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鶴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迅速增長,特別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推廣,人們逐漸進入現代化新媒體社會,對傳統的經濟廣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與影響。針對此類情況,經濟廣播需要緊跟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進行創新。本文分析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經濟廣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一系列的改進措施,以促進經濟廣播的營銷與推廣。
【關鍵詞】新媒體? ?經濟廣播? ?營銷推廣
在智能化的現代社會,互聯網技術逐漸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并在促進各行各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伴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更注重精神生活的滿足,這給傳統的廣播電臺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對此,傳統的廣播電臺應該跟隨時代發展,不斷改進創新,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站穩腳跟,促進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一、現階段國內經濟廣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經濟廣播行業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提升,但在智能化的信息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經濟廣播還面臨著一些問題,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廣播行業的發展。
1.受眾范圍小。經濟廣播主要傳播的就是與經濟相關的新聞報道,一般來說理解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內容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作支撐,這就使得經濟廣播的新聞受眾范圍較窄,與同樣是廣播的社會新聞廣播和音樂廣播相比,受眾范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隨著現階段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就業生活壓力逐漸增加,人們用于研究相關專業知識的空閑時間越來越少,社會受眾范圍越來越窄,這就使得經濟廣播的發展陷入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經濟廣播的發展。
2.節目形式單一。由于經濟新聞廣播的專業性較強,播放的相關內容都必須準確無誤,這就使得經濟廣播的傳播形式單一,幾十年如一日,且由于經濟廣播自身特點的限制,導致經濟廣播中很難融入綜藝元素,節目缺乏趣味性,難以吸引現代社會喜歡追求趣味、創新的年輕人的關注,受眾逐漸老齡化。
如果不及時突破自身特點的限制性,對節目形式進行創新,將會使得社會受眾對經濟廣播的關注度降低,最終失去社會關注。
3.播放頻率呈下降趨勢。廣播節目的關注度主要是由播放頻率展現。受聽眾歡迎的廣播節目播放頻率高,經濟廣播這類專業性較強的廣播節目的播放頻率較低。而且隨著現代社會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逐漸增多,社會受眾可以直接利用手機、電腦和電視等直接觀看相關新聞,獲取最新資訊。與經濟廣播相比,這些途徑更具畫面感和直接性,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廣播的播放頻率很難提高。
除此之外,廣告費用是現代社會廣播行業得以繼續發展的主要基礎,經濟廣播同樣也會在廣播過程中插播廣告,這就使一部分受眾不愿意收聽廣告轉而去觀看其他的節目。
二、新媒體環境下經濟廣播營銷推廣的改進措施
1.貼近現實生活,滿足大眾需要。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廣播行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更加吸引社會大眾的關注,部分廣播節目故意編造假新聞,扭曲事件真實情況,這對我國廣播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進一步發展,廣播行業要進行改進,不斷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受眾的真實需要,不斷改進廣播內容,對事件真實性進行嚴格審核,不可加入主觀想法,根據現場采訪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客觀報道,使得社會受眾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真實經過,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對于經濟廣播來說,在廣播的播出形式和播出時間上還要根據社會受眾的生活習慣進行改進。可以結合現階段城市工作者的上下班時間來調整經濟廣播節目的播出時間,在上班族休息的時間段進行播出,使社會大眾最大限度地獲得最新的經濟新聞資訊,滿足精神需求,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
2.提高工作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力。隨著廣播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經濟廣播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優勢。提高競爭優勢就要增強自身的軟實力,提高經濟廣播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養。
在進行入職招聘時,適當提高標準,要求必須擁有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書,對員工進行入職培訓,從源頭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同時,在工作過程中,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培訓,提高自身的工作素養,將經濟類相關知識學習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還要不斷進行交流互動,豐富自身的內容形式,使自身在日漸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3.把握整體重點,借鑒相關經驗。經濟類節目在進行廣播時,要明確廣播重點,經濟類新聞就是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大眾傳遞真實有效的經濟信息,幫助人們了解社會經濟相關知識,在進行經濟廣播時,應該盡量減少無關的廣告植入,在確保傳遞的經濟資訊準確無誤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娛樂性,吸引更多社會大眾的關注。
與此同時,經濟廣播工作人員還要不斷進行學習,時刻關注國外經濟廣播的發展情況,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國內經濟廣播的發展情況,合理規劃,找出一條適合國內經濟廣播的發展道路,促進國內經濟廣播行業的發展。
三、結語
由上述分析可知,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于傳統行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此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經濟廣播應該跟隨時代發展不斷進行改進,工作人員要增強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行業競爭優勢,貼近現實生活,滿足大眾需要,把握新聞重點,吸取國內外相關行業經驗,結合國內實際情況進行改進,解決現階段出現的問題,促進經濟廣播的行業發展。
(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朱雷,吳曉亮,馬正紅.建設媒體智庫:地方黨報集團轉型的可行性及模式研究[J].傳媒觀察,2017,(2):40-43.
[2]陳占玲.新媒體環境下經濟廣播的營銷與推廣[J].新聞傳播,2018,(9):102-103.
[3]任燕萍.推動全媒體融合提高黨報傳播力[J].新聞研究導刊,2017,8(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