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周莉莉 張怡
【摘要】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對高校人才培養的結構、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為緩解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實際需求相脫節的問題,筆者所在院校以“成果為導向”教育理念為指導,進行了為期4年的本科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摸索出了一條可持續改進的本科課程改革路徑。
【關鍵詞】成果導向;本科課程;改革路徑
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新常態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結構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產服務一線急需大量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然而,目前高等學校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尚不完善,人才培養和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以“成果為導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的教育理念,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三個核心理念之一,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我國教育改革,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強調基于學生通過學習后期望達到的學習成果(或畢業要求),構建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通過教學過程的實施,對課程達成度(課程對畢業要求指標點的支撐完成情況)和畢業要求達成度(畢業要求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教學設計進行有效反饋,從而構建起一個可持續改進的閉環系統。
課程改革通常包括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與模式改革以及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等方面內容。本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構建可持續改進的閉環系統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堅持持續改進。本文構建了一套可持續改進的閉環系統。如圖所示,首先由四維度外部因素(分別指“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學校發展定位”“社會經濟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以及“學生個體發展的預期”)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根據確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構建的專業課程體系,經教學過程實施后,對課程達成度和畢業要求達成度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結合四維度外部因素,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有效反饋,從而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完善教學設計,形成一個可持續改進的閉環系統。
二、以“成果為導向”逆向設計課程體系
以“成果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是一種逆向設計的思維方式。首先綜合四維度因素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將人才培養目標轉換成人才培養期望達到的培養規格(即知識、能力、素質三要素),并將知識、能力、素質細化成可考核的指標點;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12條通用畢業要求為標準制定畢業要求,并將其細化成可考核的畢業要求指標點,構建起人才培養規格和畢業要求關系矩陣,使培養規格指標點和畢業要求各指標點一一對應;根據畢業要求指標點的具體要求,確定支撐指標點的課程,從而構建起專業課程體系。根據這種逆向設計的基本思路,使構建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目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較好地保障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經濟實際需求的匹配度。
三、“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
一是逆向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根據課程對畢業要求各指標點的支持作用,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并將課程教學目標細化成可考核的指標點;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各指標點,設計和優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的教學內容要對課程教學目標各指標點形成足夠的支撐。教學目標可考核,目的是便于后期進行課程達成度評價,為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供依據,形成課程教學可持續性改革的閉環系統。
二是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將教學內容基于工作過程重新進行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遵循“簡單工作—綜合性工作—創新性工作”和“基礎知識模塊—綜合知識模塊—創新知識模塊”的原則進行組合,滿足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開發或利用可獲得的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堅持“課上+課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原則,采取任務驅動、小組學習的教學方法,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
四、課程達成度評價
課程達成度是指課程經教學實施后,根據課程考核結果對畢業要求指標點的實際支撐程度進行評價。首先,確定課程支撐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達成目標值(即權重系數)。每項畢業要求指標點往往由多門課程支撐,支撐該項畢業要求指標點的課程權重系數之和為1。
其次,根據課程性質確定課程考核模式,以及課程考核成績中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權重,按照平時成績的構成和考核要求計算出每個學生的平均成績。課程期末考核可分為多個考核點,每個考核點至少支撐一個畢業要求指標點,也可以同時支撐多個畢業要求指標點。由每個考核點在期末考核中的權重系數,可確定畢業要求指標點的理論支撐分數;根據學生課程期末考核各考核點的實際得分,計算出支撐指標點的實際支撐分數。
最后,根據公式計算該課程對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達成度。根據課程達成度評價結果,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持續改進課程教學。
五、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
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是指經過教學實施后,根據畢業要求指標點對每項畢業要求的實際支撐程度進行評價。首先要進行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達成度評價。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達成度評價只需將支撐某一畢業要求指標點所有課程的達成度相加即可;然后按照畢業要求下各指標點的權重計算出每項畢業要求的達成度。根據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結果,結合四維度外部因素,對人才培養系統進行有效反饋,從而為進一步完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以及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教育部網站,2015,10.
[2]張曼.教育改革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75-79.
[3]李志義.解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4,(17):7-10.
[4]張怡.基于OBE理念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研究[J].大眾文藝,2018,(23):204-206.
[5]張怡.基于OBE理念的“裝飾綜合材料與設計”課程改革研究[J].設計,2018,(23):103-105.
[6]周莉莉.工業設計專業考查類課程的達成度計算和評價研究——以《透視與速寫》為例[J].工業設計,2019,(7):42-43.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應用型本科高校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改革的研究與實踐”(2019-SJGLX-524)、“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本科課程改革與實踐”(2017BKJGLX05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張超的單位為中原工學院,周莉莉、張怡的單位為鄭州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