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榕



[摘要] 研究性學習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實施空間。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生研究性學習。通過問卷調查,對小學生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究性學習進行調查研究。依據調查數據,分析信息技術在小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小學生? 研究性學習? 信息技術? 實踐能力? 創新能力
分類號:G434
引言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定學習模式之一。簡言之,研究性學習是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根據自身的興趣,提出問題—探求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研究性學習中,包括資料收集、數據處理、小組交流、成果匯報。信息技術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豐富學習資源,提供了輔助研究工具、交流工具以及管理工具,同時也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平臺。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同時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不同年級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情況特別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了研究性學習情況,研究學生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關注信息技術在小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恰當使用。
1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從確定選題開始,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學生收集的選題集中起來,教師和學生共同篩選、提煉出更有價值的主題。確定選題后,即進入下一個階段——成立小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學生可以迅速獲取信息,同時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和處理。在成果展示階段,學生可以利用PPT、多媒體等多種方式進行演示。
2 信息技術在小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
研究性學習環節一般包括數據收集、數據處理、小組交流、成果匯報。信息技術在研究性學習的各階段都有廣泛的應用。
2.1? 資料收集
互聯網絡由于擁有海量資源正慢慢成為知識、信息的主要來源,因此網絡信息資源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中占據相當重要的作用。[1]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主要通過圖書館查閱、問卷調查、訪問等途徑收集數據,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學生可以上網查閱資料,既方便又快捷,同時獲取的信息豐富多樣,有圖片、文字、聲音、動畫、視頻等,樣樣齊全。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信息無處不在。調查中發現,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采用上網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可以說,信息技術在研究性學習數據收集方面的作用顯著。
信息技術在研究性學習資料收集方面有如下優勢:1)資源豐富。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只需要在瀏覽器輸入一個或幾個關鍵詞,就會有大量信息出現,目不暇接。2)種類齊全。信息技術幾乎涵蓋了信息的所有形式,如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學生可以根據研究的主題,恰當選擇信息呈現的形式。3)方便快捷。和其他資料收集的方式相比,信息技術更為方便快捷,不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時間等。
有利也有弊,信息技術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獲取信息,但網絡信息獲取不利于吸收。采用信息技術收集資料的體驗,不如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深刻 。此外網絡信息過于雜亂,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樣需要耗費諸多時間。總有一些不太健康的信息出現在網頁上面,對小學生的心靈造成影響。過于發達的網絡環境也容易滋生人的懶惰心理。一些學生也反映:更愿意用調查訪問或圖書館查閱資料的方式獲取信息。
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資料收集方面的優勢,盡量避免劣勢,根據研究性學習專題的不同,選擇恰當的收集資料的方式,或者與其他收集資料的方式結合起來使用。
2.2? 數據處理
傳統的數據處理的方式比較繁瑣,而且費時費力,有時甚至無法處理,而借助計算機,可以把整理資料工作做得既快捷又完整。若學生采用社會調查類的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就需要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傳統的方式比較花時間,而利用專業的數據處理軟件則方便快捷,比如SPSS、Excel,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同時分析的結果還能用圖標的形式呈現,一目了然。
學生只要掌握了相關的信息技術,數據處理就顯得方便快捷,既節省了不少時間,也有利于呈現效果。SPSS、Excel等一些數據處理軟件,操作簡單,功能強大。數據處理軟件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數據管理、統計分析、圖表分析、輸出管理等。數據分析結果清晰、直觀,利于后期成果匯報和交流。教師可加強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2.3? 小組交流
研究性學習大部分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將一定數量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通過交流討論和共同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2]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需要小組進行討論和交流,而由于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時間相對較少,造成一定的溝通障礙,而信息技術為小組交流提供了快捷的渠道。只要有網絡,學生可以通過微信、QQ等便捷交流軟件和小組成員進行溝通,建立微信群進行交流、QQ群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還能在線上語音、視頻、開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長大的學生對于QQ、微信等通訊工具并不陌生。QQ是騰訊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網絡的即時通信軟件,支持在線聊天、視頻通話和共享文件等功能。微信支持發送圖片、文字、語音和視頻等,同時具有實時對講功能,可以通過語音聊天室和一群人語音對講。恰當地利用這些軟件的功能,可以方便小組交流。除此之外,小組之間也可以通過收發電子郵件實現交流和資源共享。
