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江平
摘?要:優質的初中語文課堂構建是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學習興趣點與薄弱點,認真設計教學課堂,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就基于筆者自身教學經驗,以初中語文為載體,對關于初中語文優質課堂的構建探析這一問題進行一番個人觀點的詳細說明與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優質課堂;現狀分析;構建策略
語文課堂的知識博大精深,涉及面非常廣,因此,教師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為學生提供一種更輕松、更愉悅、更綜合的教學氛圍,運用搭建多媒體的語文教學課堂,搭建讀寫化的語文教學課堂以及搭建實踐化的語文教學課堂的形式,為學生打造質量更優、效果更好、視野更廣的初中語文教育課堂。
一、關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現狀分析
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有一定的優點,也有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傳統教學課程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利用新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的整體質量。目前,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模式仍舊比較單一,一般多采取授課式的講學,長期這樣的教學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許多學生難以投入到學習當中,一些學生容易出現走神的現象。真正高效的教學應該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因此,教師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優化教學方式。
同時,一些學生本身就對語文興趣不高,且容易被網絡吸引,一些學生無法合理地運用網絡資源,會出現過度沉迷網劇、視頻、游戲等現象,這也較難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師不應完全以學生的成績來做出定論,而應打造綜合性的課堂,激發學生的自信,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質量的構建策略
(一)搭建多媒體的語文教學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多媒體的語文教學課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聲有色,同時,這也是一個良好的教學導入形式。多媒體教學繪聲繪色、活靈活現的教學特點豐富了課堂的整體氛圍,活躍了語文課堂的氣氛,提升了教學效率。多媒體創設生動情景教學一改往日教學的機械性,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性增強,提升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以新興教學媒體如計算機、錄像、投影等為標志的多媒體教學法調動了學生多方面的感官,深化了對學生的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調動課堂氛圍,從而引起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搭建讀寫化的語文教學課堂,提升寫作能力
讀寫化的課堂具有高效性,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養成善于積累的寫作習慣,教師要善于運用教材,指導學生對好詞好句進行摘抄,嘗試背誦經典句式,提高學生的語言整合能力,還要加強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意識,樹立學生“終身閱讀”的思想觀念,開展“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課堂,努力實現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
例如,在講解《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句愛的贊頌》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開展了讀寫化的語文教學課堂。筆者為學生播放了《人間四月天》的朗誦音頻,引出了林徽因,筆者指導學生重點閱讀最后一句“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排比的形式使詩歌極具浪漫性,使文字更具美感。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鑒賞能力,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句式的仿寫。合理的讀寫化課堂使學生從中挖掘出更多寫作技巧與手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搭建實踐化的語文教學課堂,增強綜合素質
實踐教學是一種升華版的教學設計,只有理論教學比較單薄,而實踐會將理論進行升華,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開展豐富的教學課程形式來增強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開展表演化的語文課堂,活躍整體課堂的氛圍。單純的理論性課堂不足以支撐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辯論賽、合唱隊、朗誦比賽、作文大賽以及小組討論等形式可以更好地發掘學生的綜合素質。搭建實踐化的語文教學課堂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輕松地的過程中學習語文,打造全面發展的學生。
例如,在講解《木蘭詩》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開展了實踐化的語文教學課堂。筆者借助現代化終端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載體將課上的學習延伸到課下,開辟古詩詞閱讀與交流的空間與論壇,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感悟,對花木蘭的人物形象與巾幗英雄抒發感悟,還通過上網搜集資料,找到同樣女子英雄的視頻資料,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于花木蘭的評價。還可以進行表演,學生通過扮演花木蘭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學習其勇敢無畏、孝敬父母、保家衛國的品質,也提升了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搭建實踐化的語文教學課堂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了整體課堂的能動性。
綜上所述,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經過不斷的思考與實踐,形成有效的學科思維,學生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才會增強。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靈感,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文字感悟,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秀銀.“淺淺”地教童話——肖培東《皇帝的新裝》課例評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12).
[2]王榮生,李海林.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新探:學理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