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云 黃世敏
摘 要: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面臨新的挑戰,尤其是制造業既迎來了新的機遇,同時又有發展的新方向。成本精細化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企業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本文在新時代背景下,就當前制造業成本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深入探討制造業在落實成本精細化管理過程中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制造業? 成本精細化管理?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F406.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9(a)--02
成本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全面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為提高企業的經濟利潤而運用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對企業的資源進行整合和配置,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并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成本精細化管理可以更好地克服傳統成本管理模式的弊端,要求企業全體人員樹立成本觀念,此成本管理方法更具有先進性。在大數據背景下,制造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得不在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上高效運用成本精細化管理方法,從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入手,進行成本控制工作,將成本控制在合理合規的范圍內。企業進行成本精細化管理,有利于加強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有利于為管理者提供真實、精確的財務數據以幫助其著眼于企業未來發展方向作出合理的決策,有利于制造業競爭力得到很大提升。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化水平日新月異,各領域都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利用以實現效益最大化。制造業在此時代背景下,需要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采取多種措施將企業生產各個環節的資源消耗降低到合理可控的范圍內,以確保企業整體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企業在具體實施成本精細化管理時,應該重點考慮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下利用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進行成本管理以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企業需要梳理制造業在成本精細化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
1 制造企業成本精細化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理念落后,缺乏成本戰略意識
目前,部分制造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存在滯后性,普遍認為生產和銷售才是提升經濟效益的重中之重,而成本管理無法產生效益。在這種落后的管理理念下,企業管理忽視成本管理,僅僅重視生產和銷售,不能將成本管理納入企業管理中,更不可能形成成本管理戰略體系。企業忽視編制預算,事前、事中成本管理控制薄弱,僅僅依靠成本報表的數據作一個簡單分析總結,對于成本數據挖掘比較簡單淺顯,無法對企業運營提供有效幫助。
1.2 成本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一些企業不注重制度建設,缺少完善的財務內部成本管理制度,致使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缺陷,導致企業各個生產環節不可避免地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正是由于成本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企業無法提供真實有效的成本管理信息,企業管理者進行決策時也會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此外,企業難以生成準確而合理的財務成本管理指標,既不利于評價企業運營情況,也不利于企業激勵監督制度的實施。
1.3 員工缺乏參與成本管理的意識
大部分企業的成本管理由財務部門負責,而企業的其他員工無法參與,甚至對成本概念一無所知,更談不上成本管理意識。企業員工普遍認為成本管理只是財務人員的職責,與自身崗位職責無關,造成企業資源浪費。
1.4 亟需構建成本信息管理系統
當前,很多制造業企業沒有構建成本信息管理系統,或者是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沒有添加成本管理模塊,或者是有相應的模塊而沒有進行啟用。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依靠成本信息系統來進行成本精細化管理。單純地依靠人工提取成本數據進行分析,不但繁瑣,而且準確度不高,也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企業要想進行成本核算、成本預測、成本分析以及成本反饋,就必須要依靠成本管理信息系統。
2 確保制造業成本精細化管理實施的措施
2.1 構建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制度以及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
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離不開制度的建設。企業的管理者應該重視成本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以財務部門為主導的,各部門、全部職工共同參與的制度。企業要想充分發揮成本管理預算制度的效能,就必須完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制度。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企業才能深入挖掘財務成本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和分析。
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制造企業實現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要想構建科學、合理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需要企業各個職能部門提供完善的財務成本數據,并對成本數據進行科學、合理地篩選以及分類匯總。企業需要在設置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指標的基礎上形成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還需要將成本管理指標進行層層分解、級級落實,確保企業每個職能部門甚至每個員工都有成本管理指標可以參照,這項工作也是確保實現企業成本精細化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企業在建立指標體系時應該將產品質量、生產安全、長期發展目標等因素考慮在內。首先,企業不能一味地控制成本的降低而忽視產品的質量,企業應該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其次,企業要處理好生產安全和成本控制的關系,在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不可控制成本。最后,企業應該立足于長遠發展,在戰略層面上充分考慮成本控制措施,不能為了降低成本這一單一目標,而忽視了企業長久發展。
2.2 引進成本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
為促進成本精細化分析和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要加強科學信息技術的應用,構建完善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統。企業要依托成本信息管理系統,將企業財務成本數據進行整合,形成成本分析數據庫。一方面,各個職能部門可以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以及生產環節將收集的數據錄入數據分析庫;另一方面,各個職能部門可以利用成本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提取數據進行分析、整合,以便實時充分地了解成本精細化核算工作的進展情況,做到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糾正。此外,企業在構建成本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時,還要重點關注采購管理、訂單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庫存管理等模塊,這樣可以從企業供應鏈入手進行成本管控,使員工潛能得到發揮,以更好地實現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2.3 建立員工培訓機制和問責機制
制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需要每一位員工的積極參與。企業需要建立員工培訓機制和問責機制,讓企業全員積極參與成本精細化管理,確保成本精細化方案得以實施。一方面,企業建立完善的定期培訓機制,通過集中授課、分組討論、線上學習等多種形式,讓企業員工全面了解成本精細化管理的知識,進而增強成本精細化管理意識。另一方面,企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問責機制。首先,明確并細化成本控制責任的目標;其次,將成本控制目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讓每個部門甚至每個人都能有具體的成本控制目標作為衡量工作的參照,對不利于企業進行財務成本管理的行為要深挖原因,追究相關責任人,從而進一步增強企業管理者以及員工對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執行力度。
2.4 在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上實施財務分析反饋機制
企業成本精細化核算是一項基礎工作,為成本精細化分析提供數據支持,進而為管理者進行決策提供依據。也就是說,只有成本精細化核算精確,才能確保成本精細化分析的準確以及企業決策的有效性。為此,企業需要在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上實施財務分析反饋機制。首先,企業利用成本管理系統進行數據收集、核算并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盡地分析;其次,企業應該開通各種反饋渠道,如電子郵件、信函、電話等渠道讓各部門對財務成本管理信息進行及時反饋;最后,企業管理者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發現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整。
3 結語
制造業要想推動成本精細化工作順利開展,需要從管理者到員工都要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專業知識學習,提高成本戰略意識,同時將全面精細化管理落實到實踐,創新成本精細化管理理念,全面實現制造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為此,制造業企業加強成本精細化核算與管理任重而道遠,只有高度重視成本精細化核算與管理,在考慮企業產品質量、生產安全性、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等因素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和水平,才能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進而使企業利潤最大化,同時獲得較高的社會效益。
總之,制造業在成本精細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管理理念落后且缺乏成本戰略意識、成本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成本精細化管理中員工參與度低、成本信息管理系統有待完善等幾個方面。企業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做好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就必須構建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制度以及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引進成本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員工培訓機制和問責機制、在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上實施反饋機制,最終確保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的順利實現,以提升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以及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青發波.基于目標成本管理視角下的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01).
董子萱,姜昕.制造業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J].現代商業,2019(12).
寧進偉.大型制造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探索[J].山東紡織經濟,2019(12).
蘇芃.目標成本法在制造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9(8).
李正祿.制造業成本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進[J].財會學習,2019(06).
曹文宇.物聯網對制造業的成本管理優化研究——以長三角制造企業為例[J].商訊,2019(05).
余大鵬.制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