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
【摘要】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為了抗擊疫情,確保廣大師生的生命健康,盡可能降低和減少疫情給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造成的沖擊和影響,一場大范圍的在線教學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地開展起來。本文通過對疫情期間開展在線教學活動的情況進行分析與實踐思考,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在線教學;實效性;研究;高校;學情
一、疫情期間開展在線教學的學情分析
(一)教學主體分析
在線教學的主體是各高校,由各高校來具體組織和實施在線教學活動,負責在線教學的實施方案、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師資配備等具體事宜;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宏觀政策的引領與把握,負責政校溝通與協調以及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學環境與手段等。另外,由于此次教學活動面廣量大,光靠政府與學校無法獨立完成,需要引入社會資源與力量來更好地滿足與提升教育服務的質量,因此要想取得在線教學的實際效果,需要政府、學校和社會齊抓共管,通力協作方能實現。
(二)教學客體分析
在線教學的客體是廣大的學生。但與線下教學相對不同的是此次線上教學的學生很可能來自“五湖四海”。在線教師所面對的學生既可能是特定學校、特定班級的學生,也有可能是外校生、選課生、交流生,甚至是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社會身份的“訪客”。而為了實現或者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盡可能多的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線教學活動也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與完善,這也就在某種程度上對在線教學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學環境分析
為進一步提升在線教學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此次疫情期間教育部還專門發出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匯聚社會各方資源,改善網絡支撐條件,提升平臺服務能力,免費開放多種教育教學資源等多項實質性的舉措,并且要求各教學單位和教育工作者要根據自身條件和教學實際情況采取較為適宜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說,國家和社會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給在線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服務和保障條件,以及相對寬松的教學要求和教育環境,至于如何充分運用好在線教學資源與條件并開展富有成效的在線教學活動,應當是每一位在線教學參與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對疫情時期開展在線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一)面對突發狀況,線上教學是否準備妥當
此次疫情事發突然,線上教學活動也大都屬于倉促上陣、臨時組織的。雖說有教育部及相關主管部門政策上的指引、方向上的把握,各高校也采取了“一校一策”的實施辦法與實行策略,然而很多實施者還是遇到了困難與麻煩。很多高校教師是首次接觸與操作在線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在線教學的政策把握、概念理解以及具體操作等諸多層面明顯存在認識及準備上的不足,因而在實施在線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迷茫、困惑、偏差與失落等負面情緒,而這種負面情緒也直接影響到了在線教學的成效。
(二)面對實際需求,線上教學是否能夠應對自如
不少教師發現,在線教學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更繁多、更尖銳、更復雜。作為教師,面對的不光是在線學習的學生,還有可能是學生家長、社會公眾甚至是職能部門的關注;所承擔的可能也不光是教學任務,還可能扮演班主任、心理輔導員甚至是家長的角色;在線教學成效也因為滿足需求的程度不同或實際效果的差異而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
(三)疫情結束后,線上教學何去何從
疫情畢竟是短暫的、可控的,疫情結束后,在線教學是否還能夠大面積推廣?人們應當怎樣看待在線教學這種教學形式,它是線下教學的補充手段,是從屬或依附于線下教學,還是能夠得到與線下教學同等的教育地位?今后,是繼續利用其在非常時期開展教學活動的便利條件,還是要對其進行系統升級與改造,使其能夠成為新時代我國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又一新亮點和新的增長點,并能夠得到與線下教學同等的發展機遇與發展規模,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高校開展在線教學的實踐路徑
(一)統一認識,提高站位
此次疫情將原本屬于教育教學從屬地位的在線教學推到了教學實踐的前沿陣地,雖然倉促上陣,準備和可供調整完善的機會不多,但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持續推進已經證明了其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未來教育的發展和實踐路徑以居家教育、線上教學形式開展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當下開始重視在線教學,提高對在線教學的認知和重視程度,把在線教學與線下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對于進一步提高我國教育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拓展教育教學的思路與實效、不斷滿足人民對教育教學的多層次需求大有裨益。
(二)分類指導,精準施教
雖然國家有明確的在線教學指引和規范性要求,但很多學校和教師在理解把握和具體操作方面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和較多的偏差,因此在實際落實政策和規范性教學方面還是不盡相同的,這樣會造成執行力和實際效果方面的迥異。因此,在線教學亟待進行分類指導,要對不同教學層次、不同教育性質、不同教育教學要求的在線教學開展精準的“一校一策”“一課一策”甚至“一生一策”的教育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精準施教。
(三)以學生為主,教學相長
無論是線下教學還是在線教學,其最核心也是最本質的教育理念應當是始終圍繞學生而展開教學活動。現代大學生能夠掌握并熟悉最先進的在線技術,這也為積極推廣和使用在線教學提供了依據和信心。因此,教師在進行在線教學活動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多溝通,廣交流,善引導,勤督促,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因勢利導,保障有力
在線教學除了要考慮師生等主觀要素以外,還要考慮網絡設備等客觀保障因素。許多師生在進行在線教學時由于網絡及網絡使用設備等故障或其他技術層面的因素,在線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要的網絡技術服務和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對于在線工具與技術手段的要求應該因勢利導、因地制宜,以滿足實際需要為主,不應該搞“一刀切”。總之,要用最合適的在線技術要求和服務去滿足在線教學的需求,以保障在線教學能夠順利實施并取得實際成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2020-2-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繼續組織在線課程平臺提供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開展在線教學的資源和服務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gggs/s8468/202002/t20200206_418504.html,2020-2-6.
[3]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002/t20200214_421005.html,2020-2-6.
[4]關于做好全省職業院校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期間在線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0/2/4/art_58320_8961033.html,2020-2-4.
[5]浴云江.移動互聯網下的教學工具[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6]尹新,楊平展.融合與創新:高校教育信息化探索與實踐[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本文系2019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思政專項課題“馬克思主義職業教育思想的歷史傳承與時代價值研究”(2019SJB43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