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摘 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行鼻內鏡手術的鼻竇炎患者68例,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比兩組住院時間、并發癥情況和生活質量。結果:對照組SF-36評分低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可縮短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關鍵詞】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加速康復外科護理;術后康復;生活質量
慢性鼻竇炎是鼻部常見疾病,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效果不佳、復發率較高。近年來,鼻內鏡技術不斷發展,已廣泛應用于鼻竇炎治療,具有創傷小、手術徹底和術后恢復快等優點[1]。但是,患者術后可能會出現口干、傷口疼痛、面部水腫等并發癥,影響術后康復。相關研究[2]發現,加速康復外科護理通過給予患者一系列已被循證醫學證實的圍術期護理,減少患者手術應激反應,減輕圍術期不適,效果良好。基于此,本文將探究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10月~2019年8月為研究時間段,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我院接收的68例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分為兩組,各34例。觀察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9.13±1.42)歲;對照組男22例,女12例,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39.21±1.39)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經鼻內鏡行鼻竇開放術。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術前剪鼻毛、發放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禁食禁飲6h,術后給予補液、鎮痛處理等干預。觀察組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即a.術前制訂快速康復方案,健康宣教,溝通、了解患者相關需求,促進康復的建議,術前給予患者進飲干預(術前2h進250~400ml蔬菜汁、果汁等)、適應性訓練(堵鼻試驗、呼吸及吞咽訓練);b.術中:體溫管理(室溫維持在24℃,監測體溫,輸注液體加溫至37℃,使用溫毯儀);術中控制性輸液,限制輸液量。c.術后:給予患者臥位護理(去枕平臥,病人清醒改半臥位,每隔1~2h評估一次其生命體征、不適癥狀及活動配合度)、疼痛護理(根據疼痛程度選擇處理方式,如冰敷額頭、鎮痛藥物;術后鎮痛采取自控式鎮痛泵鎮痛模式,以疼痛量表評估,給予個性化鎮痛)、早期進食進飲及補液(術后2h多次少量進水,4h進流質食物,1d進半流質食物,3d正常飲食;術后1d補液2000ml,2d補液1000ml,3d后500~1000ml,后逐步停止補液)。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包括腰背疼痛、面部水腫、惡心嘔吐和尿潴留。②對比兩組住院時間和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評價,共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納入SPSS22.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和生活質量
對照組SF-36評分低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過程中,術前進飲可減少患者口干程度,避免患者禁飲時間過長,導致其機體儲備的碳水化合物耗盡,降低機體抗應激的能力,增加術后惡心嘔吐等并發癥。術前適應性訓練有利于減輕患者的術后不適感,增加其主觀舒適度,從而提高痛閾值,緩解術后疼痛。研究[3]發現,術中低體溫可能引起術后躁動、寒顫和手術切口感染等并發癥,影響患者凝血功能,甚至延遲蘇醒。因此,術中體溫干預可減少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后臥位護理、疼痛護理,以及早期進食進飲及補液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術后疼痛、促進傷口愈合,以及避免過度補液造成傷口水腫等并發癥,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4]。
綜上所述,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接受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可促進術后康復,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蘇曉燕,隋彥.探討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8):159-160.
黃菊華.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的干預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9,45(16):94-97.
郭晶.全程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3):274-275.
崔艷,丁倩.對接受鼻內窺鏡手術的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