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技術創設各種靈活多變、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和學習情境,能把靜態知識動態化,枯燥知識生動化,抽象知識形象化。教師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運用于編織活動中,提高教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也提高幼兒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編織活動;有效運用
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成為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工具。教師該如何更好地讓多媒體技術、投影儀等走進我園園本特色課程——編織活動呢?
編織能讓幼兒養成專注、堅持、細心、耐心等良好的學習品質,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自我服務能力等。可多數幼兒覺得學習編織技能太枯燥,缺乏吸引力。多媒體技術中各種靈活多變、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和學習情境,能把靜態知識動態化,枯燥知識生動化,抽象知識形象化。那么,如何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運用于編織活動中?
一、 利用多媒體演示文稿,幫助幼兒欣賞、了解編織作品的美及相關知識
編織是一門扎根于中華民族土壤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術,蘊藏著深厚的中華文化。編織種類繁多,技藝源遠流長,技法多種多樣……單靠編織作品展示,遠遠不夠。教師可借助多媒體中的PPT演示文稿,在PPT上輸入相關編織作品由來,品種繁多的精美編織作品,各種動態編織技法等資料,以智能動畫模式播放這些編織作品。幼兒可隨意點擊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編織知識,欣賞各種編織作品的美。在PPT演示文稿上設置有關編織知識闖關題,幼兒通過與多媒體互動,進行闖關答題,加深對編織文化的了解。通過多種形式,使多媒體工具與編織作品展示相輔相成,幫助幼兒充分感受編織藝術的魅力,產生編織愿望。
二、 利用多媒體動畫視頻,幫助幼兒了解編織文化演變過程
多媒體以其圖像直觀、色彩鮮明、動靜結合、形象生動吸引幼兒。在了解編織文化傳承中,運用多媒體動畫視頻,將編織作品的演變過程以視頻方式呈現,幼兒直觀地了解編織作品由來,對編織產生濃厚興趣。
在《美麗的中國結》編織主題活動中,結合多媒體動畫技術,活動效果完全不同。借助課件播放上古時期原始人類結繩記事、漁網編結有關視頻。隨背景聲音提示,畫面慢慢轉換到周朝古人隨身佩戴的玉飾中國結上,到戰國時期銅器上也有了中國結圖案,再到唐朝的“披帛結綬”、宋代的“玉環綬”直至明清時期,旗袍上的“盤扣”及傳世荷包,最后演變成今天蘊含各種美好寓意的中國結。感受中國結漫長的演變過程,幼兒繼續欣賞有著復雜曼妙曲線,卻可以還原成最單純的二維線條,有著不同形狀的中國結,有了編織中國結的愿望。
三、 利用多媒體WPS辦公軟件,動態教授編織技能
幼兒欣賞、感受編織藝術的魅力,產生編織愿望,教師教授編織技能。借助多媒體WPS智能動畫辦公軟件,通過“主題強調、逐項進入、觸發強調”等效果運用,將幼兒要掌握的編織技能形象、生動、鮮明地表現出來,利用圖、符號、聲音等從多層次、多角度來呈現所要掌握的編織技能,使幼兒在多媒體WPS智能動畫辦公軟件的幫助下,更直觀地學習新的編織技能。
如上下挑壓穿編的技法學習,通過WPS智能動畫辦公軟件在屏幕上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地演示上、下挑壓穿編的技能方法,配以聲音解說,幼兒更快地掌握上下挑壓穿編技能。
端午節,邀請編織高手進班傳授編粽子技能,借助多媒體動畫視頻技術。活動前,將編粽子步驟拍攝下來,制作成視頻,通過PPT上特色應用——樂播投頻功能進行播放。活動中,為加深印象,幼兒再次復習編粽子步驟,使用投影儀,“編織高手”在投影儀下放慢速度編粽子,幼兒更清楚地觀察到編織粽子的步驟。動手編時,緩慢播放編織粽子視頻,幫助幼兒自主學習編織,使編織不再成為難事。
四、 利用多媒體動態視頻及二維碼,幫助幼兒主動編織
(一)動態視頻步驟圖與傳統步驟圖相輔相成
對于復雜的盤長結、蜻蜓結、紐扣結等,圖譜所展示的步驟過于復雜,單看步驟圖幼兒不會。通過網絡、抖音搜索盤長結、蜻蜓結、紐扣結等編織方法,下載到iPad上,并將iPad投放到編織區。幼兒打開iPad,進行搜索,能自主學習新的編織技能。多媒體動態視頻運用提高了幼兒學習編織的興趣與主動性。
(二)生成二維碼,幫助親子、師生互動學習
多媒體除了運用到教學上,還可以生成一個個二維碼,將這些編織二維碼張貼在家園聯系欄,供大家掃描分享。喜歡編織的幼兒,可以請家長掃描其二維碼,在家繼續跟著二維碼提供的視頻學習。除了教師生成二維碼,可鼓勵幼兒和家長到網絡中搜索自己喜歡的編織技法,生成二維碼,供大家分享,提高幼兒學習編織的主動性,家長的積極性。
五、 利用希沃授課助手,使分享、交流效果更好
區域游戲分享環節,鼓勵編織區的幼兒說說:今天在編織區里的收獲或在編織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到了哪種新的編織技法。由于幼兒記憶特點,往往不能準確,詳細地描述。使用希沃授課助手進行手機投頻能將幼兒在編織區里發生的事件完整地呈現出來。如梓馨小朋友在編織區中,用中國結繩編中國結手鏈,她觀察步驟圖一步步編織,最后卻發現編出來的手鏈紋樣與步驟圖中的有出入,這一幕被教師捕捉到,用手機拍下這一幕。在分享環節,教師運用希沃授課助手進行手機投頻,梓馨小朋友看著視頻與大家分享她誤打誤撞學到的一種新的中國結手鏈編織方法。
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提高教師教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也提高幼兒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能讓多媒體在編織活動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還需要我們不斷的鉆研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馬聞澤.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運用[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6):87.
[2]廉紫微.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3):238.
[3]張岱瑩.靈活運用?趣味學習:談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有效作用[J].考試周刊,2019.
作者簡介:
周榕,一級教師,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