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 許婧楓

【摘 ?要】目的:比較以國產雷貝拉唑和進口埃索美拉唑為基礎的鉍劑四聯10天療法對初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性潰瘍或慢性胃炎的療效,尋求高效、經濟的一線HP根除方案。方法:①采用前瞻性隨機平行對照臨床研究,105例HP感染的消化性潰瘍或慢性胃炎初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國產雷貝拉唑組(51例)或進口埃索美拉唑組(54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緩釋片+枸櫞酸鉍鉀膠囊的四聯10天療法。②整個療程結束停藥4周后行13C-UBT檢測HP根除情況。③根除率按ITT分析和PP分析,計算成本-效果比(C/E)和增量成本-效果比(△C/△E)。結果:按PP分析,兩組Hp根除率分別為89.58%和88.24%(P>0.05)。兩組癥狀緩解情況相似(P>0.05)。雷貝拉唑組和埃索美拉唑組的C/E分別為4.28和5.22,雷貝拉唑組相對于埃索美拉唑組方案△C/△E為-57.87。結論:鉍劑四聯10天療法作為一線HP根除方案能獲得較好的根除療效,含國產雷貝拉唑和進口埃索美拉唑的四聯療法的根除率無明顯差異,但國產雷貝拉唑四聯療法更為經濟適用,可為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根除;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四聯療法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88-01
1.背景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一直是引起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而根除幽門螺桿菌仍是全球HP臨床研究的重點和熱點。許多研究表明,不同的酸控制導致了根除率的差異,增加抑酸強度可提高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的療效。本研究通過與進口埃索美拉唑腸溶片(耐信)比較,觀察國產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濟諾)作為鉍劑四聯10天療法的方案組成部分,對初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成本-效果比。為臨床提供一個療效高、經濟適用、副作用少、為廣大患者所接受的一線HP根除治療方案。
2.資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收集對象為2013年5月~2014年12月因上消化道癥狀就診于我院門診,并行胃鏡檢查及幽門螺桿菌檢測(尿素呼氣試驗、病檢、快速尿素酶試驗)診斷為HP感染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的初治患者共105例,主要癥狀有腹脹、腹痛、惡心、反酸、燒心、上腹不適等。隨機分為兩組,A組入選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齡(45.24±10.26)歲,潰瘍24例,慢性胃炎27例,抽煙11例,飲酒14例。B組入選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齡(44.96±11.27)歲,潰瘍30例,慢性胃炎24例,抽煙14例,飲酒17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疾病種類、抽煙及喝酒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入選標準
①胃鏡確診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患者;②14C/13C -尿素呼氣試驗(UBT)、快速尿素酶試驗及病理組織切片染色中任意一項陽性;③年齡18~65歲,男女不限;④既往未接受過正規Hp根除治療;⑤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3 治療方案
A組:國產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緩釋片(0.5g)+枸櫞酸鉍鉀膠囊(220mg),bid*10天;B組:進口埃索美拉唑腸溶片(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緩釋片(0.5g)+枸櫞酸鉍鉀膠囊(220mg),bid*10天。兩組中的消化性潰瘍患者隨后繼續服用PPI和胃黏膜保護劑2周。
2.4 療效評定
癥狀緩解情況: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有效(臨床癥狀程度或頻度減輕I級及以上);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癥狀緩解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Hp根除效果評定:治療結束后4周,復查13C-UBT,陰性為Hp根除成功,陽性為根治失敗。
2.5 成本-效果分析
應用藥物經濟學評價法,計算成本-效果比值(C/E)和增量成本-效果比值(△C/△E)。
2.6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Hp根除率采用ITT分析和PP分析;定性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 確切概率法;定量資料的比較采用多個樣本均數比較的方差分析(ANOVA,或F檢驗),P 3.結果 3.1 兩組癥狀緩解率比較 A組完成48例,顯效21例,有效2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5.42%;B組完成51例,顯效24例,有效2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8.24%。采用χ2檢驗,χ2=0.2110,P=0.9000,兩組癥狀緩解情況無顯著性差異。 3.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藥物副作用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瀉、噯氣、口苦、頭暈、輕微惡心等,癥狀均較輕微,患者均能耐受,療程結束后自行緩解。其中A組不良反應6例(12.50%),B組5例(9.80%),經χ2檢驗,χ2=0.1820,P=0.67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3 成本-效果分析 A組和B組成本分別為383.17元和460.71元,B組成本較A組每療程高77.54元;兩組成本-效果比分別為4.28和5.22 ; A組相對于B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57.87。見表-3。 4.討論 在我國,醫療費用對不少患者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因而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處方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評價一種方案合理性,不僅要考慮其有效性、安全性,還要考慮其經濟性。根據藥物經濟學原理,成本-效果比(C/E)越低,說明產生一份效果的成本越低,該方案更有益處。而增量成本-效果比(△C/△E)越低,表明該方案產生單位增量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越低,實際意義越大。本研究結果顯示國產雷貝拉唑組(A組)和進口埃索美拉唑組(B組)成本—效果比為分別為4.28和5.22,雷貝拉唑組比值更低,說明所需成本最低。而雷貝拉唑組相對于埃索美拉唑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57.87,說明國產雷貝組相對于進口埃索美拉唑組增加1%效果,成本降低57.87,更為經濟。 本研究表明國產雷貝拉唑四聯方案和進口埃索美拉唑四聯方案均具有較高的HP根除率和癥狀緩解率,不良反應少且輕微,兩者均安全、有效。以國產雷貝拉唑組四聯方案效價比更高,更經濟適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Abel? A, Andersson TB, Antonsson M, et al. Stereoselective metabolism of omeprazole by human cytochrome P450 enzymes[ J]. Drug Metab Dispos, 2000, 28(8): 966-972. [2] Hassan-Alin M, Andersson T, Niazi M, Rohss K. A pharmacokinetic study comparing single and repeated oral doses of 20 mg and 40 mg omeprazole and its two optical isomers, Someprazole(esomeprazole) and Romeprazole, in healthy subjects. Eur J Clin Pharmacol 2005; 60: 779–84. [3] Lindberg P, Keeling D, Fryklund J, et al. Review article: Esomeprazole-enhanced bio-availability, specificity for the proton pump and inhibition of acid secretion.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3; 17(4):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