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紅恩 張林潮 寧俐文 羅燕蘭 段政萍 蔣維維 林彩虹 孫一帆


【摘 ?要】目的:探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醫務人員焦慮、抑郁水平及影響因素。方法:運用調查問卷及量表收集入組醫務人員的數據,分析焦慮、抑郁水平與預測因子關系。結果:①焦慮、抑郁檢出率為11.73% 和14.37%,焦慮合并抑郁的檢出率為8.1%;②焦慮、抑郁水平與性別、工作科室、職業、精神性疾病史有關;③高社會支持感的醫務人員,焦慮、抑郁風險較低,朋友支持感高分則會增加焦慮風險,控制源-機遇型傾向越高,焦慮、抑郁的風險越大。結論: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針對醫務人員給予精準心理干預,干預內容應注重提升其社會支持感、自我掌控感以及減少不良朋友支持方面。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醫務人員;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26-01
面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許多醫務人員身處抗疫前線,其工作量較之前大幅增加,尤其是一些一線科室醫生,其身心承受著巨大壓力。了解他們焦慮、抑郁水平及可能影響的因素,可提高疫情期間醫務人員心理干預的精準性與時效性。為此,筆者對柳州市某新冠肺炎三甲定點收治醫院醫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心理狀況進行評估,為制訂完善的醫務人員應激心理干預方案鋪墊實證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取簡單隨機抽樣的方式,從柳州市某新冠肺炎綜合三甲定點收治醫院抽取醫務人員為研究對象,自愿填寫調查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253份。研究對象涵蓋醫院各個科室及醫院管理、護工等人員。根據被感染風險高低,分為高危、普通臨床及行政后勤科室。研究對象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學歷、科室類別、職業類別等。
1.2 方法
采用一般資料問卷、廣泛性焦慮量表(GAD-7)、患者健康問卷自評量表[1](PHQ-9)、領悟社會支持量表[2]、多維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對研究對象的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3.0軟件對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t檢驗、Pearson檢驗、多元逐步回歸等方式分析,探索預測因子之間關系。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焦慮、抑郁檢出率
1253名醫務人員, 147人(11.73%)檢出焦慮,179人(14.37%)檢出抑郁,同時檢出比為8.1%,如表1所示。表2顯示醫務人員比較偏向于根據抑郁焦慮癥狀嚴重程度來判斷是否接受心理咨詢,但很少有醫務人員直接拒絕心理咨詢。
2.2焦慮、抑郁相關因素分析
2.2.1 一般資料分析
一般人口學變量差異見表3。多重比較表明焦慮、抑郁水平在醫務人員所處科室及職業上差異顯著。
2.2.2社會因素分析
分析感悟社會支持各維度、控制源-機遇型與焦慮、抑郁水平之間的關系,得到表4。
結合上述相關分析,將醫務人員的焦慮、抑郁水平作為因變量,以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健康心理控制源各維度作為預測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探索相關因子間的影響方向,分析結果見表5。
分析表明總體社會支持、控制源-機遇型、朋友支持是焦慮水平的預測變量,總體社會支持和控制源-機遇型是易于水平的預測變量,控制源-機遇型對焦慮和抑郁水平都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3. 討論
醫務人員的焦慮、抑郁水平偏高已得到很多研究的證實,尤其是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職業[3]、領悟社會支持水平[4]、健康心理控制源傾向[5][6] 等因素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針對此次新冠疫情,探究影響醫護人員焦慮、抑郁因素,對保證醫護人員心理健康及疫情緩解意義深遠。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突發疫情期間,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焦慮、抑郁水平明顯高于其他科室,且受性別、社會總體支持、朋友支持、控制源-機遇型等因素影響。由于時間限制,本研究對醫務人員焦慮、抑郁的評估或許與疫情初期存在差距,研究樣本的代表性存在缺陷,后續需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MartinA, RiefW,Klaiberg A etal.Validity of the Brief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Mood Scale(PHQ-9)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GenHospPsychiatry, 2006,28(1):71-77.
[2]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31-133.
[3] 王惠.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后感知壓力、創傷后應激癥狀及焦慮抑郁情緒[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9):1367-1370.
[4] 朱俊鵬,仇雅菊,廖崢孌,等.醫務人員焦慮和抑郁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36):94-97.
[5] 周紅,王月云,張曉方,等.不同學制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應對方式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2):46-48.
[6] 蔣獎,許燕,周莉.醫護人員A型人格、控制源與工作滿意度、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4):359-361.
課題號:柳州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課題(2018DH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