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杰
摘要 ? ?林下經濟是發展現代化林業的重要推手,本文通過對休寧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從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從宣傳、生態、基礎設施、政策、資金、互聯網等方面提出了林下經濟發展的對策,以期為休寧縣林下經濟發展、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林下經濟;現狀;問題;對策;安徽休寧
中圖分類號 ? ?F326.2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12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Under-forestry economic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orestr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for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uning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ry economic from the aspects of publicity, ecology, infrastructure, policy, funds, Internet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ry economic and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Xiuning County.
Key words ? ?under-forestry economic; status; problem; countermeasure; Xiuning Anhui
近年來,安徽省積極推進林長制改革,緊扣“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5項重點任務,在全國率先創建林長制改革示范區,有效地解決了各種歷史問題,不斷地創新經營機制,釋放出了更加充足的發展活力,林業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林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1]。在林長制改革中,著力探索發展林下經濟的新途徑、加快林下經濟發展,能夠契合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方向和綠色富民的要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統一,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
休寧縣是安徽省21個重點林區縣之一,森林資源豐富。根據最近的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成果可知,全縣林地面積17.98萬hm2、有林地面積16.45萬hm2,森林覆蓋率82.16%,發展林下經濟基礎扎實、前景廣闊,發展林業產業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在休寧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縣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森林旅游、林下養殖、林下種植和林產品采集加工等為重點,涉及林藥、林菌、林果等多領域的林下經濟發展格局。2014年休寧縣被評為全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林下經濟已成為現代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 ? ?發展現狀
2018年度全縣林下經濟產值達9.26億元,占林業總產值的17%,帶動了當地林農增收致富,推動了縣域經濟更快發展。
1.1 ? ?示范基地培育
把發展林下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綜合開發、美麗鄉村建設、扶貧開發等有機結合起來,重點打造一批林菌、林藥、林茶、林禽、林畜等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輻射推動全社會發展林下經濟。全縣林下種植、養殖和采集加工示范基地有16個,森林生態旅游主要景區景點10余處,旅游接待近282.3萬人次,旅游產值達7.19億元,森林生態旅游已成為引領、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一項新興特色產業。
1.2 ? ?合作組織發展現狀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把千家萬戶的生產同千變萬化的市場聯結起來,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減少林農在生產經營上的風險,推進林下經濟健康發展。目前,全縣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06個,年產值近1.43億元。
1.3 ? ?龍頭企業發展現狀
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引導和項目傾斜等辦法,加大對龍頭企業在貸款貼息、項目立項、土地征用、技術改造和質量認證等方面的支持,不斷提高龍頭企業的規模與質量,爭創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目前,全縣市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6家,年產值4.72億元。
1.4 ? ?林下經濟產品品牌建設
突出林下產品“綠色、有機和無公害”的特色,搞好林下產品產地認證,強化品牌建設,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不斷提高林下特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美譽度。重點打造了龍王潭石雞、白際山芋干等一批知名林下經濟產品。
2 ? ?存在的問題
林下經濟是提高林地綜合利用效率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加快林下經濟發展是改革的需要與農民的期盼。近年來,休寧縣發展林下經濟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
2.1 ? ?思想認識不足,缺乏信心
部分群眾對發展林下經濟認識還停留在傳統的單打獨斗、自給自足層面,對林下經濟相關政策、運作方式和效益作用等認識有待提升,認為投資林下經濟周期長、風險大,不如外出務工賺錢來得快、來得穩。即使得到了一些效益,但在進一步提升規模上,還存在著怕吃虧、怕賠本心理,缺乏做大做強林下經濟的信心和熱情。再加上全縣在推動林下經濟發展方面的輿論導向沒有跟得上,部分鄉鎮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林農對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還有待提升、發展林下經濟的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
2.2 ? ?信息渠道受限,經營規模總量不大、層次不高
休寧縣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后,林農拿到了林權證,擁有了可支配的生產資料,為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從四大類林下經濟占比來看,與群眾增收直接關聯的林下種植、養殖和林產品采集加工所占份額相對不足,與森林旅游的占比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林農在種植品種和養殖項目的選擇上信息渠道不夠暢通,具有盲目性,規模優勢和品牌效益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經營層次較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2.3 ? ?基礎設施配套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
休寧縣林地資源大都分布在山區。長期以來,林區道路、水電設施等建設滯后,配套體系薄弱,欠賬較多,林下生產要依靠人力肩挑背扛,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產品成本高,嚴重制約了林下特色種養殖基地建設、森林景觀培育和開發利用。同時,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不僅給林區道路等基礎設施造成重大損失,也會給山區林業生產帶來很大自然風險。
2.4 ? ?雖有政策引導,但具體的扶持措施不夠系統
目前,國家和安徽省相繼出臺了發展林下經濟的政策措施,將其作為鞏固和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但扶持政策措施還不夠系統,部門分工也不明確。基層在林地流轉和林權抵押貸款方面,仍存在著山場組合難、林權抵押貸款期限短、辦理手續復雜等諸多困難,導致不少種植和養殖戶在擴大規模、拉長生產鏈等方面受到制約,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和規模效益,林下經濟項目難以做大、做強。
3 ? ?發展對策
3.1 ? ?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大力宣傳發展林下經濟對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2]。把林下經濟納入林業建設規劃,及時研究和制訂既具有地方特色,又體現優惠、扶持、促進原則的相關優惠政策,強化政策引導和扶持,建立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山區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
3.2 ? ?堅持生態優先
進一步加強對各地發展林下經濟的工作指導,充分分析林地生態承載能力,合理確定林下經濟的種類和規模,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型項目。同時,進一步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調動和保護農民管護生態公益林的積極性,科學確定發展重點、規模和布局,積極引導農戶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開展合作經營。
3.3 ?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林下經濟
根據各地自然條件、林地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市場需求情況、林下產品適生性等,科學制定林下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農民意愿,靈活選擇各種適宜模式,進行多元化組合發展,避免盲目跟進、貪大求全。
3.4 ? ?加大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重點解決特色經濟林基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配套的問題,提高經濟林基地的管理水平,解決采運困難,降低林產品交易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3.5 ? ?強化資金支持
按照延長期限、提高額度、簡化手續的要求,大力拓展林權抵押貸款、林農小額信用貸款和林農聯保貸款等業務,不斷開發適合林下經濟發展的金融產品[3]。每年省、市級安排林下經濟示范獎補資金,加大對各地有突出亮點、有示范牽動作用林下經濟示范點的支持力度,更好地發揮以點帶面和示范推廣的作用。
3.6 ? ?探索“互聯網+”林下經濟發展路徑
林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且受到自然風險影響的概率較大,林農一般較難預測產品未來的質量、數量和價格,而“互聯網+”作為一個交易媒介可以改變交易模式,減少信息不對稱,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拓寬了農戶獲取信息的途徑,林農可以通過林業信息平臺及一些電商平臺獲取價格信息,降低交易費用[4]。近年來,農村淘寶的大面積普及也證明了“林產品+電商模式”發展大有潛力,“互聯網+”林下經濟發展模式還可以助力林下經濟產業升級,對數字林業和智慧林業的建設有著積極意義。
4 ? ?參考文獻
[1] 李林生.黃山區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9):81-82.
[2] 周衛東.黃山市黃山區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7):206-207.
[3] 周美林.促進林下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J].中國林業經濟,2019(2):77-78.
[4] 李書儀.互聯網+林下經濟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9(1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