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鷹 張立梅

【摘 要】 目的:探究在給予初產婦護理工作中將助產士健康教育進行應用時其所對應的臨床效果。方法:從我院展開研究工作,研究工作的開展時間控制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選取研究期間在我院就診的初產婦88例,將其分為給予常規護理的常規組和給予助產士健康教育的干預組,每組人數為44人,探究其在產婦生產中的應用情況。結果:干預組中自然分娩率為81.82%,常規組的自然分娩率則為61.36%,其分娩率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與常規組產婦進行比較時,干預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和第二產程時間均相對較少,而且數據比較存在意義,表現為P<0.05。結論:在初產婦生產護理中,將助產士健康教育方法進行應用,可縮短產程、提高產婦的自然生產率,增強產婦對正常分娩的認識,保證產婦生命健康,可推廣。
【關鍵詞】 助產士;健康教育;初產婦護理;應用情況
【中圖分類號】 R473.7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141-02 ?隨著近年來我國各項事業發展建設的逐漸推進,人們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對自身健康的認識也有所提高,使得人們對產婦圍產期的健康教育需求逐漸加大。就助產士來說,其對產婦生產過程中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產婦在各產程中的注意事項、呼吸方式、心理支持、自然分娩的好處等,以便及時解除產婦對分娩的顧慮,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從而保證順利生產[1]。也就是說,助產士需要具有豐富的分娩知識,同時具有接生經驗,并有提高產婦配合度的能力等。本研究則以此入手,探究助產士健康教育方法在產婦生產過程中進行應用,對產婦的產程時間及自然生產率等所造成的影響。
1 患者資料分析和干預方法
1.1 患者資料 從我院展開研究工作,研究工作的開展時間控制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選取研究期間在我院就診的初產婦88例,將其分為給予常規護理的常規組和給予助產士健康教育的干預組,每組人數為44人,產婦的生產年齡在20歲-33歲,其年齡中位數為(27.66±3.20)歲,同時,產婦的孕周時間在37周-41周,其對應的平均孕周為(38.56±0.34)周。兩組產婦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較小,統計學方法可實現此結論,表明其可進行干預方法的比較。
1.2 干預方法 常規組產婦應用常規護理干預,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幫助產婦加強健康檢查工作,并定時對產婦心率、血壓、血糖和胎心率及時進行監測,以保證產婦生產和胎兒安全。
干預組患者則在同樣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增加助產士健康教育,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在產婦入院后,根據產婦情況,為產婦建立檔案,并定期為產婦開展相關講座,提高產婦對健康教育工作的認識程度,提高對生產知識的認識。其次,在產婦進入孕后期時,則需要由助產士為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其中主要包括產婦的待產準備工作、對分娩方式的選擇、先兆臨產的特點等。在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注意對產房環境的介紹,助產士需要及時給產婦和家屬講解不同的分娩方式對產婦及新生兒所造成的影響,從而提高產婦對生產問題的認識程度。在首次開展產前教育工作時,需要產婦家屬進行陪同開展,并可以發放相關教育冊子,其中主要包括了分娩知識,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產婦的有效應對策略和一些注意事項等,為初產婦進行發放,并叮囑初產婦進行閱讀[2]。同時,也可以采用視頻播放等方式,為產婦播放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生產過程,讓產婦進行熟悉,將每個生育過程進行演示,從而緩解產婦不良心理因素,減少焦慮和恐懼的發生。同時還需要向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以及讓產婦掌握母乳喂養技巧和實際方法,最終解除她們對自然分娩的顧慮,增強信心,順利生產。
1.3 統計學方法 將此次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x±s)的比較結果予以t值驗證,計數資料(n,%)的比較結果予以x2值檢驗證,當P<0.05時說明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3]。
2 研究結果
干預組中自然分娩人數為36人,自然分娩率為81.82%,常規組的自然分娩率則為61.36%(27人),其分娩率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與常規組產婦進行比較時,干預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和第二產程時間均相對較少,而且數據比較存在意義,表現為P<0.05。
3 相關討論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近些年來選擇剖宮產的人數越來越多,表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針對初產婦來說,其受到對分娩知識的認識缺乏和擔心情緒等影響,在分娩過程中存在疼痛問題,并且社會環境等影響因素干預下,使得初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并不結合自身情況,而是堅持選擇剖宮產。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臨床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能夠加強初產婦對生產問題的認識,加強其健康教育工作[4]。助產士是屬于一個獨立的接生體系,是對產婦進行護理干預的醫務人員,在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能夠及時給予產婦產前教育,增加產婦對妊娠和分娩知識的掌握,并提高對分娩過程的認識程度,可及時將產婦的產前緊張情緒進行緩解,消除其恐懼心理,并在多媒體演示的情況下,糾正產婦對自然分娩過程中宮縮疼痛問題的錯誤理解,從而保證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可以有效掌握生產技巧,并積極配合生產,進而有效縮短產程,減少產婦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保證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健康等。
綜上所述,在初產婦生產護理中,將助產士健康教育方法進行臨床應用,可提高產婦的自然生產率,增強產婦認識,縮短產程,保證產婦生命健康,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葉彩容,吳賢珊,何鳳梅. 助產士主導模擬分娩教育及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在初產婦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03):78-80.
[2] 張飛飛,陳麗萍. 助產士健康教育在初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7(03):177-178.
[3] 歐水英. 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初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07):147-149.
[4] 譚新華. 導樂陪伴分娩在初產婦分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