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要想促進我國的農業事業發展能夠更進一步,除了重視農作物的產量質量之外,合格優質的土壤同樣也是種植出優質農作物的保障。因此,本文就土壤監測質量控制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土壤檢測;質量控制;探討分析
Abstract:China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in addition t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qualified and high-quality soil is also the guarantee of planting high-quality crops.Therefore,this paper makes a serie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oil monitoring.
Key words:Soil testing;Quality control;Discussion and analysis
大多數人可能都會存在一個普遍誤區——不論什么樣的土壤都能種植農作物或者是植物,但其實土壤是否還有足夠的養分、土壤中的酸堿度以及土壤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這些都是影響植物種植的關鍵,同樣也是我們進行土壤檢測質量控制的原因,只有當我們對土壤檢測質量控制的數據有足夠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才可以對農田的提升以及耕地質量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
1 土壤樣品的制備
土壤質量檢測不可能將每個地方的土壤都進行各方面的檢查,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備一些將所要檢測的土壤樣品進行研究分析,而在土壤的選擇上同樣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在土壤的收集過程中所采集到的土壤樣品,其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到我們對于土壤質量的檢測——首先,我們在采集樣品的過程中應該做到隨機抽取,而不是特意在一個固定地方抽取土壤進行檢測,在抽取土壤進行比對檢查時,同樣還應該考慮到等量原則的問題,避免在進行土壤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造成因土壤質量不同而導致的誤差;在整個土壤樣品的采集過程當中,我們還應該考慮其他方面的綜合因素,例如:不同地方的土壤可能會存在著肥料、雜草等其他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將多個樣點的土壤進行均等的混合,并去除掉這些影響土壤樣品的因素,進而混合成混合樣品。一般情況下會使用四分法進行土壤樣品的制備,采集1kg土壤樣品,并對采集到的樣品根據采集時間、地點等信息進行分裝標號。而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器具的正確使用,避免污染采集到的樣品。然后,對土壤進行風干,在風干過程中,為了防止土壤發生霉變,以及去除土壤中的石頭、植物根莖等其他雜物,我們應該將土壤推平推開,盡量將土壤推成薄薄的一層,然后放在實驗室內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風干,一定不能將這些土壤在陽光下直接暴曬,不能使有害氣體和粉塵顆粒對土壤樣品造成干擾。最后,在土壤風干之后,就要將土壤進行粉碎過濾,將土壤進行等量分配后,置入干燥的塑料瓶中,并編號貼上標簽,保存在濕度適中的恒溫環境里。
2 土壤檢測質量的分析與控制
2.1 在開始檢測前就要對土壤的質量進行控制
在整個質量檢測開始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將土壤樣品一直放置在適宜的溫度,實驗室內不能有有害氣體的流通,平時要對實驗室的檢測設備進行檢查維修,確保設備的功能一切正常。在整個檢測開始之前,我們還應該確保實驗過程中所用到的容器干燥清潔,因為在實驗過程中溫度和濕度同樣會影響實驗的結果,所以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溫度對實驗過程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對于土壤質量檢測的實驗室設備要求以及周圍的環境要求都沒有特別的地方,但在進行某一些突然檢測項目的時候,對于溫度的把控非常嚴格,溫度的高低經常會對實驗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偏差。例如:在進行土壤常規化檢驗的過程中,我們會對堿性土壤進行有效磷的檢測,在提取碳酸氫鈉時經常會受到溫度的影響,所以在進行該實驗的時候,我們就會對實驗室的溫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室內溫度一般在20℃左右。