2.4? 成果匯報
信息技術環境為研究性學習成果的總結、交流、發表與推廣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學生展示成果的方式多種多樣,有PPT展示、實物、設計圖、網站、表演、操作、研究報告等。采用PPT的形式,將獲得的信息一一呈現,多種感官的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得和保持。
在一節三年級學生的成果匯報課上,各小組的積極性都很高。一小組的研究主題為“校園植物之龍船花”,在用PPT的形式匯報成果。小組成員進行了分工,結合PPT分別介紹的龍船花的“名字由來”、“種類”、“種植方法”等,圖文并茂的展示讓同學們刮目相看。
信息技術為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匯報增添光彩。PPT功能強大,可以呈現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視覺效果好。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可加強學生對PPT制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匯報的效果,也有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
3 研究性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現狀調查
問卷針對信息技術在小學生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應用情況進行調查。根據了解的信息,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小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如何;小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態度情況如何;小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情況如何;小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滿意程度如何。本次的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通過向班級發放紙質版問卷對小學生進行調查。
本次調查對象為廈門市翔安區海濱小學4-5年級的學生。由四年級和五年級各隨機抽取3個班進行問卷調查。發放總問卷數268份,回收問卷數為268份,有效問卷數為268份。
3.1? 研究性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的調查
圖1數據顯示,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39.71%的教師會經常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問題情境,55.67%的教師有時使用,而有4.62%的教師不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問題情境。這說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時,信息技術的使用相對頻繁。
圖2數據顯示,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16.31%的學生總是使用信息技術,47.51%的學生經常使用信息技術,29.31%的學生很少使用信息技術,只有7.75%的學生幾乎不使用信息技術。說明在研究性學習時,幾乎不使用信息技術的學生是很少的。
圖3數據顯示,4.95%的學生不會使用電腦收集資料,31.91%的學生不太會使用電腦收集資料,而63.13%的學生會熟練使用電腦收集資料。說明還存在一些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有待加強。
4 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對策
4.1? 態度因素
在研究性學習中,個別學生采取馬虎了事的態度,或者小組的任務只讓其中的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完成,自己不做事,態度不端正。上網查閱資料時,會做與研究性學習不相關的事情,比如玩游戲、看與研究性學習無關的視頻。網絡誘惑大,小學生容易沉迷網絡。因此,教師應加強監督和指導,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和協作的作用。[3] 改善學生學習態度,引導學生文明上網。
4.2? 能力因素
調查中了解到,一些學生不太會操作計算機,一些PPT的基本功能還未完全掌握,數據處理軟件不熟悉,檢索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多數時候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資料。因而學生建議多開設信息技術課,同時教師能多給予這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信息素養的提到有賴于學生平常的鍛煉和積累,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我盡量多地帶學生走入信息課堂并指導學習。
4.3? 其他因素
除了態度和能力的問題,還存在的問題有:網速慢,電腦卡,鍵盤壞等其他外部原因。因此,建議學校應定期對信息技術教室環境進行檢查,排除設備上的因素,使學生能夠順利開展研究性學習。
5 結語
信息技術在小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具有廣泛的使用,包括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供輔助研究工具、提供交流、管理工具和提供教學平臺。在這次的文獻研究和調查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且爭對這些問題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相信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研究性學習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不斷進步,并且對學生的成長也越來越有利。
參考文獻:
[1]聶志成.信息技術條件下研究性學習的設計[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2):190-191.
[2]李峰.網絡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5):81- 82.
[3]蔣志輝,唐烈瓊,楊琴.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有效地進行研究性學習[J].現代教育研究,2006(0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