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
滄州市博物館
書畫藝術是我國的傳統藝術,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總結我國的書畫藝術發展會發現不僅產生了眾多藝術理論與創作技巧,更是出現了諸多體現藝術理念與審美觀念的優秀作品。對傳統書畫作品的留存和保護進行分析發現因為受環境和書畫作品自身材料等因素的影響,許多書畫作品在保存和傳承的過程中出現了破損等問題[1]。為了讓書畫作品能夠流傳后世,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到優秀傳統藝術內容,需要對作品進行裝裱和修復,書畫裝裱修復技術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的。總結現階段的書畫裝裱修復技術應用會發現全色技法是書畫修復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技術,所以對這種技術的具體利用做分析與討論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書畫裝裱修復技藝的產生和發展與我國傳統書畫藝術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結合目前的資料研究進行分析,我國的書畫裝裱修復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文獻記載的資料來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書畫裝潢技藝就已經萌芽,在秦漢時期的時候其便形成[2]。發展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裝裱技藝的成熟性有了顯著提升,而且在隋唐年間,裝裱技藝出現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在我國宋代的時候,裝裱技藝達到了精美、成熟的階段,而且這個時間是書法、繪畫裝裱的全盛時期。對書畫裝裱進行分析可知其不僅有效的加強了書畫作品的觀賞性,而且幫助實現了書畫作品的保存與傳承。
結合實踐進行分析,書畫裝裱修復技藝標志著社會的需求和社會正在發展的產物,其是伴隨書籍和書畫繪畫作品出現而發展的,所以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就古代字畫而言,影響其的因素是比較多的,比如地域、人文、經濟、宗教等,所以其能夠體現的是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審美情趣。通過保留的古字畫進行社會分析,這對于文化交流和事項傳播而言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對書畫修復進行具體的分析發現其主要遵循的原則有兩個:1)重裝無益,即不干預原則[3]。2)修舊如舊,即最小干預原則。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分析,每一件古舊字畫,其都是不可再生的藝術品,所以修復需要秉持“現狀維持”的理念,也就是說要尊重藝術品的本來面貌,這樣才能夠保證字畫的真實性、可讀性以及可識別性。簡言之,在書畫修復的過程中需要基于上述的兩個原則實現對字畫本來價值與壽命的延續。
對目前的書畫作品修復進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分為6大步驟:1)氣色審視,即要對需要修復的書畫作品進行審查,主要是觀察作品的材料年代以及破損的具體程度。2)淋洗調護,主要是通過科學的手段對其進行處理,從而達到霉斑去除等效果。3)畫心揭裱,主要指的是揭覆褚、命紙。在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強調細致與謹慎,不可對畫心造成損傷[4]。4)小托出助,即托命紙、加助條。5)畫心補綴,即補洞、嵌條。根據畫心破損情況判斷嵌條形狀長短。并針對修復進行嵌條的制作,從而使其成為畫心補綴的重要工具。6)全畫,這是修復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對最終的修復效果有顯著的影響。在全畫的過程中,需要基于堅持的原則與科學的方法開展具體工作。
全色技法是書畫裝裱修復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方法,對這種方法的具體實施進行分析與討論,并明確此種方法的應用要點,這對于方法的優勢發揮有顯著價值。
結合目前的實踐,全色技法的要點在于在進行全色之前需要強調命紙染制。就具體的工作開展來看,需要強調如下工作:1)需要對畫心的材質、紋理等進行分析,并選擇與其相同的材料作為命紙,一般情況下會選用紙料或者是絹料。在目前的實踐中,如果是對絹本畫心進行修復,那么在進行命絹染制的時候需要非常謹慎,因為畫心的年代久遠,所以出現了變色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是難以找到與畫心具有一致顏色的絹料的,所以在實踐中需要使用素絹進行染色。在具體染制的過程中更是需要不斷的對色彩進行糾正,這樣,顏色偏差可以控制到最低的程度[5]。2)畫心在經過上述過程的補綴上墻和晾干之后,便可以開始對殘缺的位置進行顏色的填補,以此來達到“全色”。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先蘸取配置好的交際水膠磯水,使其到畫心缺失的部分,這對于加固顏色有顯著價值。在修補的過程中要基于全色面積的大小對毛筆的型號進行選擇。就處理實踐中的全色手法應用來看,需要基于破損處大小形狀進行手法的選用。比如在修補的過程中需要處理的是蟲蛀的小孔,那么可以選用“點染法”,這種方法在利用的時候筆桿需要保持垂直的狀態,筆尖向下輕點輕劃即可。如果需要處理的是破損比較大的畫心,那么在處理的時候可以采用“烘染法”,這種方法在具體的利用中需要用筆側鋒從左至右一筆接一筆填色,在填色的過程中,中間不得出現空隙。就具體的方法使用來看,所有的手法使用都需要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淺色多變。在一次處理之后進行晾干,然后再進行第二次,直到顏色達到了滿意的狀態。
在全色技法的應用中還有一種難度相對較高的技法,即接筆。對這種方法的具體利用做分析可知其主要針對的是書法作品[6]。在接筆法應用的過程中,裝裱師需要具備扎實的書畫基礎。而且在進行接筆之前,裝裱師需要找一些原作者的作品進行練習,待達到熟練狀態之后再對其進行修復,這樣的修復效果會更加顯著、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筆方法應用的時候下筆必須要果斷,段筆和反復的情況需要規避。
總的來講,書畫裝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傳統工藝內容,是具有復雜性的精細工藝。在書畫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有人將書畫裝裱修復形容為書畫作品治病,所以裝裱師在書畫修復行業又有了“畫郎中”的稱號。總的來講,通過書畫裝裱修復可以使書畫作品的壽命得以延長,后世子孫可以更加全面的欣賞前人書畫藝術,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所以重視書畫裝裱修復是非常重要的。
書畫修復是一門手藝,也是一門藝術。中國傳統書畫所用的材料大多為紙和絹,質地纖薄,加之年代久遠,會容易破損、掉色。書畫揭裱修復不僅僅是為了書畫作品的保護,更是為了歷史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一代代的修復師精心修護,我們將很難再見到這么多寶貴的名作,領略不到古代文人的胸懷。在書畫裝裱和修復的時候,技術的選用對最終的修復效果有顯著的影響。全色法能夠最大限度的還原古舊字畫的本來面貌,使其的壽命得以延長,所以全色法是書畫修復中比較常用,也是最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章對全色法的具體使用和要點進行分析,目的是要全面了解此種技法,并對技法的使用進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