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瑩
英語繪本寓教育于生活,能夠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質,具有較高的人文教育的價值。
一、緊扣繪本,深度解圖,因勢利導
繪本由簡潔的文本和豐富的繪圖構成,在繪本中,文字傳遞的是顯性的信息,而繪圖傳遞的往往是豐富大量的隱性信息,這也是繪本的獨特之處。基于這一特點,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不能只關注文本,而更要關注繪圖。只有認真觀察、深入解讀繪圖的涵義,才能充分挖掘出繪本的人文價值,并在教學中進行“潤物細無聲”的人文滲透教育。
繪本《攀登英語》字母組合系列之一《No Book,Just Cook》講述主人公Mr Hook想成為一名好廚師,他到處尋找有關烹飪的書,結果找不到。后來在一名大廚的鼓勵下日以繼夜地勤練烹飪基本功,終于實現夢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大廚。這個繪本故事很勵志,文本中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一句勵志的話。那如何讓學生在閱讀時深切感受到Mr Hook那種對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呢?老師的做法是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故事中的每一幅繪圖,通過問題的引導,啟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引導學生觀察繪圖中Mr Hook在尋找烹飪書的身體動作及臉部表情的變化,并提問:What does Mr Hook feel now? Is he happy\sad? 通過不斷的細致觀察和思考,學生能夠更深地去解讀繪圖的涵義,感受到故事主人公對理想的執著,同時也激發了學生讀故事后部分的興趣。
引導學生觀察繪圖中Mr Hook烹飪時間的持久性及烹飪菜式的多樣性,并提問:How many hours does Mr Hook cook one day? How many kinds of food does Mr Hook cook? Can you guess? 老師還可以追問:How many hours does your mother cook one day? 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更能感受到Mr Hook辛勤勞動的不易。
在這節繪本課上,老師通過深度解圖,問題引導,因勢利導,把文中主人公堅持不懈、執著追求的勵志精神傳遞給學生,人文教育的滲透也就水到渠成。
二、依托繪本,展開想象,情景體驗
繪本取材多樣,內容富有生活情境,但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體驗是有限,有限的生活體驗有時會成為孩子們理解繪涵義的束縛。如何解除束縛,引導孩子們去深入理解繪本涵義,從而更好地體現繪本的人文價值呢?解決策略是引導孩子們展開合理的想象,創設情景,讓孩子們在情景中進行角色體驗。
案例:
《攀登英語》第五級《Body Language》是一個非故事性文本,該繪本通過不同生活情景的呈現,說明身體語言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Body Language的涵義,在閱讀前,老師先讓學生想象:“If you feel very happy now, what will you do?”“What will you do if you feel sad now?”孩子們想象自己正處于高興或悲傷的狀態,從而做出了相應的身體動作,如:微笑、跳躍、皺眉、哭鼻子等。老師讓一些同學演示給全班看,并揭示主題:“When you smile, jump or frown, you are using your body language to tell others that you are happy or sad.”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不信任”或“說謊”的情景,老師讓學生在四人小組里面創設“說謊”及“不信任”的情景,如四人小組里有一位同學說:”I met an alien last night.”小組里其他同學聽到這個謊言后做出相應的動作,如皺眉、抱臂等。通過開展想象及情景體驗,學生真實感受到Body Language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際交往的影響,開闊了視野,增強了認識自我和認識他人的能力,促進了健全人格的形成。
綜上所述,繪本在滲透人文教育方面有很高的價值,如何充分挖掘繪本的人文內涵,需要老師們在教學中采取正確有效的策略,只有策略得當,才能使繪本教學的育人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最終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責任編輯邱麗