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
【摘 要】新媒體時代,媒體平臺與受眾的交互性增強,節目主持人必須重視交流意識的培養,積極與受眾互動溝通,進而提高節目影響力。本文從主持人交流意識培養的背景出發,分析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培養主持人的交流意識。
【關鍵詞】新媒體? ?節目主持人? ?交流意識
現代傳播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大眾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內向傳播。廣播電視屬于典型的大眾傳播,而主持人則使大眾傳播人際化,因此廣播電視節目是一種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相交融的傳播方式。這就要求節目主持人與受眾之間要有信息的相互交流,并進行情感互動。
主持人的交流意識就是主持人基于特定的情景考慮受眾的需要,對所要報道的人物事件進行揣摩、想象,并把自己的情感傾注于其中,主持的節目能夠傳達受眾需要的信息,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
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平臺與受眾的交互性增強,這就需要節目主持人提高交流意識,盡量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多樣化需求。節目主持人與受眾之間有效的傳播交流,可以減少受眾的理解偏差,使受眾快速獲取信息,同時凸顯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和節目特色,增強受眾黏性。因此,新媒體時代節目主持人交流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
一、節目主持人在溝通交流中所存在的問題
1.語言表達方面缺乏文化內涵。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應當是以睿智博學的形象出現在節目中的。主持人與現場的嘉賓和受眾的語言交流,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才能充分把控現場氣氛和節目節奏。然而,在新媒體時代,有些主持人主持節目泛娛樂化嚴重,一味為了“圈粉”、增加人氣和“流量”,以膚淺空洞的內容甚至不惜以粗俗搞怪的方式和受眾交流互動,這樣反倒降低了節目的內涵和品位。
2.業務能力方面缺乏創新能力。主持人的創新力應該是主持人必備的業務能力之一。然而當下很多主持人的主持方式都是模式化、程序化的。主持語言的表述,模仿多于創新,縣級臺的主持人在模仿省市臺主持人,省市臺的主持人又在模仿中央臺主持人,導致主持風格、表達方式同質化嚴重。
3.心理交流層面缺乏情感共鳴。有效的交流溝通是開啟節目嘉賓心靈的鑰匙,也是引發受眾情感共鳴的途徑。主持人在節目現場和嘉賓、受眾直接交流,要做到出口成章、有的放矢;若沒有受眾在現場,主持人就要和想象中的對象進行間接交流,需要想象受眾的存在,調動起積極的交流狀態,感覺受眾收聽收看時的心理愿望和情緒的反應,從而達到主持人和受眾心靈的隔空交流。
但是如今很多主持人和嘉賓、受眾的交流,還存在居高臨下、灌輸說教、冷漠平淡、討好獻媚、自言自語等不恰當的溝通方式,難以讓嘉賓和受眾入耳入心,更不用說實現情感共鳴了。
二、培養主持人交流意識的對策
1.實現人才培養理念轉型。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傳統的播音與主持教學與培養目標也應該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發展而變化。新媒體時代,專業院校除了對播音主持專業學生進行新聞素養、語言表達等基本技能的培養,還要增加新媒體技能課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新媒體實踐。
2.研究受眾需求和心理定式。主持人要主動了解掌握受眾的共性和特性心理定式,做到真誠平等地和受眾交流。新媒體時代,受眾反饋會更加便捷迅速,因此,主持人要博聞強識,根據受眾的期待和需求,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及時改進節目內容和主持表達方式。
三、節目主持人溝通交流技巧的培養
1.做好前期準備,營造輕松交流氛圍。主持人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這是節目得以順利進行的鋪墊。主持人既要了解當期節目的主題和意義,又要了解到場嘉賓的相關情況,并確立一個清晰的思路以及談話的提綱;面對嘉賓和受眾,主持人要沉著自信、機敏睿智,既善于傾聽提問,又會引導共情,營造出良好的交流氛圍。
2.學習心理學知識,和受眾心心相印。主持人要學習并運用好傳播心理學、人際交往心理學和播音主持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的審美、學識和視野有了很大的提升,從以往的習慣被動接收信息轉變為喜歡主動去思考,這就要求主持人要做到“心中有人”,學會傾聽理解,體現人文關懷,使嘉賓暢所欲言、受眾情感共鳴。
3.端正主持心態,和受眾平等交流。主持人在主持的時候,不要將自己的姿態在受眾面前放得太高或者太低。不能將自己以一個名人去自居,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受眾,要以真摯平等的心態去與嘉賓、受眾進行交流。
4.使用非言語訊息,豐富表達手段。有聲語言是主持人表達節目內容的主要工具,但對于電視主持人來說,有聲語言并不是與嘉賓、觀眾的唯一溝通方式,主持人的眼神、微笑、手勢等都會有助于其傳情達意,達到與嘉賓、觀眾更好的溝通目的。因此,非言語訊息的運用,對電視主持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5.正確引導輿論,勇于表達見解。新媒體時代,受眾的意見、態度、思想的表達,更加自主化多元化。這就需要節目主持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創新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以優質的內容、客觀公正的立場,牢牢把握輿論的主導權。
節目主持人在與現場的觀眾或嘉賓交談過程中,要在適當的時機明確表達自己對于事件的觀點和看法,要保持正確思想輿論的主導地位,引導公眾輿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主持人要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以黨的方針政策為指導,弘揚主旋律,鞭撻假惡丑,做到立場堅定、態度鮮明,而決不能無動于衷、冷漠超然。
總之,主持人作為廣播電視媒體的形象代言人,在廣播電視節目傳播中占據著主導節目進程的重要地位,而主持人交流意識和溝通能力的增強,對提高廣播電視媒體傳播力和影響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主持人要培養強化交流意識,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平等真誠地和受眾溝通;要掌握新媒體傳播規律,及時為受眾提供豐富的信息,力爭與受眾情感共鳴、心心相印,確保廣播電視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河南省固始縣人民廣播站)
【參考文獻】
[1]吳坤.試論節目主持人的交流意識.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P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