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群
摘 ?要: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是重點內容,本次研究主要對小學思政教育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科學化的工作措施與方法,以便小學班主任更好地堅持“以生為本”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并達到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以生為本;思政教育工作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是主體,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以生為本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理解、尊重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習慣于能力。班主任與其他學科教師不同,其在小學生的成長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作為小學班主任,要始終將學生放在心理,積極探索小學思政教育的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與修養。
一、小學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
首先,重智育輕德育的情況普遍存在。在一些小學專業課程教學中,成績依舊是主要的目標,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視程度還有待加強。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被忽視,對于上課不認真、課堂紀律不好、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班主任不能及時與家長和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不到位,忽視學生內心真實想法,只是單純的責怪學生不認真、不努力,導致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長時間受到心靈上的壓抑,在班級中缺乏存在感,在同學中不被尊重,出現自暴自棄的情況,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其次,思政教育體系、方法存在滯后性。當前小學思政教育的方法依舊是填鴨式的知識講述,灌輸式的方法依舊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思政學科教育體系不健全、不規范,有些思政教師甚至是由其他學科教師擔任的,由于這些教師缺少專業化的知識和研究,思維不夠靈活多變,無法滿足小學生的特點以及需要。加之教學任務繁重,而個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思政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最后,教育內容、手段單一。目前很多小學思政教學都是單純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學內容的難度比較大,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導致思政課堂教學效果不佳,課堂沉悶,對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以及意識的形成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必須要對教學內容、手段等進行創新和優化,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豐富性。
二、小學班主任“以生為本”的思政教育工作策略
1.完善小學思政“全面教育”體系建設
小學思政“全面教育”就是要在整個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學校、家庭等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依托網絡信息技術建立全面性的思政教育體系。小學思政“全面教育”體系構建時,要注意完善組織領導體系,為小學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堅強的領導核心,優化課程教學體系,在小學課程中加入思政教育內容,對傳統思政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同時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建立思政教育考評機制,實現小學生學校、社會、家庭的一體化信息反饋機制,滿足小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和需要,也順應社會發展趨勢。
2.注重紅色文化、傳統優秀文化的融入
在我國的革命時期產生了諸多的紅色革命文化。作為小學班主任,應努力學習,強化個人的素質能力,從而更好地指導小學生學習紅色文化。因為班主任的言行對于小學生而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小學生甚至將班主任作為自己的榜樣,所以班主任必須要熟練的掌握和運用紅色文化,以便更好地影響學生。班主任可以組織小學生參觀各種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等,瞻仰革命遺跡和舊址,比如遵義會議舊址、毛主席故居等。還可以舉辦紅歌演唱活動、紅色革命文化辯論賽和演講比賽等,豐富校園中的紅色革命文化氛圍,拓寬紅色文化的傳播渠道,使小學生接受更多的紅色文化教育。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很多優秀文化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內容,有助于人的修身養性。比如“百善孝為先”,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钡?,體現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后漢書》中:“有志者,事竟成”等,這些對于小學生有很好的激勵作用,使其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
3.依靠網絡信息平臺開展思政教育
如今,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社會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時代,利用網絡媒體,小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思政方面的知識。作為小學班主任,需要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網絡獲取更多思政方面的知識并傳授給學生,使小學思政教育工作獲得理想的效果。如小學可以依托網絡平臺,建立思政網絡平臺中心,并邀請小學生參與其中。在課堂上,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微課等形式進行思政教育。如翻轉課堂,班主任可以提前錄制思政教育的音頻或視頻,并進行課堂設計,結合教學需要以及學生情況設置線上、線下作業,即使學生因客觀因素錯過上課時間,也可以在課后觀看視頻進行學習。微課也是近些年來興起的教學方法,以小組為中心進行互動式學習,學生可以線上互動發表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通過線上、線下交叉的方法開展思政教育,有助于網絡資源的傳播與共享,也能夠讓班主任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情況,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思政教育是重點內容,對于小學生道德品質以及人格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小學班主任,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思政教育工作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感化學生,不僅教給學生專業知識,也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實現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寒冰.以人為本理論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03):108-109.
[2]袁曉慧,李杰.“人本主義”理念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學理論,2019(11):156-157.
[3]王麗娜.以生為本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知識經濟,2019(3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