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硯
“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它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智謀,需要不斷的積淀和探索,更需要豐沛的科學素養和豐盈的人文情懷。俞向陽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善反思、善研究、善創新的人。筆者認識俞老師已經有18個年頭,感到“變”是俞老師始終不渝地攀登、發展、進步的代名詞。
一、思變有態度是俞向陽的生命狀態
執教34年的她,如今依然會不斷追問自己,不斷審視自己的課堂,依然隨時準備著通過改變自我來變革自己的課堂,讓自己的體育課堂成為孩子們所喜愛的體育課堂的模樣。作為一名省特級教師,她顯然不“窮”,但她仍不滿足于現狀,始終追求完美,時刻思變,這是對待生活和事業的向上拔節的態度。這態度有破土而出的沖勁,有永遠進步的斗志;這態度是超越自我,成就課堂,打破陳舊和固有模式,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活力與學科理解。這樣的態度同樣感染和影響著她周圍的人,她所領銜的俞向陽名師工作室團隊中,先后有2人被評為省特級教師,5人被評為市體育學科帶頭人,10人被評為市教學能手,5人獲評高級教師。這和她思變態度的引領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思變,才產生了巨大的發展力,才能讓她所帶領的這支團隊始終擁有向上的姿態。
二、樂變有勇氣是俞向陽的重要底色
卡耐基曾經說過:“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與其埋怨,不如思變。”與其思變不如樂變,樂于改觀、樂于打破、樂于重塑、樂于自我反省與重新認知。俞老師正是有這樣的樂變勇氣,每年都執教不一樣的教材,才能讓我們欣賞到她不一樣的設計、不一樣的感悟的多節優質體育課。不因特級教師的頭銜而止步,不因副校長的職務而懈怠,她總是迎難而上,樂于接受和面對一切困難,樂于開發和嘗試一切未知。每每上公開課,俞老師的徒弟總是勸師父選一些可以輕松駕馭的教材,徒弟們還說:“您是特級教師,萬一您的改變和嘗試得不到同行的認可,得不到學生的喜愛,那不是很可怕嗎?”俞老師豁達地笑了:“這有什么關系,我非常樂意做改革先鋒,做一個靶子。況且,帶著孩子們一起享受快樂體育課堂是很幸福的事。改革哪有不失敗的,失敗也并不可怕,失敗不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嗎?如果我的失敗能成就更多的課堂,那我的多變課堂就很有價值!”她就是這樣一個樂觀開朗的育人先鋒、勇敢的擔當者。從武術課堂到田徑課堂,從體操內容到足球內容,從民傳項目到室內課堂,她給我們帶來一節節變中有奇、變中有味、變中有魂的公開課。正是她富于勇氣的表達,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以拿來研究的生命現象。她的變還不僅僅實施于課堂,還創新于活動。在江蘇省特級教師聯盟活動中,她身著利用中華文化瑰寶—剪紙—制作的服裝,邁出充滿著自信活力的“貓步”,和大家一起匯報演出,足以讓大家感受到俞老師樂變的震撼和奇妙。
三、善變有能力是俞向陽的實踐修為
善于改變教育教學方法是一名教師的能力,也體現著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水平。一些教師之所以沒有成為名師,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會學習,也不是因為才華不夠,只是因為他們缺少善于變化的能力,有想法但缺少實踐經驗,就很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因此善變是教學名師在長期教育教學經驗積累中形成的一種積淀,它是教學名師走向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俞老師前后兩次施教“障礙跑”,相隔五年。這五年的積極變化探索,促成她的全新蛻變,這是她想要的變,放下舊的包袱,發揮潛能,創造新式的不一樣的“俞”味課堂,這種善變的能力,已經成為她獨特的教學藝術。層層洗練與沉淀使她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逐漸清晰和成熟起來。她忠實地記錄課堂,旁觀課堂,讓課堂發展成為一種遞進的模式,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看見更新的超越,讓每一節經典課堂又有了注入新元素的可能。這方法凝練在她的一篇篇論文里,這能力結晶在她一本本的編著里。《科學的
預設 藝術的生成》《運動與生活》《魅力足球》《校園足球1+1》等編著,都是她善變能力的體現。
四、永變有智慧是俞向陽的終極追求
我們如何立足于前人所奠基的課堂傳統模式之上,做出自己的選擇與改變,在已有的模式中,注入時代的活力與理解?俞老師給了我們答案。一名教師教育教學的變化能力一定要和教育的智慧緊密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課堂漸趨成熟。但這種變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堅守中逐漸積累形成的變化,是充滿教育智慧的變化。教師是一種具有獨特創造性的職業。教師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改變,它是一種直面人的生命發展的創造。這里面需要教學的智慧、需要教育的溫度、需要與時俱進。從長遠意義上說,教學讓每一個生命具有創造的力量,也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創新的智慧源泉。俞老師就是這樣思考的,也是這樣實踐的。她曾說:“從‘不會到‘會的周而往復,再從‘會到‘慧的不斷挑戰、不斷攀升,好課堂是在這個過程中磨礪出來的。”“障礙跑”“前滾翻”“跨越式跳高”“側向投擲飛龍”……她就是這樣帶領她的團隊尋求課堂突圍,磨礪出一節節優質公開課,獲得了業界同人的一致好評。
五、不變有情懷是俞向陽的價值涵養
課改時,她有變、多變;課標修訂時,她樂變、善變。她和她的團隊在嘗試中不斷升級,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然而在這諸多的變化中,有一種不變始終存在,那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的職業堅守,以不變應多變的體育情懷。不變的是扎實嚴謹的態度,是大愛無言的執著,是質樸無華的守候。嚴謹是她在課堂上的一貫態度,課堂環節絲絲相扣,教法指導科學通俗,躬身示范親切直觀,游戲參與激情昂揚,內容選擇適宜有度,這就是一個體育人最樸實的告白和應有的不變。無論何時看她的課堂,都是嚴謹規則而又不失活力,她就像個大孩子一樣帶著學生擁抱課堂、享受課堂,她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會舒展,淡淡光輝閃耀在她的臉龐,這時的她詮釋著一份從容和堅定,表達著一個教育者對事業的摯愛和對學生的仁愛。俞向陽帶領團隊拼搏奮進,她自己的研究成果先后獲評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用她自己的話說:“我要通過體育課,使學生能夠更勇敢、更樂觀、更聰明、更活潑。”
是的,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是發展學生。于漪老師有句名言:“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學的過程,就是變的過程。為轉化而學習,為教而改變,俞向陽老師用體育人的蓬勃與氣概,為自己和他人的事業發展打開更多積極的可能。我相信,俞向陽老師定會繼續用規范驅動有效課堂,用多變激活靈動課堂,讓“體育淬煉兒童模樣”的教學主張引領她繼續一路向陽,變向美好。
(作者系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小學教學研究室體育教研員,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
責任編輯:孫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