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音樂專業的視唱練耳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已然成為一種常態。文章通過對信息化手段進行分析,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總結信息化手段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手段;視唱練耳;教學
作為音樂專業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視唱練耳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將信息化手段與視唱練耳教學的教學過程相融合,已成為十分常見的教學形式。
一、 簡述信息化教學手段
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指借助多媒體、視頻、音頻等手段為學生在課堂上展示更加豐富的、多元的、生動的且在傳統教學中不便于直觀展示的環節和內容。譬如,在二聲部視唱練耳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普遍存在音準有偏差和速度不一致的情況,所以兩個學生配合做二聲部視唱訓練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聯系資料,可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二聲部視唱的效果。在組織學生開展二聲部視唱的訓練時,教師可通過“播放一個聲部加學生配唱另一個聲部”的形式進行訓練,以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 信息化手段與視唱練耳教學融合的重要作用
將信息化手段融入視唱練耳教學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掌握唱譜技巧、細化視唱技能和提升聽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手段對強化視唱技能的重要作用
傳統的視唱練耳課往往是灌輸式教學,學生的積極性略顯不足。為了不斷提升學生們對于視唱練耳學習的興趣,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視唱訓練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 課前預習
在預習視唱練習時,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譬如,在預習“一個升記號的視唱”時,教師可以播放一個升記號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預習的環節中就能夠體會到一個升記號音樂的旋律效果,對于需要預習的視唱譜例也能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捕捉到一個升記號的視唱練習所強調的重點和難點,在上課之前提前做到心中有數。
2. 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背唱視唱條還是快速練唱新的視唱條,對于老師和學生而言較為枯燥。但是,借助多媒體手段可以將視唱環節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譬如,在學習“切分節奏”的視唱時,可組織學生欣賞帶有切分節奏的歌曲旋律,體會切分節奏改變節奏的強弱順序之后的搖擺效果,幫助學生們在感性上增強對切分節奏的認識。
教師在制作PPT課件時,可為學生展示“大切分節奏”和“小切分節奏”的對比圖,直觀展示出“大切分節奏”原型和變形的改變過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彌補教材的不足,提升視唱教學的趣味性。
3. 課后復習
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往往都是通過練唱或背唱視唱條來完成作業。此時,教師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里為學生發放視唱練習的短視頻或PPT課件,豐富學生的練唱內容,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
(二)信息化手段對提升練耳水平的重要作用
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練耳”環節的訓練必不可少,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準水平和節奏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課前預習
在練耳環節的預習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的主要是對于節奏型的掌握和對音符的書寫。教師可通過分析短視頻,讓學生自主完成練耳中的記譜任務,并且能夠自主校對答案。若學生存有不解,可以帶著問題在課上求教老師。如此一來,信息化手段便能在練耳教學的預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聽辨和記譜水平。
2. 課堂教學
在練耳教學中,有時會遇到學生聽辨音高、節奏和旋律時十分困難的情況。譬如說,在聽辨“大附點”節奏和“小附點”節奏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因為對“單位拍”的掌握不夠扎實,無法區分兩種節奏型。此時,教師可以播放教學視頻和PPT讓學生感受包含大小附點節奏型的節奏和旋律,幫助學生體會兩種附點節奏的差別。
3. 課后復習
在復習練耳內容時,學生往往通過抄譜子來鞏固內容。但是,抄譜子是一種十分枯燥的復習形式。教師可以發揮信息化手段的多樣性,鼓勵學生自編一條節奏或旋律然后發到小組群或者班級群里,同學之間共享多個題目,即能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又能分享彼此的智慧,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三、 信息化手段與視唱練耳教學融合的意義
學習視唱練耳課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音樂基本技術、技能,也為培養學生了解音樂、理解音樂與掌握音樂打下良好的根基,練就靈敏的聽覺。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視唱練耳教學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對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美英.中專音樂課堂中視唱練耳的教學模式探討[J].北方音樂,2018(5):207.
[2]董京京.淺談舞蹈中專的視唱練耳教學[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4(4):22-24.
作者簡介:
王凌波,山東省青島市,青島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