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源
青島日報報業集團
對于融媒體我們可以從傳統媒體以及新媒體的角度對其進行概念性的說明。傳統媒體實際上是相對于新媒體而言的,隨著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普及,人們在網絡的背景下所接觸到的媒體則為新媒體,而融媒體正是多種新媒體渠道的融合,也被稱為融合性媒介。這些融合性媒介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共性合作關系,這些合作能夠擴大新聞傳播的優勢所在。總體來看,融媒體時代媒介本身的優勢在同其他媒介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展現出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融合媒介是融媒體時代的最主要特征,融媒體依賴于信息技術存在在,在信息技術的帶動下,融媒體呈現出無限的可能。
傳統的媒介由于新聞發布渠道和形式上的要求,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敘事模式以及策略。可以說,媒介直接影響著新聞報道的發布形式以及適應該形式的新聞敘事框架。而在媒介融合的發展過程中,新聞的敘事范式也會受到媒介的影響,在技術驅動下重新完成新聞表達的重構。
從文本內容上看,融媒體的不斷發展對于新聞的內容影響體現在,從原本的線性敘述方式轉向為菱形的敘事方式,更有蜂巢式敘事模式以及鉆石式新聞方式等等。這些新的新聞敘事模型需要新聞傳播者了解受眾的日常生活特性,做到線性結構層面的與時俱進。從文本的形式上看,融媒體時代更偏向于自媒體,各大網絡平臺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變得息息相關,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都能夠將突發事件快速地傳遞給大眾,大眾對于新發生的信息也可以實時跟進,可以說融媒體時代帶動的不僅是敘事結構的改變,也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的結合過程中產生了比傳統媒體更加豐富生動的新型新聞模式。受眾對于新聞的理解程度以及接受度也會更高,在打破傳統媒體局限性的同時,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敘事策略也更偏向于多元化以及個性化。
由于傳統媒體的新聞在敘事邏輯上往往采用的是線性的敘事結構,而融媒體時代的敘事結構則在數字媒體的帶動下呈現超線性特征,這種超線性的敘事特征是由互聯網本身的超文本性所決定的,擺脫了傳統的線性敘事模式,新聞的敘事策略開始出現并列、重建等多種關系,還有一些新聞是從情節結構出發完成了整個敘事過程,呈現出情節性的敘事改變特征。
在傳統的新聞媒介中,記者和編輯是整個新聞敘事過程中的主角,記者既是敘述者也是新聞內涵的闡述者,受眾則是更多扮演著聆聽者的角色,所以在傳統的新聞敘事中,常常出現第三人稱為主的敘事角度以確保新聞的客觀、中立性。傳統新聞敘事過程中從業人員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置在平衡兩端聲音上以凸顯新聞的公平性所在,但是在互聯網的互動環境中,記者只是新聞敘述者中的一員,每一個新聞知曉者都能參與到新聞互動中,并且用戶之間也會形成互動,成為新聞中的多重聲音以及維度。很多新聞的敘述開始以記者的第一人稱敘事出現,新聞敘述者與接受者開始處于平等的地位上,網絡的頻繁互動甚至可以將新聞的受眾帶入到敘事過程中,展現出集體發聲的特殊情景。
融媒體時代新聞的敘述者和受眾之間能夠產生直接的聯系,所以作為新聞的敘述者,對于聆聽者來說能夠聽到更多來自于受眾的聲音,新聞的用戶占據了新聞敘事過程中的主動角色,甚至可以參與構建新聞文本的產生,在敘述中進行自我閱讀、觀看以及解讀。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敘事更加具有交互性,而非傳統的單向線性敘事。
從原本的新聞敘事角度上看,過去的新聞多是通過文字或圖片的形式來展現,但是在融媒體時代,新聞故事的敘述者開始呈現多元化特征,文本也從原來的靜態轉變為動態,受眾和新聞敘述者之間互動的頻繁性,讓參與者也成為新聞文本敘事中的重要一環,隨時可以參與新聞甚至完成新聞。
技術的影響對意見和觀念以及人體的感官和感知都產生了影響。由于媒體的不斷發展,使受眾的體驗和使用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需要在語用層面上對新聞敘事進行有效的創新,利用互動性的體驗新聞敘事。例如:利用新聞游戲的方式將新聞與受眾聯系在一起,使受眾的體驗煥然一新,提升受眾的忠誠度。新聞游戲要模擬整個新聞事件的發展,使受眾參與其中,從而深入性了解新聞擁有的內在聯系,使身臨其境的體驗得以實現。融媒體背景下,新聞敘事需要以受眾的沉浸式體驗作為主要核心內容,使觀眾的注意力為主要線索,從而引導觀眾了解新聞的發展。
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除了為新聞行業帶來了更為豐富多元的發布渠道以及形式之外,受眾也實現了個性化新聞定制,為了更好地滿足受眾、發揮出新聞的社會價值所在,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從業者要能夠將對新聞事件的敘述重點轉移至細節以及評論方面,為受眾提供更多有真知灼見的新聞內容,通過對新聞敘事側重點以及手段的調整讓受眾能夠有更好的新聞觀看體驗,同時也是發揮出新聞優勢作用的重要著力點。
首先在新聞的敘事上要注重故事以及情節層面的創新,融媒體時代個體的精神需求不斷增長,傳統媒體需要適應信息傳播的變化,不僅要講好新聞故事也要在新聞報道的表現形式上做到創新,了解受眾對于新聞的接受程度,同時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做到表達形式上的靈活以及豐富。其次,從語法層面上看,融媒體時代多種新媒體的組合都依賴于電子設備終端,而人們在閱讀這些終端上的文字是存在認知上的側重點噪音的,所以在語法層面上新聞報道要能夠適應當下人們的閱讀需求,并且緊跟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腳步,使用更多有鏡頭感的連續呈現完成新聞敘事,例如運用VR等新興媒介增強受眾對于新聞的真實感知程度,這種VR呈現也能夠增加新聞報道中的準確性,提高可信度。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有效的推動媒體行業的進步,同時,滿足了受眾的精神需求,增強了受眾對媒體的依賴程度。新媒體的發展給受眾帶來了更多的新聞體驗形式,新媒體技術的創新,使新聞報道的表現形式豐富化,能夠滿足更多受眾的需求。為了使新聞能夠讓更多受眾接受,根據不同媒介擁有的新聞表現形式具有不同的特點,在保證新聞具有真實性的基礎上,能夠利用創新的闡述方式,利用不同的渠道,將相似的新聞內容進行闡述,滿足受眾的需求。
融媒體時代下,融合新聞是當下新聞故事普遍運用的呈現方式,具有能夠豐富新聞內容和拼貼成全新的故事內容量兩種優勢特點。融合新聞能夠利用超鏈接的方式,觀眾通過主文本的點入能夠派生出類似的文本,使新聞的豐富程度得到提升是其形成的原因。通過資料庫內的基礎符號,通過借助基礎設計符號的單元元素,從而拼貼成全新的故事叫拼貼成全新的故事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的發展過程中,新聞工作者要能夠跟隨融媒體的特點抓住時代發展的新機遇,發揮出新聞的重要社會價值。同時新聞敘事仍然需要在融媒體時代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內容敘事以及創新的過程中,要堅守底線,這樣才能夠在融媒體時代確保新聞工作能夠始終保持較強的時代競爭力,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滿足受眾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