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和不斷深化,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將討論式教學與課堂結合起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個人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上課好動、不容易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將討論教學與課堂融合能夠更大程度地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中來,即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安排的活動中,進而更好地夯實學生的基礎及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字:小學語文;討論教學;課堂參與;文章理解;表達交流
課上的討論主要是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針對某部分知識進行探討,在之前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對這一方面不夠重視,大多教師認為讓學生討論會影響課堂秩序,因為無法確定哪些學生是在其中濫竽充數,借著討論的幌子去聊天,所以討論式教學很少出現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如今,討論教學漸漸被教師采用,因為它對課堂有著重大意義。基于此,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討論教學與語文課堂的有效結合,希望對廣大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教師一般會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種授課方式主要是教師在講課,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容易使學生厭倦這種授課方式,從而逐漸對這一學科失去學習興趣。與此不同的是討論教學與課堂融合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再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發起討論就意味著學生有了更多發言的權利,更適合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能夠使全體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同時也更適用于這個推崇素質教育的時代。
例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竊讀記》這篇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題目中的“竊”字,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偷竊”,本篇課文的題目也正是此意,是指“偷”著去讀書。我向學生提問:“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作者要去竊讀呢?”接著我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閱讀這篇課文,閱讀完后可以小組進行討論,總結出作者竊讀的原因。課堂上有的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里,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就可以引導學生參與進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小組,所以當班上其他學生都在閱讀課文進行討論時,那些不主動的學生為了與其他學生有共同話題,也自然會融入進來。
二、豐富文章理解角度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一個事物的看法,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學習語文課文亦是如此。對于一篇文章,不同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比較注重教學進度,在課上不會花費大量時間聽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只會統一學生的理解角度,讓所有學生都用一種眼光看待文章,雖然教學進度跟上去了,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不到太多提高。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不妨采用討論教學的方法,先讓學生進行討論,讓課堂變成學生思想碰撞的場所,多讓學生談談不同看法,豐富對一篇課文的理解角度,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六年級上冊《窮人》這篇文章時,讓學生閱讀完這篇文章后,課文最后以桑娜的話結尾,學生都意猶未盡。于是我組織全體學生進行了一場討論,讓學生預測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故事,這個話題極具開放性,每個人都可以為漁夫與桑娜編造一個合理的結局。在討論中,有學生說:“雖然桑娜已經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家中,但由于漁夫和桑娜家庭生活十分拮據,這些孩子最終也只能餓死。”而有的學生說:“漁夫身上有許多閃光點,雖然他在物質上很窮,可是他在精神上十分富有,最終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學生討論得熱火朝天,大家看待這篇文章的角度非常多。這場討論使學生互相交流看法,對閱讀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強化表達交流能力
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其中,表達交流能力通俗地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考試時通常以書面表達的形式來考查,分值較大。學生在幼兒時期已經有了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則是強化學生的這一能力,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相應的書面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在課上讓小組進行討論,當學生有不同看法時,他們之間就會提出問題,進而進行解答,溝通的過程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
例如,討論教學離不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教授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這篇文章時,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景象,在課上,我向學生發起小組討論,向學生說道:“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地方過春節時的風俗也是不同的,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過春節時有哪些風俗習慣。”這個小組討論可以使每個學生暢所欲言,離不開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在學生討論過后,我請一些學生進行了表達。
總而言之,有效的討論才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應適當觀察,觀察哪些學生實際上并沒有討論與課堂相關的內容,如果存在,應及時使學生改掉不良學習行為。相信在教師將討論教學融進課堂后,一定會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同時,學生的個人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靳西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討論的策略[J].學周刊,2016(03)
[2]王麗霞.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