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玲
【摘 要】目的: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癥狀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本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為對照組(n=45例)和觀察組(n=45例)兩組,對照組給予西藥(復合輔酶)治療,觀察組則再加以中藥藥劑治療,對兩組療效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組間數據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腎綜合征出血熱癥狀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其療效相對于單獨西醫治療更佳,可有效降低對腎臟造成的損傷,改善機體微循環,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腎綜合征出血熱;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
腎綜合征出血熱是一種自然疫源疾病,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和病情急等特點,以發熱、充血、蛋白尿等癥狀較為常見,根據疾病病因具有繼發性、原發性之分[1]。以往,臨床上在疾病該疾病時多采取激素、細胞毒類等西醫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惡化,但長時間采取激素藥物治療,易產生依賴性,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而據研究數據顯示,針對腎綜合征出血熱病癥給予西藥和中藥湯劑聯合治療,安全性高,療效確切[2]。因此,本次研究將對腎綜合征出血熱給予復合輔酶+中藥湯劑聯合治療,并對其療效予以分析,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為對照組(n=45例)和觀察組(n=45例)兩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為23例,女性為22例,年齡區間在20~70歲,平均年齡則為(38.12±2.69)歲,病程最短時間為1天,最長時間為14天;觀察組男性為24例,女性為21例,年齡區間在21~69歲,平均年齡則為(38.54±2.71)歲,病程最短為2天,最長為15天。分析比較兩組臨床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經確診為腎綜合征出血熱;(2)主動參與研究;(3)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準予研究。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2)意識、精神障礙;(3)非自愿參與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西藥復合輔酶治療,將200U復合輔酶與250ml葡萄糖溶液相混淆,通過靜脈滴注方式給藥,1天1次;觀察組則再給予中藥藥劑治療,方劑由車前子、生地各15g、百花蛇舌草、黨參各30g、蒲公英10g與黃芪20g組成,用水煎煮,取其藥汁,1天1劑,1劑分為兩次。全部患者均連續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標準。癥狀消失,尿常規、血常規和腎功能檢查均全部正常為顯效;癥狀有所緩解,血常規、尿常規基本正常為有效;癥狀和病情均無變化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p<0.05。
2 結果
2.1 兩組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45例患者中,23例(51.11%)顯效,20例(44.44%)有效,2例(4.44%)無效,總有效率為95.56%(43例);對照組45例患者中,17例(37.78%)顯效,18例(40%)有效,10例(22.22%)無效,總有效率為77.78%(35例)。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結果為(X2=13.682,p=0.000),p<0.05。
3 討論
腎綜合征出血熱又被稱為流行性出血熱,病發后易累及多組織變性,對機體各器官造成損傷,嚴重時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據數據顯示,該疾病感染HFRS病毒后會感染細胞功能,機體免疫應答誘發,隨著細胞因子釋放產生變態反應導致病理損傷[3]。所以,為了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應及時診斷、治療,通過有效的治療措施,將病情風險降到最低,減少疾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復合輔酶屬于生物活性物質與多種輔酶的一種復合物,由輔酶A、核苷酸等成分組成,有助于提高細胞代謝能量,清除自由基,改善機體微循環[4]。并且,還能穩定細胞膜,使受損細胞功能逐漸恢復正常。但長時間對患者采取該藥物治療,會使患者產生一定耐藥性。因此,對患者給予復合輔酶治療時再加以中藥方劑治療,使療效達到最優。在中醫學中,該疾病屬于溫病范疇,是由于溫邪病毒侵襲導致,應堅持清熱解毒與益氣養陰為治療原則[5]。方劑由多種中藥藥材組成,其中,黃芪可起到益氣之功效;蒲公英與百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生地具有滋陰之功效;而車前子則具有利水通淋之功效。在現代藥理學中,蒲公英能夠抗菌消炎,有效減少細菌感染。黃芪有助于擴張微血管,一定程度上改善機體微循環,促進疾病治愈。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組間數據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針對腎綜合征出血熱癥狀,通過復合輔酶與中藥藥劑聯合治療,其療效相對于單獨復合輔酶治療更有效,能夠降低對腎功能造成的損害,避免病情惡化。
綜上所述,對腎綜合征出血熱癥狀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腎功能,促進疾病治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鄧慧玲, 張玉鳳, 劉宇陽, 等. 60例兒童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重型高危影響因素[J].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 2018, 12(2):150-154.
胡泉博, 陳淑紅, 孫巍, 等. 黑龍江省2014-2016年腎綜合征出血熱宿主動物疫情監測研究[J].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9, 30(3):278-280.
吳開春. 中西醫結合治療在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中的療效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27):118-120.
倩涵, 苗永紅, 史長松. 環孢素A用于臨床治療兒童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 中國校醫, 2018, 32(3):221-222.
董萬斌, 閆玉潔, 趙增喜,等. 溫針灸聯合腸內營養治療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 環球中醫藥, 2017, 10(9):1034-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