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優南
摘要: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礎,要想寫好字,先要學習筆畫。圍繞部編本一年級寫字教學,遵循兒童心理和認知規律,教師用最實用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寫字教學。
關鍵詞:部編本;小學低段;寫字教學
部編本新教材每課要認識、學寫的生字很多,識字寫字占據了很大比例。而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礎,要想寫好字,先要學習筆畫。部編新教材不僅在教材的倒數第二頁列有《常用筆畫名稱表》,還在每個新筆畫出現時,在田字格的左上角標明提示,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筆畫時有的放矢。編者的用心體現了對筆畫書寫的重視。那么,怎么寫好筆畫呢?
1.筆畫學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
如:先學寫“提”,再學寫“豎提”,再學寫“橫折提”;先學寫“橫折”,再學寫“豎彎鉤”,再學寫“橫折彎鉤”,再學寫“橫斜鉤”。
2.結構歸類, 感受漢字的結構美。
以前的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要求學寫的100個字基本上都是獨體字,部編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要求學寫的也是100個字,卻依次出現了獨體字、上下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和包圍結構的字。部編新教材一年級下冊要求學寫的字是200個字,其中獨體字42個,合體字158個。可見,有意讓學生在一年級時開始感受漢字的結構美,并學習表現漢字的結構美。
3. 書寫指導,滲透筆順規則。
部編新教材一年級上冊三次出現筆順規則的書寫提示,分別提示學生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后豎”“先撤后捺”“先外后內”“先中間后兩邊”的筆順規則寫字,提高書寫速度和書寫質量。
在教學的時候就提示學生了解這些筆順規則,并將這些書寫提示滲透到每一個漢字的書寫指導中,如:學寫“二”“三”“云”等字時,可以滲透 “從上到下”的書寫提示;學寫“十”“禾”時,可以滲透“先橫后豎”的書寫提示。
教學片段:
(一)指導書寫“一、二、三、上”
1.動畫展示“橫”“豎”兩個筆畫的書寫,學生先觀察它們的筆畫走向,書空模仿,再觀察兩個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練習本中練寫。
2.動畫展示“一”“二”“三”“上”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語文書第8頁中的書寫范例,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5.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6.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7.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鼓勵學生多觀察,掌握“橫”“豎”的寫法。
這節課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書寫,因此教師的書寫指導必須到位。教師在本環節采用動畫演示、教師示范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并針對關鍵筆畫進行了反復強調,使學生準確掌握所學漢字的書寫,為后續的漢字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指導書寫規則
1.課件播放動畫。漢字王國里的教書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二、三”,學生認真觀察教書先生的書寫順序。
2.集體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來回答。
3.教師小結:書寫漢字的第一條筆順規則就是“從上到下”。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十、禾”,學生觀察后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5.教師小結:書寫漢字的第二條筆順規則就是“先橫后豎”。
6.互動活動:我們在寫漢字的時候,除了要根據正確的筆順規則認真書寫外,還要注意書寫姿勢。什么樣的書寫姿勢是標準的呢?請大家一邊做動作,一邊說。
7.學生自主練習,先書空,一邊書空一邊說筆順規則,再描紅,最后練寫。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筆。
8.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引導學生針對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筆畫書寫的長短進行點評。
9.教師小結:要想把字寫得美觀,不僅筆順要正確,同時要注意筆畫的位置,書寫的長短等,這樣才能把字寫得美觀、大方。
部編本新教材對識字寫字內容的編寫,遵循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認知方式和特點,因此,教學中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的寫字教學。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學習書寫漢字,并在教學的同時,要保持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推進課堂精彩生成。讓學生從一年級開始,一筆一畫寫好中國字!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2011 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溫儒敏.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的七個創新點[J].小學語文;2016.(9)
3.盧曉惠,李丹.“部編本”教材一年級識字寫字的解讀及教學建議[J].廣西教育,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