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艷蘭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學科教師都開始注重教學效率的提升問題。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也逐漸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并開始嘗試運用能夠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閱讀是豐富學生見聞、拓展學生知識天地的主要渠道之一,教師如果能帶領學生做到高效閱讀、自主閱讀,那么不僅能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質的提升,也會為學生后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研究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流程中,閱讀教學往往是與其他部分的教學糅合在一起的,很多教師都沒有刻意將閱讀作為單獨的教學流程,這使得學生接觸閱讀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課堂教學中,閱讀范圍則被控制在教材閱讀、習題閱讀的狹小范圍內,學生難以深入體驗閱讀的樂趣,自然也就缺乏自主閱讀、深入閱讀的意識。對此教師若想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就應從學生興趣入手,將閱讀以更為豐富有趣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進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一、基于閱讀書籍種類拓寬學生閱讀范圍
在以往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閱讀主要是在課堂閱讀課文、課后閱讀習題的過程中,學生所能接觸到的閱讀類型較少。而學生進入初中以后就開始接觸史地政生這些科目的學習,學習壓力相較于小學時期驟然增加,學生更愿意將時間投入到個人薄弱科目的學習中。同時語文在大多數學生眼中的學習難度較低,導致很多學生都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相關知識點,閱讀便被學生拋諸腦后。初中語文教材內容主要包括詩詞、文言文、小說等多種文學風格,力求能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文學魅力。對此教師在設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嘗試從閱讀書籍種類入手,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打開更為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大門。
例如教師在進行朱自清的《背影》的課文教學時,該課文主要從背影入手,深刻地刻畫了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形象,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內容與親情表達相聯系。所以教師就可從該課文的情緒表達出發,來為學生挑選類似的閱讀書籍。首先教師在課前挑選好龍應臺的《目送》,該書同樣是以親情為主,但描述對象卻和《背影》截然相反。而后教師在講解完課文后安排一節閱讀課,在閱讀課上安排學生閱讀《目送》。很多學生一開始都不能沉心靜氣地進行閱讀,此時教師就可以《背影》作為引子,讓學生逐漸將對課文的閱讀感悟轉移至閱讀課中,進而再在相似的文章表意中萌發閱讀興趣。
二、基于閱讀情境設計優化閱讀教學效率
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大前提下,各行各業的生產生活都開始走向智能化、高效化,教育領域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地將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閱讀行為會發現,很多學生對難以完成長時間閱讀的原因是因為大篇幅的文字閱讀讓人覺得頗為枯燥,此時就需要一定的閱讀情境來促進學生閱讀。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在文字閱讀的基礎上融入更多元化的閱讀形式,盡量讓學生在真實情境的影響下自主閱讀,最終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例如教師在推薦學生閱讀書籍時,可以挑選已經有對應的改編影視作品的書籍。如教師推薦學生閱讀經典兒童文學作品《海蒂》,并事先在網絡上查找對應的電影《海蒂與爺爺》,并截取部分片段。學生向來對寫景一類的文字描寫不甚感興趣,但閱讀并不只能是片面閱讀,教師為能讓學生做到面面俱到的閱讀,就可以利用情境代入的閱讀形式。教師在閱讀課上先為學生播放《海蒂與爺爺》的電影片段,以此勾起學生好奇心。而后教師再請學生捅過閱讀來了解后續情節,由于電影中播放了海蒂在草原生活的情景,學生在閱讀相關文字描述時也能有更具體的代入感,使得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
三、基于閱讀交流優化閱讀教學效率
很多教師都比較注重學生的閱讀過程,但對學生的閱讀結果卻不甚在意,認為學生只要讀完所要求的書籍即可。但實際上學生單一的閱讀并不能讓他們對所閱讀的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且學生的人生閱歷有限,很多時候需要他人的指點才能獲得更多的閱讀靈感。對此教師可以從該角度出發,設計閱讀交流活動,通過引導學生交流分享來鍛煉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閱讀活動,每組經過組內討論、查閱資料來選定閱讀書籍。而后每組成員都按照教師要求仔細閱讀書籍,教師在一段時間后開展文學交流大會。每組成員在大會上要展示自己小組的閱讀書籍、介紹書籍、暢談個人對書籍的理解分析等,其他小組和教師都可以進行提問、質疑、評價。不僅如此,教師以具體評價的形式來判斷每個小組的閱讀情況,并對評價較高的小組進行適當的表揚和獎勵,以此激勵其他小組產生競爭心理,同時教師也要仔細閱讀學生所閱讀的書籍,以此方便與學生進行長期交流,從而讓學生對閱讀更加認真主動。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現在的閱讀基礎出發,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閱讀書籍,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書籍來尋找個人的文學喜好,并在日積月累中讓學生逐漸提高個人文學素養,最終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 米銀霞.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 新課程(中),2016.
[2] 耿真玲. 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與實施[J]. 課外語文,2016.
(作者單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