加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立足于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教學環節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打造信息技術下的高效小學語文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智慧教育;信息技術;關聯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教學創新,結合信息技術進行智慧教育,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關注每個環節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使每個教學環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始終沿著教學目標這條主線進行,讓學生在信息技術作用下積極探究,在思維深入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實現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構建優質教學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完整的教學活動是由一個個教學環節組成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之間是相互依托、共同發展的,只有明確了教學活動的目標,教學環節的設計才能有方向、有目的地進行,始終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優化,推動教學活動高效進行。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抓住課文的主旨來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學習環節、課文閱讀環節、討論交流環節、拓展環節等完成對課文內容的探究,讓他們在掌握課文中的基礎知識的同時,深入理解課文內涵。為了使教學環節更好地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功能,增加教學環節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能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合理開展教學環節,推進教學活動的深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完整的教學活動是由教學環節的共同協作來完成的,缺一不可。而教學環節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設計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深入掌握課文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能力設計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順利完成對教學內容的探究,推動教學活動深入進行。
(一)設計識字環節,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
識字環節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基礎環節,只有基礎掌握好了,學生才有興趣和能力進入到下一個教學環節的學習中,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因此,在智慧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基礎教學,利用信息技術精心設計識字環節,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新生字,可以加深他們對生字的理解。結合信息技術的圖片和讀音進行記憶,使識字學習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體會到樂趣,主動投入到之后的課文學習中。通過識字環節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扎實的語文知識,在分析課文內容時能進行更深入地分析和思考,為課文的閱讀分析環節提供前提條件,使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環節相互配合,促進智慧教育的高效進行。
(二)設計閱讀環節,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閱讀環節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離不開閱讀環節的高效教學。教師只有抓好閱讀環節,使其發揮在教學活動中的承上啟下作用,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最終完成對課文的探究。例如,在教學《蟋蟀的住宅》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蟋蟀住宅的內部結構,讓他們在直觀感受下閱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三)設計交流環節,抓住課文主旨
交流環節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進行的學習,是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層次探討的過程,起著推進教學活動深入進行的重要作用。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把自己在自主學習中的收獲和感受說出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他們也在合作交流中促進語文思維的深入,抓住課文主旨進行理解。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分組,讓他們在小組中完成交流活動,通過交流受到啟發,拓寬思維面,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了課文內容:王戎七歲時和小朋友看到路邊有果實累累的李樹,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沒有摘,并告訴他們李子是苦的。在交流環節,教師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通過學習課文內容,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在討論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小組長對小組成員的發言進行了總結和歸納,使他們懂得: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跟從。
(四)教學拓展,提升語文素養
拓展環節是教學活動的延伸,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環節。在教學活動中,缺少拓展環節的教學不能被稱為一堂成功的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優化教學活動時,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介紹更多的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使語文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積極投入到探究過程中。例如,在教學《走月亮》時,學生完成課文的學習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作者吳然接受采訪的視頻資料。記者:“這篇文章讀起來字字皆美,這么美的一篇文章還入選了‘全球經典美文之一。您是否還記得當初怎么寫出這篇文章的呢?”吳然:“把小時候與媽媽一起月下散步的情景一口氣寫在了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通過拓展環節,讓學生學習作者不僅要用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還要養成用筆記錄生活的好習慣,提高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智慧教育時,要把提高教學效率、構建優質課堂作為教學的總目標,深入了解學情,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每個教學環節都能夠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完成教學內容。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教學環節之間的關聯性,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逐步深入地進行探索,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課文內容的閱讀、探究和思考,進行高效的深度學習,打造信息技術作用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智慧教育。
參考文獻:
[1]王麗香.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
[2]楊琴.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13(1):193.
[3]劉燕華.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2).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