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喆
摘要:如今社會所倡導的是人本發展理念,要求將以人為本滲透和落實與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彰顯出人本關懷。高校在教育事業的改革當中,也要將生本教育理念作為根本指導,有效發現并且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感受到課程學習當中的愉悅感。發現教學模式就是基于人本理念誕生的一種先進教育模式,是培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法,可以鍛煉學生持續發現和探究的學習能力。將發現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將大幅提高鋼琴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多元音樂素質的培養。
關鍵詞:發現教學模式;高校;鋼琴教學;應用
發現教學模式的獨特性,體現在將培育學生創造性思維作為根本目標,將學科基本結構作為重要內容,將持續發現和研究作為主要方法。發現教學模式優于其他模式的一個要點,就是重視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與探究熱情的培育。將發現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迎合了鋼琴教育,重視思維、發現、創造的特征,有助于學生鋼琴專業素質的發展,也能夠最大化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本文將著重就高校鋼琴教學發現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進行分析。
一、合理設置問題,刨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景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學習情景,也是發現教學模式構建的第一個教學環節。結合高校鋼琴教學的具體要求和任務,教師將鋼琴教學重點內容用問題形式提出,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指導之下學習鋼琴理論和相關的演奏技術,提高學生參與鋼琴練習的主動性,同時要求學生在學習歷程中樹立積極發現意識,不斷發現其中的新問題與新疑惑。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著重把握的一個教學關鍵點就是保證問題內容與學生的層次水平相適應,保證學生可以憑借自身的鋼琴知識儲備與演奏技能解決問題。于是教師要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了解學生的學習要求,精心設計高質量的思考題,為學生獨立探究和主動實踐提供必要支持。例如在教學《命運》這一鋼琴作品時,教師可以將引導學生尋找和這一鋼琴作品相關信息的方式提出問題,把學生帶入到問題發現和探索的學習情境中,要求學生收集《命運》的時代背景、音樂風格、創作特征、該作者的其他作品等。發現教學方法實施當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促使學生生成認知沖突,引發學生積極思維活動。
二、恰當分解問題,引導探索發現
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恰當分解是高校鋼琴教學中發現教學模式應用的第二個程序,也是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需要教師將營造的問題情境作為根本基礎,展開問題或者是適當分解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發現的動力與積極性。在這一階段的鋼琴教學實踐當中,最為主要的內容就是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獲得比較完善的問題答案。具體來說,可包含以下幾種方式(以《命運》教學為例):第一,要求學生對鋼琴作品進行反復多次的鑒賞研究,對該作品和作者的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和認真閱讀。這一學習活動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發現意識,促進個體學習活動的高質量完成。第二,鋼琴教師組織小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對鋼琴作品內容理解的情況進行探討,交流如何對作品演奏進行安排,提高合作演奏有效性。這一活動主要訓練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協作演奏能力,進一步壯大學生發現式學習的力量,讓學生可以看到集體力量和優勢。第三,在教師指導之下加強師生互動,并在這一環節著重強調發現。發現的主要內容是《命運》這一鋼琴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可以從這一作品當中汲取營養,表達學習作品之后獲得的啟發,掌握探索音樂情緒情感表達和鋼琴技術應用之間存在的密切關聯。在師生互動探討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加大對學生的思維指導力度,以免思維陷入盲點或出現偏題情況,豐富學生的鋼琴學習與發現體驗。
三、注重檢驗假設,有效獲取結論
發現教學模式的第三個程序,也是最后一個環節,是檢驗假設和獲取結論。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生對鋼琴演奏知識和技能的構建以及嘗試應用,激勵學生拓展思維,實現思維的深度開發,推動發現教學模式的深化落實。學生在到了這一學習階段之后,要對自己的假設進行持續性的檢驗,不斷整合理論知識,在此基礎之上獲得結論并完成個人音樂構想。高校鋼琴教學關注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綜合與融合,并將培育學生綜合能力作為關鍵目標。綜合能力體系當中既涵蓋鋼琴實踐技能,也包含音樂理論。通過對鋼琴作品的發現教學,學生會及時補充與完善自己欠缺的樂理、和聲、作品研究等學科理論,不斷完善自身的音樂理論知識框架,加快知識整合步伐。除此以外,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激勵學生進行鋼琴演奏、即興伴奏等,可以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最終實現鋼琴教育的最終目標。
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改革事業的長久推進,在倡導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也需要將以學生為本落到實處,選取契合學生學習要求和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發現教學模式的產生以及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迎合了教育事業的變革趨勢,因而產生了持久的生命力。高校鋼琴教師要注意,基于學情運用發現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鋼琴理論掌握水平,培養鋼琴彈奏技術的同時,讓學生的其他心智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