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向真
一、線上教學顛覆傳統
線上教學追求歸屬感、現場感和獲得感;重塑師生角色,促進學生自律、自主,拓展了教育時空。
1.現場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線上教學應該更重視師生或生生互動,努力追求現場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線上教學首先要努力需要增強現場感。授課教師要盡量多以直播的方式按原班建制開展在線教學,要注意采取在線授課、在線答疑、個人探索練習、選擇題在線搶答、有一定難度問題小組討論和小組合作分享等多種互動教學方式彈性授課。
授課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情,進行精準備課,使用清晰的實驗微課、多種形式的課前探索研究問題、講練結合學案、課堂小組合作研究和課后針對作業推進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學習質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上都能有表達欲、存在感和獲得感。
線上班級若要培養學生的歸屬感則需要師生共同營造親切溫暖、快樂生動的課堂氛圍,盡量按照線下班級建制設置線上班級,并且適當保留部分線下班級的班級管理制度。
2.自律和自主
在線教學師生角色定位需要重新調整,教師是導演,學生做主演。在線上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責任除了講授新知,更多的是引導和啟發。
由于在線學習具有超時空的特性,學生的在線學習因而更加自由。當然,自由是權利,也是學習能力。在線學習最大的變化,是從教師主導的學生非主動學習轉向了學生個體主導的自律學習。在線上教學中,學生擁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教師可以少教而學生可以多學。面對網絡上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的學習有了深度的自主選擇權。教師在在線教學中要注意減少知識單向講授、機械重復練習,減少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的文字輸入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策略、思維策略、資源運用策略的指導,確保學習真實發生;鼓勵學生用語音、思維導圖、圖片、視頻、演示文稿等形式提交思維性作業。
二、“1環+6步”線上教學法
1.線上與線下教學相融合
教師在線上教學時要合理安排學生線上學習、自主學習、綜合實踐、親子討論、閱讀名著名篇等多樣化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和內容要有利于居家學習,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有利于學生自主進行。
教師要深入研究線上教學的規律、特點、實施策略,不能簡單地將線下課堂教學直接搬到線上進行教學,注意線上教學和線下學習場景的不同,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原則上線上重導學、答疑,線下重自學、實踐。要吃透教材、把準學生。教學指導要盡量具體、形象、生動,確保線上導學、答疑高效高質,有效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2.錄播與直播教學相結合
空中課堂既要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抓住學生的手,更要抓住學生的心。老師們在線上教學時可以使用錄播上課,但是,教師在使用別人教學資源時,要加以甄別,要穿插自己的聲音或自己組織的互動,不能一味讓學生看視頻。老師們一定要在播放錄像視頻時盡可能進行直播插話、提問,也可以通過選擇題形式帶動新課的講授,避免學生長時間看視頻。
3.“1環+6步”線上教學模式
根據學校目前的線上教學實踐,我初步提出了“1環+6步”線上教學模式。下面,我以《透鏡》教學為例來解讀這一教學模式。
在線上教學《透鏡》的前一天我們要布置小組課前預習作業,通過網絡查找到的有關故事和背景知識,了解與透鏡相關的知識背景,讓學生課前探究學習,發現疑問。
一環:在線教學候課時,播放音樂暖場,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音樂播放過程也能等待上線慢的同學。
第一步,提升學習興趣,了解知識背景。這個步驟安排學生先小組線上分享,再班級分享。請學生分享課前探索學習的研究成果,分享故事,包括荷蘭眼鏡工匠詹森發現透鏡的故事、伽利略制造望遠鏡的故事和笑話哲理故事《透鏡聚日》等故事。
第二步,結合小視頻播放,以講授法快速、清晰講解知識體系。這個過程應該在學生前一天預習、研究和思考的基礎上進行。
第三步,直播互動,解答學生疑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透鏡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第四步,主題式拓展,項目式學習。教師再次使用空中課堂分組功能把學生隨機分組,設計有一定深度的問題供學生小組討論研究。具體到《透鏡》教學。在這個過程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重點討論研究透鏡的性質。
第五步,線上學習共同體交流,共享探索學習成果。這個過程主要是各小組推選代表在班級分享第四步的小組合作學習成果。
第六步,總結所學知識、技能,反思學習方法、態度。在此環節再次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
“1環+6步”線上教學模式符合線上教學的規律和特點,有助于發揮線上教學優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和拓展學科思維。為應對疫情在非常時期得以快速發展的線上教學,發揮其優勢,解決了難題,也贏得了部分受眾。相信在疫情結束后,線上教學將會拓寬其在教育領域原有的一席之地,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