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偉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任課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在尊重學生的成長發展的方向上,堅持杜絕小學生們在思想與道德上有所偏差,促使其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學生
現階段,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離的現象,難以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我們任課教師必須遵從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促使本班的小學生全面地發展,讓小學生們做一個懂法,守法地好學生,引導學生從其他身份或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問題,立足于法律法規的實際去進行考量,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問題
結合實際情況,如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出現的問題不少。1.有些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難以開展。2.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學校難以保障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正常實施。3.有些任課教師對小學道德法治教學目標不明確,難以開展。4.考核方式太過簡單,未能深入講解小學道德與法治知識。因此,我們任課教師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嚴加地教學,更能強化他們的健康生活理念,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保障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質量,我們相關的任課教師必須采用科學合理地教學方式來實施教學,使他們深入小學的法治課堂,可為他們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們在充分地教學氛圍中成長,促其發展,我們任課教師必須立足于本班學生的實際來分析去解釋問題,基于他們自身的認知力教學,促使學生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狀態。
例如,在“有勇氣不怕難”教學之中,我們任課教師可以引導本班的學生進行實際地操作,以剪年畫地形式去進行,同時向小學生們講述年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以促其學生自己的德育素養,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小學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興趣與激情。
(二)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現代化教學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我們任課教師要從旁進行協助,幫助小學生們養成一個良好地學習習慣,讓學生們發表自己的想法,使這門學科學習力最大化地呈現出來,從中設計出更為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去發展,樹立屬于自己的行為素養,規劃好自己學習的宏偉藍圖,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意志力,促使學生學習優秀的良好習慣與道德品質。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第二單元第八課“大自然,謝謝您”這一課內容時,我們任課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詮釋古中國文化的歷史瑰寶,如風景秀美的羅布泊,廣西桂林山水的美景,還有一些以地形而人為建造的佛像——樂山大佛,還有我國的兩條母親河——黃河與長江等,使得本班的小學生們感受到自然文化地魅力所在,促其發展,并鼓勵學生正視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會享受學習帶來的收獲,使他們在日常的學習之中不要氣餒,積極樂觀地發展,這才是小學道德法治的教學之本。
三、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
我們任課教師要學會利用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感、習慣等因素潛移默化地培養和感染學生,讓小學生沉浸其中。在實際的教學之中,要讓本班的學生們更好地樹立自身的榜樣,讓他們能按時按點地進行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并且有屬于自己科學合理地的行為習慣。
在具體的教學之中,我們任課也要做到熱愛教育,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學生們良好地行為榜樣,促其發展,在對于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的時候,必須尊重本班每一位學生的特點,應該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同的認知差異,并且始終都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有一顆善良好學的心,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功和經驗,為本班小學生的內心貫徹基本的正義、愛心和寬容的德育素養,同時逐漸在教學之中培養本班學生們勇敢、堅韌等等優秀的品質,使學生們逐漸掌握健全人格的發展道路,有效激發學生們對于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本班的學生更加地了解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的意義,為課堂教學注入全新的生機、活力,以此為后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創建條件,保障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法治教學時培養小學生們基礎素養能力的一門課程,因此我們任課教師要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讓學生從心底里認識法治意識,讓人們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敬畏、認可、服從我國的法律法規,以此來警示世人,不要做觸及法律的事情,以此保障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風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北師大版一年級教學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6):132-133.
[2]張悅,張新顏.以“我”為主,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J].中小學德育,2017(08):12-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