2.2 土壤質量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整個土壤質量檢測的過程中大部分都需要進行一些儀器操作,所以對于土壤質量檢測員來說,自身就應該具備很強的專業素質以及責任心,工作人員首先應該先熟悉整個儀器的操作過程,而自己對于整個設備技能以及使用方法,也應當有著充分的了解,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也應當對土壤中所涉及的試劑及其功能性質也有著充分的知識儲備,整個工作過程中要有責任心,出現不懂的地方或者遇到困難時應該積極向同事尋求幫助,參加組織的培訓,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在進行土壤質量檢測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應該明確土壤質量檢測的檢測方法——先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檢測,在檢測合格之后才能按照行業標準檢查,最后才是根據地方標準進行檢測。
2.3 在檢測的過程中對土壤檢測質量的控制
從客觀的角度出發,任何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都可能會出現誤差,雖然有的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系統性誤差,但是除了不可避免的因素之外,仍舊有很多其他的意外事故影響著檢測結果,例如:由于一些個人原因的失誤或者疏忽,導致實驗過程中的數據出現偏差,因此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選擇正確的儀器,并規范化地進行使用,例如:在進行標準溶液的標定或者是被測溶液的滴定時,首先應該注意膠頭滴管的單獨使用,然后由同一個操作人員來完成整個過程,避免因為個人認知誤差而導致了對于整個實驗的結果造成的影響。為確保實驗結果能夠更加科學合理,所以大部分實驗都會有一個空白對照,來避免實驗結果造成的誤差。由于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測量儀器的不同,所用試劑的時間不同,以及每個實驗操作員的“手感”也不同,所以經常會有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誤差,因此在空白實驗對照的設計方面,我們最少應該做到進行兩次甚至兩次以上的空白對照實驗進行對比,如果空白實驗所得到的數值與實際數值接近,那么說明實驗的數據準確;反之,如果空白實驗所得到的數值與實際數值差值很大,那么就說明實驗過程中出現失誤導致實驗數據不準確,而這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將實驗重新再做一遍,以此來保證不會因為實驗結果數值的失誤而造成對于其他因素的影響。
2.4 做好土壤質量檢測控制的實驗收尾任務
在整個土壤質量檢測完成之后,為了防止有效信息的缺失,大部分人在完成實驗之后,會對實驗結果數據以及過程做好及時的記錄,為了保證整個實驗記錄的原始數據,在實驗記錄的過程中必須書寫完整,不能夠對實驗過程隨意涂改。在記錄的過程中,實驗記錄員也會遇到一些需要進行數字運算的數據,對于測量到的數據,工作人員應該按照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有效數字進行運算,并將運算結果重新與實驗結果的最終數據核對,如果在實驗記錄的過程中發現哪些數據的差距相差較大,那么就應該重新考慮確認,記錄過程中存在的失誤和干擾,做出判斷之后在進行舍棄。而在確保整個實驗過程記錄無誤后,由實驗記錄者在實驗記錄本上進行簽字確認。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實際上在整個實驗記錄的過程中,由于存在著非常多的實驗數據上的記錄,所以就一定要求實驗人員在進行記錄的時候要仔細核對檢查,一旦實驗記錄出現失誤或者誤差,那么對于接下來的實驗進行或者是實驗資料查找的時候,就會給整個實驗結果帶來很不好的影響,甚至可能會讓整個團隊的努力付之東流。
3 結束語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對于土壤資源的保護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進一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人們需要嚴格把控土壤環境質量檢測的每一個環節,建立數據質量管理責任制度,切實做好每一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和驗收工作。一旦發現可疑數據或者其他問題,相關監測管理人員要及時取證分析,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監測數據誤差。因此在整個土壤質量檢測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將土壤質量檢測實驗過程嚴格要求,同樣還需要實驗工作人員的層層把關,大家共同努力的情況下,才會使土壤質量檢測有更精準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肥料檢測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2]韓國.提高土壤有效成分檢測結果準確度控制要點剖析[J].現代化農業,2012(3):28-29.
[3]王磊,趙錚.探討土壤的監測過程及其質量控制[J].環境與發展,2017,29(6):142.
[4]范東正,周楊,宋文萍,等.土壤肥料檢測技術探析[J].北京農業,2012(A11):79.
收稿日期:2020-06-11
作者簡介:劉霞(1985-),女,漢族,本科學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