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生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學 福建 南安 362300)
1.1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選取水平三小籃球教學中行進間運球、傳球的內容,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行進間運球、傳球的動作要領,提高靈敏素質和協調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教學對象分析:六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自我學習能力相對較強,采用情境教學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教學中,教師讓他們積極模仿、主動練習、開動腦筋,從而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
2.1 認知目標:認識籃球行進間運球、傳球技術基本功在籃球比賽中的重要性。
2.2 技能目標: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傳球技術基本功。
2.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團隊精神。
重點:運球部位、落點及對球的控制能力。
難點:運球與腳步相協調,人球同速。
突破: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籃球行進間運球、傳球技術基本功,使學生學會如何利用運球、傳球在比賽中進行配合。
4.1 課前小游戲。
(1)情景預設。
師:在籃球比賽中如何更好、更快地運球?現在大家看老師做示范,看看哪位同學運球更快!
教師示范,教會學生正確的運球方法。
師:我們在運球隊時,運動姿勢是不是非常重要呢?
教師示范。揭示本節課課題《籃球行進間運球、傳球基本功練習》
(2)導入游戲:運球往返計時賽。
①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六小組,從底線開始實行到終點往返運球,秒表計時。(如圖一所示)
②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游戲開始后,運球者必須從底線開始到終點往返運球,不能間斷。
③教師示范。
④學生分組進行游戲。
師:同學們,你們的運球技術怎么樣,在剛才的游戲中,是否感覺自己的球不聽使喚,而且在運球過程中出現很多失誤浪費很多時間呢?那么接下來,老師要教給大家進行行進間運球技術和傳球基本功。
3.1 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并示范。
A、高運球:使球反彈高度控制在胸腹之間。
B、低運球:使球反彈高度控制在膝關節高度。
3.2 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3.3 教師講解示范完整傳球技術動作要領及重難點。
3.4 學生聽教師講解、看示范,并模仿練習;領會動作要領,聽老師口令分解練習。
3.5 教師發口令提示學生完整練習。
(1)要求:教師巡查紀錯;分組練習時,注意表揚和鼓勵,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
(2)指導與糾正。重點糾正學生的以下動作:①低頭運球;②手指并攏運球;③掌心運球;④運球與位移節奏不協調。
4.1 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將學生平均分為四個小組,成縱隊站立為四排,學生間前后距離一致,由排尾拿球,運球繞過每一個同學,成為排頭,再將球依次從胯下傳給排尾。直到全隊隊員各完成一次,用時少的隊伍獲勝。(見圖二)。
4.2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1)持球隊員必須以的方式到達排頭。
(2)持球隊員運球時必須繞過每一個同學。
(3)如中途有掉球,須從掉球處重新開始。
4.3 學生分組進行游戲。
4.4 學生進行分組比賽。
4.5 教師小結點評。
5.1 集合整隊。
5.2 放松練習(教師放音樂,學生自由發揮放松練習。)
5.3 合作與創造:鼓勵學生合作練習,相互幫助指正。
5.4 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
5.5 歸還器材。
籃球場一塊、籃球36個、錄音機1臺、標志物四個、秒表4塊。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愉快的氛圍中得到學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籃球的一些技術動作,形成初步的動作表象。教師在講解示范中,教師精講,學生多練,以集中與分散的有機結合練習,真正體會技術動作,達到較高的教學效果。以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為重要手段,對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以及促進下肢肌肉、關節和身體器官系統的發展,體驗學習跳躍動作的樂趣,有著積極的作用。
小學生協調性較差,注意力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記憶力也不夠完全,籃球動作雖然簡單,但對于六年級小學生來說仍然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教學時,要設計新穎、有趣的練習方式和手段,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通過游戲或競賽的方式,誘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練習興趣。另外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1)激發興趣,落實主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行學習、練習,學生肯定能積極主動投身于課堂教學中,從而成為課堂的主人。
(2)轉變角色,合作競爭。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之間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而將教師的正確和錯誤的示范、指導放在學生練習、感悟之后,不但實現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教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而且對培養學生觀察、對比、堅持、總結的能力和習慣的養成也具有重要意義。
(3)激活評價,感悟成功。在評議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自我評議和相互評議。學生能結合活動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自己的感想,指出了小組、同伴和自己的得與失。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盡可能多的創設學生自行探索、體驗、感悟、評議的空間的話,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主動尋找快樂、成功的能力一定會得到逐步的增強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