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雅倩
【摘 要】目的對比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兩項技術對病情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在我院進行治療后證實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根據治療前診斷方法的不同分成對照組(39例)和研究組(39例)。對照組治療前接受常規心電圖檢查;研究組治療前接受動態心電圖檢查。比較兩組檢查操作時間、檢查準確率、糾紛事件發生情況、對診斷方案滿意度。結果研究組研究對象檢查操作時間長于對照組;檢查準確率高于對照組;糾紛事件發生僅出現1例,少于對照組的6例;對診斷方案滿意度達到97.4%,高于對照組的82.1%。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動態心電圖兩項技術對病情進行診斷,雖然檢查所需時間會明顯延長,但能夠減少誤診和漏診情況的發生,降低糾紛事件發生率,使檢查準確性和患者滿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關鍵詞】冠心病;心律失常;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診斷
動態心電圖屬于常見心電圖檢查方法的一種,該項技術可以通過對患者心臟在不同狀態下的心電信號進行持續性的采集和記錄,使心律失常的檢出率水平得到顯著提升[1]。本文對比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兩項技術對病情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后證實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根據治療前診斷方法的不同分成對照組(39例)和研究組(39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47-76歲,平均56.9±6.4歲;心功能Ⅱ級12例,Ⅲ級19例,Ⅳ級8例;發病時間1-38小時,平均6.3±1.6小時;研究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45-77歲,平均56.7±6.2歲;心功能Ⅱ級14例,Ⅲ級19例,Ⅳ級6例;發病時間1-34小時,平均6.2±1.3小時。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治療前接受常規心電圖檢查,在檢查開始前協助患者取正確的平臥位,身體保持放松狀態,采用我院現有的12導聯心電圖儀實施心電圖檢查,紙速水平設置為25mm/s,增益水平設置為10mm/mV,在檢查操作期間需要保證基線平穩和圖像清晰。研究組治療前接受動態心電圖檢查,在檢查開始前協助患者正確的取平臥位,身體保持放松狀態,應用我院目前現有的心電圖儀,在24小時范圍內進行連續性的心電監測,分析監測數據,同時結合每位患者的實際臨床癥狀表現,對數據進行人工校正處理。
1.3 觀察指標
(1)檢查操作時間;(2)檢查準確率;(3)糾紛事件發生情況;(4)對診斷方案滿意度。
1.4 評價標準
準確性:主要包括檢查誤診率和漏診率、檢查結果與治療后證實結果兩部分。
滿意度:在檢查結束后利用患者住院治療病房隨訪的機會,采用100分為滿分的不記名打分問卷,對滿意度進行調查。<60分不滿意,<80分且≥60分基本滿意,≥80分滿意[2]。
1.5 數據處理
P<0.05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X2檢驗和t檢驗,后者以()的形式予以表示,以SPSS18.0軟件處理所得相關數據。
2 結果
2.1 檢查操作時間
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為(0.18±0.03)h和(25.95±2.63)h,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診斷準確性
治療前檢查結果與治療后證實結果的符合率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而誤診率和漏診率水平比較,研究組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糾紛事件
研究組僅有1例,少于對照組的6例,發生率分別為2.6%和15.4%,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水平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所收治的大多數冠心病患者,會伴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癥狀,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癥狀表現也會逐漸持續性加重的發展態勢,使猝死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對冠心病患者在早期階段的病情進行診斷顯得十分必要[3]。常規心電圖檢查屬于冠心病常用檢查方法的一種,該項技術主要具有操作方法簡單、所需費用低廉等幾大優勢,但在檢查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長時間實施心電監測很難實現,出現漏診和誤診等情況可能性較大[4]。動態心電圖檢查也是冠心病診斷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夠在24小時內對患者的心電變化情況進行不間斷的監測,使非持續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檢出率水平提升,保證診斷的準確性[5]。本次研究結果說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動態心電圖兩項技術對病情進行診斷,雖然檢查所需時間會明顯延長,但能夠減少誤診和漏診情況的發生,降低糾紛事件發生率,使檢查準確性和患者滿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楊雪梅.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7):85-87.
李艷艷,賈偉.24h動態心電圖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律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1):61-63.
肖姍姍,唐冰,李毅,等.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14):2663-2665.
王春燕.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臨床比較[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7,6(3):19-20.
何碧柳.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8,8(15):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